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平台中知识主体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

2019-07-10曹馨月任紫薇魏金蕊

市场周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知识共享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曹馨月 任紫薇 魏金蕊

摘 要:本文以知乎网为例,以分析知识共享主体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为目的,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设置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知识共享主体中的各个因素。得出最后结论,认为知识共享意愿、知识表达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经济动机、知识接收意愿、知识接收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对于知识共享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根据实际提出对平台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5-0015-02

一、 概述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效果。对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表明,知识共享主体相关因素的变动,会对知识共享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从知识的接收方和发送方两方面出发,分析共享主体对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程度。知识共享的途径大多是通过网络,也随之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共享平台。本文研究所用的平台——知乎网,是以知识共享为核心,以虚拟社区形式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网络问答社区。用户对于知识的获取和贡献是多元化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 知识共享相关研究

关于知识共享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唐炎华,石金涛的研究从知识转移角度说明知识共享是知识在组织中不断传播从而实现知识的吸收和应用,从而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李锐,田晓明等认为,知识在人或群体中传播就是知识共享。沈旺等人从团队知识共享角度提出,知识共享就是知识交换的互动过程,而且是一个反复实验、反馈、相互调整的过程。樊治平从知识生产角度指出,知识共享是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对知识的交换和讨论,使得知识本身扩大其价值的效应。

上述学者从知识转移、学习、知识管理等角度,对知识共享进行了阐述。对于知识共享的内涵,因为侧重方向的不同,所以从各个角度定义都有一定的道理。结合各个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知识共享是一个过程,它既是知识的生产过程,又是知识的消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不断地扩散、转移。

三、 模型构建

结合上述关于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知识共享主体中知识提供者的知识共享意愿、知识表达能力、经济动机、知识掌握能力以及知识提供者的知识接收意愿、知识接收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为自变量,以接受知识的质量和数量为因变量建立模型。在模型建立时参考了已有研究中的经典变量,筛选掉难以量化的变量,建立最终模型如图1所示。

四、 研究方法与模型验证

(一)量表设计

本文使用的调查问卷采用了量表的形式,测量知识共享意愿、知识表达能力、知识掌握能力、知识接收意愿、知识运用能力和知识共享的质量和数量等信息。量表采用Likert五级量表。

(二)数据抓取与问卷收集

本文是基于知乎进行的知识共享的研究。知乎是国内规模比较大、制度比较完善的知识平台,因此我们的数据采集就是来源于知乎,使用python编写爬虫数据,随机选取一个用户,对其关注的用户进行深度遍历,爬取个人网页,并发放问卷。总共爬取500个用户,收到问卷209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45份。

1. 问卷的信度分析

在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确保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性,再根据得到的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进一步调整和筛选,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SPSS软件的α信度系数法测量问卷信度,得到的信度系数值为0.922,删除任一个题项后系数值并不会明显提高,综合说明数据信度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2. 问卷的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是为了分析问卷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问卷的测量结果是否是我们想要考察的内容,两者之间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分析发现: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值均高于0.4,说明研究项信息可以被有效地提取。

(三)结构方程模型

1. 结构方程模型的绘制

本文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采用AMOS21.0进行绘制,在调查知识接收者和知识提供者对知乎知识共享内容质量和数量的影响的时候,假设误差路径系数为1。模型路径图包括由知识接收者、知识提供者、知识质量、知识数量四个潜在变量表示,而这四个潜在变量由多个测量变量表示。知识提供者由知识掌握能力、知识表达能力、经济动机、知识共享意愿四个测量变量表示。知识接收者由知识接收意愿、知识接收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三个测量变量表示。数量是由共享知识数量充足、共享的知识源源不断、共享的知识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度三个测量变量表示。质量是由共享的知识与话题相关、共享的知识是容易理解的、共享的知识是严谨准确的、共享的知识是完整的、共享的知识是可靠的、共享的知识是及时的这六个测量变量表示。此外根据假设做出這四个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参数估计。进行参数估计后如图2所示。

在现有的理论来看,本文的模型是 可以接受的,但是做模型修正后可以使得结果更好。选出MI指数最大的,发现两者在心理学角度确实存在关联。修正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如图3。

2. 结果分析

将评估后的实际指标和标准指标范围进行对比,发现数据与模型是合适的,也就是说指数共享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是可以从知识提供者以及知识接受者来分析。在知识提供者方面,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序为经济动机、知识共享意愿、知识掌握能力、知识表达能力;在知识接收者方面,重要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知识接收能力、知识接收意愿、知识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知识提供者和知识接收者对知识共享质量的影响上,知识提供者的贡献更大。此外,在知识提供者与知识接收者对知识共享数量的影响上,亦是知识提供者对知识共享数量的影响大一些。

五、 建议

(一)从知识提供者角度的建议

首先,因为知识的表达能力对知识提供者进行知识共享有着正向影响,所以要提高参与主体的自身表达能力,比如说:在成员加入平台时,对成员进行一系列的指导,规范其回答问题的流程和格式,并提供在线咨询,帮助用户对某一问题的回答更加精炼和有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用户提高自身的知识表达能力,从而更加有信心对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共享。

猜你喜欢

知识共享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西部独立学院教师知识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ISM和AH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自由与版权法的变革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经管之家”用户知识共享及社会资本影响因素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