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联通世界的中国城市坐标系

2019-07-10张毓书

人民交通 2019年9期
关键词:班列大桥一带一路

张毓书

有一条路,摸不着,却跨越古今;有一条路,看不见,却一次又一次拓宽21世纪人类发展的大道。它贯通中外,开辟了我们国家与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它的存在,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在建设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一带一路”是一项令人信服的伟大倡议,对世界而言是一件极为宝贵的礼物;“一带一路”的初心与衷心,建设与茁壮,只为实现互利互惠,圆全世界共赢的梦想。当然,既是“路”,那么交通运输领域便当仁不让地肩负起“开路先锋”的重要任务。

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主旨便是以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展开。设施联通既包括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又包括制度、规则、标准衔接融通的“软件”建设。

于是,“交通勇士”主动请缨,全力发挥先行引领作用,在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在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上“火力全开”,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推动设施互联互通迈上新“高地”,努力构建开放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当好先行。本期,我们将跟随下面这些东方“交通勇士”们的脚步,踏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共赢的圆梦之旅。

坐标黑龙江:中俄同江铁路桥将开展铁轨铺设施工 两国再添国际运输通道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2019年的重要对接项目、中俄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两国界河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上,将有一座铁路桥、一座公路桥竣工通车。4月2日,中俄同江铁路桥俄方钢梁附属结构全部完工。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将开辟出一条新的国际运输通道。

——“十分期待大橋通车后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林永汉站在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跨境铁路桥(以下称“同江铁路桥”)中方段一侧,望着不远处的俄方工地,他心头一热:“我是‘桥二代。父亲曾参加过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那座桥是苏联专家援建的。”同江铁路桥是第一座中俄跨境铁路大桥。桥这边是中国黑龙江省同江市,桥那边是俄罗斯犹太自治州下列宁斯阔耶。3月20日,最后一块钢梁被安装到位。这标志着同江铁路桥主体顺利合龙,有望年内实现通车。4月2日,同江铁路桥俄方钢梁附属结构全部完工。下一步,双方将开展铁轨的铺设施工。

——温度低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他们不间断工作

冬季的黑龙江,千里冰封。作为同江铁路桥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林永汉每天要爬上距离江面20米高的铁桥仔细巡查。寒风凛冽,林永汉的手机扛不住低温,不一会就自动关机了。隆冬天气极寒,酷夏蚊虫肆虐;技术难度大,施工异常艰难……2014年,大桥开工后,无数挑战摆在了中俄每一位建桥者面前。

大桥主桥全长2000多米,两个桥墩为1跨,共有20跨。中方负责施工17跨,俄方负责施工其余3跨。“相较之下,中方段工程量更大。但为了大桥顺利建成,就得和俄方同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同江铁路桥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刘伟权说。

低温环境下施工,中国建设者创新运用了“微环境温度保护法”“低温泥浆配合比”等方法,挑战零下35摄氏度的严寒;怕把工程实体冻坏,他们想出了锅炉输送热风等保温办法……凭着方法创新和一股争先恐后的拼劲,2018年10月13日,随着钢梁安装到位,中方段工程全部完成。

中方段工程的高效率也大大鼓舞了俄方。俄方段工地的桥墩上,塔吊高悬;桥下,各种工程机械。“工地上所有岗位都是满员状态。白班和夜班两班倒,全天候施工。”大桥俄方段安全监察维克多利亚说,为了让大桥如期完工,入冬之后,温度低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他们都不间断工作。今年的新年假期,也没有一天停止施工。

——俄方合作小伙伴这样说:“中国建桥团队专业、高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同时协商现场作业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中俄工段的管理层约定定期碰面。“有时是俄罗斯朋友来中国这边,有时我们去俄方那里。”同江铁路桥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张佰亿说道。

“中国伙伴忙而不乱,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他们专业技术过硬、应变能力很强,永远是准备好的状态。面对任何突发问题,总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案。”同江铁路桥俄方段监理公司技术负责人谢尔盖是这样评价的。

维克多利亚从2016年起开始参与同江铁路桥项目,曾多次参加与中国伙伴的定期碰面。“在此过程中,我们和中国伙伴建立了温暖而深厚的友谊。中国建桥团队专业、高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每年11月初和次年4月20日左右,黑龙江都要经历流冰期。流冰巨大的冲击力常常破坏施工栈桥和水上围堰。

2017年11月13日,滚滚而来的流冰将俄方施工桥墩处的浮桥冲毁,7名俄罗斯工人被冲到中方工地附近。情况十分危急,中方施工人员立即展开营救,将7名工人从在江中漂浮的浮桥上救出,并立即接他们到工房里取暖。一杯热水下肚,热腾腾、香喷喷的中国饭菜又端了上来。俄罗斯朋友深受感动,连声说“谢谢”。

——他们还说,“对我们的生活肯定是利好”

俄联邦远东发展部近日发布消息称,大桥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都很顺利,边检服务区等配套设施也已基本完成建设。据估计,同江铁路桥年过货能力达2100万吨。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座大桥将使中国铁路与俄远东地区至西伯利亚的铁路相连,增加一条连俄通欧的国际大通道。在同江市市长王金看来,大桥通车对同江而言是“历史机遇”,“依托大桥,同江将重点发展一批国际仓储物流、进出口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

而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州长列文塔尔也表示,在铁路桥投入使用后,犹太自治州将获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他认为,该地区在农业、加工和中转运输领域颇具投资吸引力。

维克多利亚的家就在犹太自治州。她说,身边的亲朋好友都非常支持建设俄中铁路大桥。“我们十分期待大桥通车后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从大的方面看,两国政府牵头建设的这座大桥,对俄中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承载着两国人民互联互通的期盼。从小的方面看,大桥通车后,货运量肯定不小。我是阿穆尔州居民,这将给我们带来更多商机,对我们的生活肯定是利好。”谢尔盖说。

——参与这座桥的建设,是在创造历史

今年3月,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以下简称“布市”)的许多地方还覆盖着皑皑白雪。在阿穆尔河跨境客运口岸,背着行李袋、拖着拉杆箱的中俄两国居民进进出出,十分忙碌。河的对岸,中国黑河市的房屋街道清晰可见。

客运口岸码头办公室里,总经理助理切尔诺格鲁多夫正观察着浮桥上行驶的大巴。长期以来,黑河和布市的人员往来主要通过这里,因而成就了客运口岸的繁荣。中俄界河上首座现代化公路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大桥(以下简称“黑龙江公路桥”)即将竣工,可能带动两国客货运往来高潮。

3月16日,黑龙江公路大桥的公路口岸工程正式开工。口岸工程的启动,标志着跨境公路桥进入了桥头区开发的新阶段。伴随着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贸易的进一步畅通、民心的进一步相通就在眼前。

——有桥的地方就有沟通,有桥的地方就有友谊

其实,在界河上建跨境桥,很早就提上了中俄两国政府的合作议题。早在1988年,两国就提议在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间修建公路桥。1995年6月,中俄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共同建设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阿穆尔河)界河大桥的协定》。2015年9月,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见证下,两国交通运输部部长签署了《〈建桥协定〉修订议定书》。

此后,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建设单位,中俄双方都付出了很大努力。光是双方地方代表团进行的接洽会谈,就超过30輪。也因此,2016年12月24日,这座项目全长19.9公里,中方境内6.5公里、俄方境内13.4公里,预算总投资为24.71亿元人民币的公路桥,在中俄境内同步开工时,很多人感叹“来之不易”“期盼已久”。按照规划,大桥将于2019年下半年主体交工。建成后,预计2020年客运量可达140万人次,货运量300万吨,比目前分别增长2倍和10倍。

从布市穿过卡尼库尔干村,经联邦布哈公路进入大桥项目俄方封闭施工区,就能看到主桥梁施工现场。尽管极寒低温,但无论是户外钢梁上,还是现场指挥部,所到之处、所见之人,皆干劲十足,并未因天气缓工或停工。

“参与这座桥的建设,是在创造历史。”在现场指挥部办公室,大桥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俄方分公司总工程师罗果夫正和从莫斯科赶来的设计方代表讨论工程细节。60多岁的罗果夫参与过600多座桥的设计建设,深度参与的超过150座,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著名的金角湾大桥。罗果夫喜欢建桥,因为他认为“有桥的地方就有沟通,有桥的地方就有友谊。”书架上,醒目地摆放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俄文版。

大桥开发建设公司俄方分公司监理负责人伊琳娜是土生土长的布市人。伊琳娜亲眼见证了江对岸的黑河如何迅速发展。她真诚地说:“中国有着先进的发展理念,并不断付诸实践。用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地区经济,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按计划进行,一切顺利

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易,需要考虑在尊重各方主权下维护权益、保障建设资金来源、同步协调双方进度、先行对接各项法律等问题。

2016年3月,在中方倡议下,中国黑龙江省政府和俄罗斯阿穆尔州政府遵循平等原则,共同出资组建大桥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并首次在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贷款建桥、同步建设、共同运营、收费还贷”模式。根据约定,大桥建成后,合资公司的特许经营期为192个月。待特许经营期结束或是贷款偿还完毕后,两国各自境内的项目所有权再归还各自政府。

“这是一次基于双方互信、基于大桥项目自身特点、富有智慧的机制创新。”合资公司俄方分公司法律顾问谢尔巴科夫说,双方达成共识,政府项目也要探索市场化运作,跨境项目涉及的一些复杂问题框定在商业范畴解决。合资公司俄方分公司总会计师佩秋丽娜认为,新模式、新机制能解决许多老问题。现在,大桥建设资金制度完善、运行良好,“一切都按计划顺利进行”。

负责协助中俄双方沟通的亚历山大从1996年起开始参与黑龙江公路桥项目前期工作。合资公司的创新模式让他深有体会:“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建设质量。”

两国采用不同的高程系统,但桥的设计与建设又必须保证测量方法的统一性,怎么办?双方工程技术人员用智慧——建一个假定坐标系,以主桥桥位为基础设定高程系和坐标系,用高精度的仪器进行组网,让施工精度满足最高标准的误差要求,从而解决了这个难题。从界河桥项目主体工程到中俄境内收费站工程、口岸工程,从大桥主体开工建设到主桥合龙,从资金的使用到进度的掌控,“近3年的建设进展和效果表明,这种模式非常有效。”大桥开发建设公司俄方分公司副经理乌沙科夫高兴地说。

——中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给了小伙伴很大支持

跨境大桥的建设,也是一次携手合作、面向未来的过程。谢尔巴科夫说,由于俄中法律体系不同,双方经常就此反复讨论。从起草到定稿,每一份文件都有十几份修改版本,最终求得共识。“法律层面的共识为大桥建设和未来运营打下扎实基础。”令罗果夫自豪的是,大桥不仅造型优雅、功能现代化,还是北方高纬度寒冷地区的首座钢混叠合梁矮塔斜拉桥,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更体现了“绿色理念”。

在江面上进行大土方量的施工建设,难免影响水体生态系统。为把影响减到最小,大桥建设方专门购买了两吨鱼苗,投放到上游。每到鱼类产卵期,环保部门就会严格监测水质和鱼类资源生存状况。若发现问题,随时调整施工方案甚至设计方案。“中方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乌沙科夫说道。“绿色理念”也引入到了界河桥引道建设中。俄方境内长达13.5公里的界河桥引道建设现场,引道全部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满铺式的边坡防护,两侧还设计了8个公路污水净化处理系统。负责引道建设的沥青公司总工程师库德里亚夫采夫介绍,这个系统可以防止道路范围内的污水和降水未经处理流入自然水系。

中俄黑龙江公路桥还创造了多项“首次”:主桥钢梁采用一种可耐零下60摄氏度极寒温度的特种钢材,降低了大桥的后期养护成本;在中国特大桥梁建设中,首次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头桩技术,大量减少钢材和水泥的消耗……“我们希望通过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打造一座高质量、高标准的‘绿色大桥。”合资公司布市分公司副总经理、中方派驻俄方专家李昶介绍道。

两年多来,总工程师罗果夫的护照上,密密麻麻地盖着中国海关的出入境章。他说,这次建桥的机会让自己与中国伙伴有了更多接触,收获很大。他也进一步认识了中国、更加喜欢中国。距计划中的竣工通车还有不到半年时间,罗果夫已在畅想:“我夫人也很喜欢中国,等到桥建成了,她就可以常去中国旅行了。”乌沙科夫却不敢“放松”。他说,两国政府把这座桥的开发建设视为加强俄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互联互通基础设施,自己深感荣幸,也颇有压力。“我们全力以赴,尽快推进俄罗斯境内海关项目。力争在大桥通车时,海关工程项目同步建成,打造一座通向繁荣的大桥。”

坐标陕西西安: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开设11条线路 辐射“一带一路”44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1月,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的陕西思赢电子科技公司一片繁忙:液晶显示器生产线上,数十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装配、检测产品;车间内外,叉车来回穿梭,运输装载即将搭上中欧班列“长安号”被销往中亚的电子产品。

这家企业是第一次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将千余台电脑液晶显示屏销往吉尔吉斯斯坦。对于这样的选择,公司副总经理张一鸣说,“从西安出发,大概12天可以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运输时间比传统陆运节省至少3周。”

2018年,我国中欧班列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的數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开行中欧班列6300列,同比增长72%。中欧班列“长安号”也实现了从最初的每年开行不足100列到现在1000多列的跨越式增长,扭转了开行之初的“满车去、空车回”的局面,进出口货物基本实现平衡。

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了1235列,创造了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三个全国第一。进出口货物也日益丰富,出口货物以机器、电气设备、纺织原料等为主,进口货物包括北欧的三文鱼、哈萨克斯坦的小麦、乌兹别克斯坦的绿豆等都通过“长安号”摆上中国百姓的餐桌。

“钢铁驼队”往来穿梭,让越来越多内陆企业放眼全球,走向世界。自2016年首次通过“长安号”将哈萨克斯坦面粉运回国内,西安爱菊集团在3年的时间内,已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了年产30万吨的油脂厂,并与当地农场主合作建设了150万亩种植基地,带动了当地上千人就业。不少外国企业也发现,中欧班列是进入中国市场、促进共同发展的黄金通道。前不久在西安召开的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合作论坛上,上海俄铁集装箱货物运输代理公司总经理耶戈尔表示,作为“长安号”后半程的承运人,未来俄铁将与西安携手,把俄罗斯的木材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到中国,把中国的电子产品、日用消费品、汽车配件等运到俄罗斯和欧洲地区。

2018年,选择将企业从深圳迁回西安的张一鸣,精准地看到了那里内陆港、综合保税区、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叠加功能和政策优势:西安拥有全国唯一具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并与10个丝路沿线海关实现了通关一体化。

日通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也正是看重“长安号”的区位优势,有同样的打算。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们将会定期通过西安到德国、西安到波兰专列,把汽车零部件、高端电子部件运往欧洲,把欧洲日用品运到西安进行分拨,从而辐射日韩和整个东南亚。

自2013年开通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经开设通往德国、匈牙利、芬兰和中亚国家等11条线路,辐射“一带一路”44个共建国家和地区。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期,西安正在着力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与沿线城市共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将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合作,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同时,今年他们将派一个销售团队入驻吉尔吉斯斯坦,把那里作为一个海外分拨基地,逐渐进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满足共建国家的客户需求,惠及多国百姓的日常生活。

迄今,中国已在“一带一路”上布局了11个边境铁路口岸和7个内陆铁路口岸,累计开行超过14000列

坐标广西壮族自治区:“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出口印度专列在重庆发车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立体大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更有“陆、海、空”交通建设齐头并进,大通道建设扩容,抓住历史机遇全力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大布局,成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发展的强力支撑。

4月10日,“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出口印度专列从重庆发车,货物在2天内运至广西钦州港后再经海运抵达印度。而这一波完整操作仅需要20天左右,较传统重庆经长江运抵沿海港口、再海运到印度的江海联运方式节省14天时间。

“陆海新通道”建设以重庆和新加坡为“双枢纽”,以广西北部湾港口作为国际陆海联通的重要交汇点,并以相关中国西部省区市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为重要节点、沿海沿边口岸为通道门户,通过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多种物流组织方式的高效联动,形成纵贯西北西南、联通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和地区的陆海通道主轴,辅以各节点拓展支线体系,提升辐射集聚效应,实现与中欧、中亚等国际通道的有机衔接。而此次发往印度的专列满载着25个集装箱大柜、货值超800万元人民币的汽车零配件。

专列成功发车标志着铁海联运运营平台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国际物流运输网络的进一步完善。自此,铁海联运不仅能提供传统的小批量订舱服务,还能满足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等大客户的“定制化”专列发运需求。同时,这种高效便捷的运输模式还可“复制”到其他行业和领域,从而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出去”,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自2017年9月开通运行以来,“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累计开行875列;外贸货物货值累计约4.3亿美元,内贸货物货值累计约23.1亿元人民币;目的地覆盖全球六大洲71个国家和地区、166个港口;主要货品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建筑陶瓷、化工原料及制品、粮食、生鲜冻货等八大货类中的30余个品种。

坐标天津:“朋友圈”越来越大 海空便利造就开放前沿

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从欧洲到非洲,我国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线联系,海运服务覆盖所有沿线国家。

1972年10月11日,周恩来总理会见了日本神户市市长宫崎辰雄。随后的1973年6月,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天津市与神户市结为友好城市。这是中国同外国缔结的第一对友好城市。现如今,与天津市结成多种形式友好关系的已有全球49个国家的89个地方政府和城市。天津的友谊之花,已开遍世界。

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海、陆、空交通之便。比如天津港。“天津港是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是中国北方第一综合性大港,对外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对内辐射52%的国土面积。”“天津机场联结着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客货运航线。”“海港,让天津和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德国驻华大使葛策高度关注天津的地理优势。

确实,正是得益于便利的交通,天津一直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一带一路”建设中,天津的地位尤其特别,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海陆交汇点、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

天津港集装箱航线已覆盖全球主要港口,目前开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集装箱班轮航线超过40条,涉及新加坡、巴基斯坦、土耳其、南非、西班牙、法国、德国等沿线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港口,2018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600万标准箱。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可停靠世界最大的邮轮,2018年接待邮轮116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68.3万人次。

海铁联运,则进一步拓展了天津的交通辐射能力,也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蒙俄经济走廊集装箱多式联运,开辟出新的交通通道,俄罗斯大使杰尼索夫表示,“这一班列让三国同时受益,这样的好经验应该进一步推广。”据了解,随着天津至莫斯科、明斯克的国际班列相继开通,2018年开行的国际班列达547列。

坐标北京:三年行动计划指引,对外合作项目稳步推进

2018年,北京制定了“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未来将在政策指引下搭建好对外交往、科技支撑、人文交流、服务支持的平台,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2018年,北京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以及重点境外园区建设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马尔代夫易卜拉欣纳西尔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工,预计到2030年客运量将提升至891.6万人次,较2013年翻一番。非洲“万村通”、英国曼彻斯特空港城、印度尼西亚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也在有序推进。北汽集团、联想集团、北控水务、北京燃气集团等重点企业在汽车、金融支撑、污水处理、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稳步开展。其中,北汽集团第一辆在南非本地组装生产的汽车成功下线,未来工厂将被打造成为立足南非、辐射非洲大陆的海外制造中心。

“一带一路”明珠项目——中白工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工,入园企业数量由2018年年初的23家增加到41家,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70多家,合同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园区内将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奠定长远发展的产业基础。

坐标河北:延续产能合作优势,发展港口建设

国际产能合作一直是河北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传统优势领域,2018又有新动作。同时,河北在2018年底调整了港口定位,将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

河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是我国与中东欧产能合作的成功范例,2016年4月簽约,当年12月实现盈利,扭转了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2017年钢产量146万吨,产值7.5亿美元,缴税达3900万美元。到了2018年9月,河北与塞尔维亚延续友好合作,签署了工业园区的合作文件。12月,河北同菲律宾签署44亿美元钢铁企业生产合同,这是菲首个综合性长流程钢铁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对菲最大的投资项目。

12月底,河北将沿海发展提上日程,印发了沿海地区开放的实施方案,其中秦皇岛港将向客货并举的自由贸易港转型。黄骅港要推动黄新欧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营,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雄安新区及晋陕蒙等内陆地区的便捷出海口。

坐标山西:以“书”会友展文化底蕴,企业“报团”走出去

以人文交流为基础、以经贸合作为先导、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山西融入“一带一路”脚步铿锵。

2018年山西与哈萨克斯坦巴甫洛达尔州、智利奥希金斯大区建立友好关系,目前,山西已与24个国家建立了49对国际友城关系,其中省级15对;与40个国家建立了86对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其中省级30对。2018年,山西省图书馆首家海外分馆——毛里求斯分馆开馆,成为展示山西文化底蕴、对外开放的新窗口。9月,山西旅游推介会走进葡萄牙里斯本,省内重点旅行社与欧洲7家旅行商签署客源互换合作协议。

晋非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商务部首批批准的8个境外合作区之一,也是山西第一个境外经贸园区。2015年至2018年12月,营业收入从993万元增长至2.37亿元,连年实现赢利。2018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26家晋企、1000种产品在金边举办山西品牌展。在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上,14家晋企对接国际企业300多家。

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山西省建立了项目库,组织国开行山西省分行、山西建工、太重、太钢、焦煤等组建了晋企“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此外,还赴冰岛、瑞典、芬兰、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对接活动。

坐标内蒙古:重点打造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

《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启动后,内蒙古依托外接俄蒙的优势,加速推进一系列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项目。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重点方向,其中满洲里和二连浩特为重点发展的口岸与支点。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沿边口岸中唯一的公、铁、空三位一体国际口岸,也是唯一实行24小时通关的陆路口岸。2018年,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共1302列,同比增长近四成,数量接近过去五年的综合,货值87.28万,同比增长超五成。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经这个口岸的中欧班列出境线路有32条,入境线路有16条,入境线路较去年增长了一半以上。货源地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带、华南、中南、西南等地区,货物出口至俄罗斯、德国等13个欧洲国家28个城市。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作为连通蒙俄、直达欧洲的主要运输通道,去年共运行中欧班列1052列,同比增长80%,经该口岸进出境班列线路已经达27条。完成进出口货运量1314.28万吨,同比增长15.5%。运输的货物有从服装、玩具等生活用品为主,向电子产品、汽车、精密仪器等高附加值产品增多的趋势。

产能合作方面,2018年4月中蒙签署加快推进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合作文件,11月双方在合作区发展方案方面达成共识。满洲里市进口资源加工园区被自治区商务厅认定为自治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坐标辽宁:全域加入“一带一路”建设

2018年,辽宁全域参与到对外开放建设中来。2018年8月《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这是国内首个在省级层面全域建设“一带一路”的路径拓展和实践创新。

在交通运输领域,辽宁积极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2018年6月底国际运输大通道——“辽海欧”开通第二条北极航线。同年12月,吉林和辽宁提出合力推进一条新的通道,即长白通(丹)大通道和沿图们江、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它将吸引跨国企业投资,利用朝鲜的劳动力,可以促进加工贸易等发展。

坐标上海:参与规则制定,金融强支撑

在《“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中,上海在2015-2018年省市排名保持前三位,共建“一带一路”在这里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全面的建设。2018年,上海在桥头堡行动方案的指引下,向细致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投资贸易更加便利化。与沿线国家或地区制度和规则对接加快,菲律宾、马来西亚加入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制定了自贸区、航空仲裁规则,还设立了金砖国家争议解决中心,离建成“一带一路”國际仲裁中心更进一步。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成为了新时期中国进一步开放的新窗口。

金融开放合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落户上海并全面投产。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于10月启动地上结构部分施工。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航运方面表现突出。2017年7月,上海航交所正式发布“一带一路”航贸指数,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已经成为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晴雨表”和运输合同的运费结算工具。上海航运交易所约130家的会员企业,具有较高国际认可度。此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航合作会议顺利举办,且沿线30多个国家(地区)的逾百家港航企业共同发布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航合作倡议》。

《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 (2018-2020年)》中指出,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还将持续完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技术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外文版制定。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开展沿线国家油气管道标准分析研究,加强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在电力、电网和新能源等领域国际标准化合作,促进国家和地区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我们的“勇士”还很多,而它们,都将在这条圆梦路上继续高歌奋进,砥砺前行,为“一带一路”努力,为世界的共赢!

猜你喜欢

班列大桥一带一路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数鸭子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汉新欧”班列再扩容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