APP下载

利用新媒体开展群众性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三重境界

2019-07-11项丽

新媒体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群众性新媒体融合

项丽

摘  要  近几年来,新媒体迅速崛起,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方式,同时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不断尝试最新最热的宣传手法,让活动更接地气、更近民心,已成为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作为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机构,各地文明办利用新媒体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全面铺开到深层相融,可大致分为三重境界。初级境界为全面铺开后逐渐“套路”化,中级境界为打破僵局者尝到甜头,最高境界则是平台与内容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新媒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9-0053-02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是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求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多年来在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在哪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开展到哪里。近年来,我国手机网民不断增长,广大群众已习惯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获取资讯、表达观点。从初期全面开花、到中期勇于探索走出僵局、再到现在深耕细作“玩转”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由浅入深经历了三重境界。

1  初级境界:全面铺开,形成“套路”

众所周知,在我国,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力量在各级文明办。从网站到微博,再到微信、客户端,通过查询搜索不难发现,如今多地文明办都基本设立开通了两微两端新媒体平台,并依托此类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取得了可喜成果。

两微两端新媒体平台从开始搭建到全面铺开广泛使用,各地文明办行动迅速,成果斐然。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新媒体平台很快成为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标配”之后,很多活动出现平台与内容两张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遍地撒种收效甚微

从最初主要利用PC端到目前重点依靠两微一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经过数年发展,各地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对平台的运用已形成惯性。只要一说利用新媒体开展活动,不管是志愿服务也好、传统文化也罢,就是开微博话题、做微信H5,通过客户端征集等,渐成“套路”。

“套路”化的利用范式虽然有助于相关活动组织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但同时反映了少数工作人员的认识误区或主观能动性不足问题:遍地撒种,不问结果,似乎只要面面俱到,就算是充分利用了新媒体平台。新媒体环境下,广大网友用手机投票,总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网友自然会产生疲倦,不会再关注,影响力上不去,活动实效更无从谈起。

1.2  策划粗放角度重复

利用新媒体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所选主题都是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和重点工作,每年的要点与重要时间节点不会有太大变化。很多活動因缺乏突破与创新意识,策划过于粗放,在举办数次后,便出现角度重复的问题。

以围绕五大创建开展的活动为例,笔者粗略统计,2017年至今,利用新媒体开展的相关主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下百场,不管是文明城市创建、还是文明家庭宣传,抑或美丽乡村建设,主题都很明确,但不少活动因主题过大,少了触动人心的细节,效果不是很理想。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浩如烟海,或温暖、或有趣、或惊叹……能够引发网友关注的热点比比皆是,想要从中突出重围,必须有新意、接地气。

2  中级境界:打破僵局,尝到甜头

大主题不变,新媒体平台与模式也已相对固定,难道就无文章可做?当然不是。时代发展,精神文明内涵不断丰富;科技进步,新媒体平台总在出新。有不少地方的文明办就紧紧跟上了新媒体发展的潮流趋势,打破了现有的新媒体活动僵局,勇于尝试大热的直播、短视频等新方式,并从中尝到了甜头。

比如网络直播。近两年,网络直播迅速盛行,成为深受网友喜爱的一种传播形式。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否也可以借助这一新形式提高传播效果?多地文明办进行了尝试。如端午节时通过微博、微信平台进行龙舟赛、包粽子的网络直播,内容精彩,互动直接,吸引了超万名网友在线观看,并参与互动。

比如小游戏。很多人可能都记得人民日报客户端在2017年为庆祝建军节推出的建军节小游戏当时在微博、朋友圈都刷了屏,此类小游戏的成功运用给许多地方文明办很大启发。有地方文明办在开展相关活动时,积极谋划,精心设计,围绕活动主题开发了多款小游戏。如利用微信平台围绕红色文化、传统节日设置的小游戏,设置精巧,妙趣横生,互动性强,将想要宣传的活动主题渗透其中,大大提高了活动本身的传播效果。

比如短视频。短视频可谓异军突起,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多个短视频平台迅速占领移动平台,成为广大网民的新宠。如何将这一最新鲜热门的传播形式运用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部分地方文明办做了尝试,积极开通抖音、快手账号,策划拍摄原创小视频,或积极推出网友拍摄的微视频,令广大网友耳目一新,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3  高级境界:深层相融,深耕细作

万变不离其宗,新媒体再新、平台再热,终究要以内容为王。只有形式的改变,没有对内容的深耕细作,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只能陷入舍本逐末、自娱自乐的尴尬境地。所谓深耕细作,就是内容与形式的深层相融:在了解受众喜好的前提下、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基础上,根据主题不同,为之量身定做最合适的活动内容,可以以下两个方面多作尝试。

3.1  以“小”动人,多说有“人气儿”的话

精神文明创建,做的就是打动人心的文章。新媒体传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直接。网友是否喜爱,一目了然。若活动只有大而空的口号,没有细而微的落地,就很难触到网友痛处。要想赢得关注,就要从群众的喜好和习惯入手,寻求与群众最贴近的结合点。要做到这一点,不妨试试选取小角度、关注小细节,多说有“人气儿”的话,办有“人气儿”的活动。

说有“人气儿”的话,不妨学学暖新闻。自去年起,多家媒体均陆续推出“暖新闻”“正能量”一类的栏目,聚焦的都是普通群众身边的“普通”事儿。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经常推送此类文章,精选的新闻事件,精编的标题、内容,收获了众多10万+和无数点赞评议。网络热点更新频率之快,令人应接不暇,精神文明类的主题想要在如此高密度的信息轰炸下,脱颖而出,吸引网友眼球,也要学会化整为零,润物无声。多从小角度、小切口入手,多关注平常事、小细节,针对不同的新媒体平台精心策划,会发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创新路径异常宽广、大有可为。

3.2  以“新”提效,多试有“人气儿”的技术

从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到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前两年还是微博微信,最近又成了直播短视频,全息VR也已出现,热门平台、最新技术不断更迭,这就要求文明创建工作者要迅速提升本領,不能只顾低头走路,还要抬头看媒体。

多试有“人气儿”的技术,就要提高认识提升本领。现在不少地方文明办对新媒体的运用依然在原地踏步,固守两微一端的“标配”,有无心者,也有无力者。无心者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意识到不融入就必然被淘汰的命运;无力者需突破自我提升本领,将专业知识能力进行升级、重构,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如此有心有力,才能真正“玩转”新媒体。

4  结束语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不断拓展新媒体路径、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让精神文明以新媒体为载体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打动群众,是每位创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EB/OL].(2015-02-28).http://www.gov.cn/xinwen/2015-03/01/content_2823450.htm.

[2]新华社.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7-04-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4/05/c_1120753464.htm.

[3]赵丽丽.试论新媒体时期编辑角色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2017(8):50-51.

[4]刘波.新时代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几个着力点.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8(1):31-32.

[5]吴木坤.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媒体传播规律探究[J].科技传播,2018(6):47-48.

猜你喜欢

群众性新媒体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增强服务意识 打造为民频率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浅谈现代民间绘画的特性体现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性戏曲活动的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