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退的香榧

2019-07-10王鑫鸳

民间文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崇义燕燕刘大爷

编者按:“故事作家专栏”栏目自推出以来,已连续刊发了多篇优秀故事作家的佳作。此栏目被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从2019年第一期起,“故事作家王鑫鸳专栏”与大家见面。希望有更多的优秀故事作家积极参与,更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愈加喜欢这个栏目。

眼看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乡纪委书记周崇义从单位下了班,买了点过中秋节的食品,然后开车回到城里的家。他的妻子是位医生,在外地出差,这个中秋节,他只能和女儿燕燕过了。燕燕在城里读大学,今天已经放假了,正在房里看书,一见爸爸的面,就得意地报喜:“爸,我替刘大爷卖的香榧卡,才两天就卖出二十八张,我这个志愿者厉害吧?”

这件事儿,还得从周崇义在龙湾村扶贫说起。他负责龙湾村脱贫工作,重点对象就是刘大爷。刘大爷无儿无女,五十多岁那年摔坏了腿,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乡里见他生活困难,就派干部对口扶贫,帮助他嫁接了一片香榧林。香榧是名贵干果,一斤就卖一百五六,可生长期太长,要十年才能挂果开卖。后来,那位干部调走了,换了新干部,帮着刘大爷除草、打药,这位干部又调走后,这副担子就落到了周崇义身上,他没少在这片林子上挥洒汗水,而今年,是香榧产出的第一年。

香榧好吃,这个人人都知道,可就是贵,刘大爷担心本地不富裕,人们吃不起。周崇义也替他着急,东西再好,卖不掉还不是一场空,他在饭桌上和家人一说,没想到正参加校园志愿活动的燕燕出了个好主意。她帮刘大爷设计了香榧提货卡,买卡的人,可以到刘大爷的香榧林取货,既省了运费,还能观赏山林风景,体验农家风情。卡就在燕燕和朋友合开的淘宝店卖,一张卡四斤香榧,六百块。

二十八张卡,那就是一万六千八百块,燕燕把沉甸甸的一摞钱放到老爸手上,周崇义很是高兴,打算明天就给刘大爷送去。这不仅仅是一笔香榧钱,更能鼓舞龙湾村群众的脱贫信心。

第二天,周崇义开着车,从城里的家赶往乡政府。处理完手里事务,正要去龙湾村的时候,工会赵主席进来了。赵主席是给大家发中秋节福利的,每人一张卡。周崇义接过来一看,正是香榧卡,上面还盖着红红的章,一看吓了一跳,这是龙湾村老刘的章啊,地址也是老刘家的香榧林。难道说,女儿的香榧卡竟然卖给乡政府了?这福利可是有点超标啊。

周崇义就问赵主席,这香榧卡是谁买的。赵主席说:“张乡长呗。他这两天在外地学习,今早打来电话,说他有快递寄到乡里,收货人就是我,里面是中秋福利,要我发给大家。我刚才拿到卡,头一张就送给你了。”

周崇义急忙问:“一共多少张卡?”“二十八张,咱们乡不就二十八个人吗?”赵主席说。周崇义明白了,阴差阳错的,张乡长从网上买了香榧卡,正好是从女儿那里买的,张数都不差。

周崇义说:“一張卡六百块,明显超标了,这卡不能发。卡都给我,等张乡长回来,我跟他说。”

赵主席一听这话就发了愁:“老周,你是纪委书记,这事儿你该管。可刚才大家都知道信儿了,今年中秋发香榧,香榧不光好吃还有保健效果,这么一停发,大家会怎么想?张乡长又怎么想?就是几百块钱的事儿,我看就……”

“不行!”周崇义斩钉截铁地说,“超一分钱也是超,大家不高兴,尽管冲我来。”说完,他就抄起手机给张乡长打电话,可那边关机。估计是在封闭学习吧,他只好又挂断了电话。

赵主席交出了所有的香榧卡,苦着脸出去了。周崇义觉得还是把卡退给燕燕继续卖为好,就打电话给女儿。把事情一说,燕燕立刻拒绝:“那怎么行!就因为这两天帮刘大爷卖了二十八张卡,我都成为我们学校的先进志愿者了。我还写了事迹报告,发到了校园网上,这一退回来,我还有脸见人吗?”

周崇义苦口婆心地劝:“燕燕啊,你想想,乡里发福利超标,影响多不好,而且还是从我这个纪委书记的女儿的网店里买的,以后能说清吗?燕燕,算爸求你了。”

燕燕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才说:“爸,我已经把这事儿告诉刘大爷了,让他等您送钱,如果退回来,他会怎么想?”

燕燕挂了电话,周崇义看看那二十八张卡,有点犯愁,这事儿干的,看来不光要得罪乡长、得罪女儿,还要得罪乡里那二十多名同事,刘大爷也会很失望。无奈之下,他决定去龙湾村刘大爷那里,说明事情经过。老百姓是最支持廉政建设的,他肯定会理解的。

周崇义出了办公室,走向自己的车,正好路过办事大厅,就看到同事们正窃窃私语,好像还对自己指指点点,可转过脸去一看,又都不说话了。也许,他们也在怪自己不近人情吧,周崇义摇摇头,正想向大家宣讲一下政策,手机忽然响了。

电话是妻子打来的,妻子说,要他给亲戚们买点儿中秋节礼物,尤其是长辈,一个都不能少。周崇义答应着挂了电话,他和妻子两边都是大家族,亲戚朋友不少,送什么呢?送月饼有点老套,送别的他一时间也想不出。

这么一搅和,周崇义也没兴致跟大家再说什么了,索性开车上路,沿着山路盘旋而上,来到了龙湾村刘大爷的香榧林前。想不到的是,刘大爷的生意很不错,不时有客人来买香榧。这让周崇义很是感慨,看来人们都慢慢富裕起来了,多年的扶贫工作没白做啊。

香榧的制作很麻烦,要从树上摘下来,还要去皮、晾晒、炒制。刘大爷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就请村里人帮忙,他自己主要负责出售。周崇义见帮忙的几乎都是留守老人,就过去帮着去皮。手里边忙着,周崇义边问刘大爷销售情况。刘大爷话语间十分开心:“真想不到这两天生意这么好,能赚小十万呢。真要感谢连您在内的三位扶贫干部,其他干部也时常来帮着干点儿杂活。没有你们帮忙,我一个残疾老头子想都不敢想啊。”

周崇义摸摸兜里女儿给的那一万六千八百块钱,决定说清楚来龙去脉,告诉他燕燕卖的香榧钱要退回去。可这时,刘大爷又说了:“今年卖香榧挣的钱,我一分都不花,加上你家燕燕帮我卖的钱,全都放到培植新的香榧林上。我也要参与扶贫,让本村的李大妹子、宋老哥这些贫困户都加入,一起来致富!你看他们都是无偿来帮我的,我也要帮他们,这也算是我对各位领导的回报!”

周崇义心里暗挑大拇指,刘大爷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觉得自己再说退卡的事有点张不开口,思来想去,索性掏出那叠钱说:“这是燕燕卖的卡钱,您收着。很快就有客人来这里凭卡提货了。”周崇义是这么想的,这样女儿那里有了交代,刘大爷也不会失望了。至于香榧卡,那是绝对不能发给乡里干部的,干脆发给自家亲戚朋友们,就当是高端的中秋节礼物了,反正妻子有交代。等张乡长回来,就自掏腰包给他香榧钱,虽然有点心疼,也认了。

回到乡里,周崇义刚把车停在院子里,就见工会赵主席招手喊他:“周书记,您快过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周崇义走进赵主席办公室,只见桌子上摆着整整齐齐二十八盒月饼。赵主席说:“这是刚才快递员送来的,收货地址和香榧卡一样,写着乡政府,还留着我的电话!问题是,我可没买月饼啊。”

也许,这也是张乡长买的?周崇义拿出手机,给张乡长打电话。这回一打就通了,那边张乡长爽朗的声音响起来:“老周啊,你们收到月饼了吧?这是我给大家置办的中秋福利,一人一盒!就三十几块钱,没超标吧?中央三令五申八项规定,你可没少向我念叨,我都记着呢。”周崇义急忙说:“没超标。那六百块钱的香榧卡是怎么回事?不是您买的吗?”张乡长回道:“啥香榧卡?我买那个干嘛。”

这下蹊跷了,香榧卡不是张乡长买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周崇義三言两语说明经过,张乡长也有点莫名其妙,说:“老周啊,这事儿你处理吧,我还得继续学习,这个中秋节看来是回不去了。”

既然香榧卡不是乡长买的,这事儿就有点奇怪了。周崇义对赵主席说,还是先把月饼发下去吧,明天就要放假了。赵主席脸皮薄,说:“周书记,大伙儿早上可是盼着吃香榧呢,现在香榧没了,变成月饼了,我怕大伙儿议论。要不,您跟我一起发?”

周崇义无奈,只好跟着他一起去了。出乎意料的是,大家一点议论都没有,吃着月饼直叫香。周崇义想了想,觉得应该把事情挑明了,藏着掖着将来就是病,于是开口了:“我知道,大家早上以为会发香榧,可是……”没想到众人纷纷说:“周书记,我们早上一听说发香榧卡,就觉得不合规定,心想要不要提醒一下。现在好了,月饼价格低,我们吃着舒心。”周崇义这个感慨,想不到大家觉悟都这么高啊,反倒是自己多虑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电话打进了周崇义的手机。周崇义一接,竟是刘大爷打来的。刘大爷说:“你们都拿到香榧卡了吧?我准备好了最好的香榧,怎么乡里的同志都不来呢?”

周崇义十分奇怪,问道:“您怎么知道我们发香榧卡了?”

刘大爷有点支支吾吾,最后一狠心,就说实话了:“其实吧,我一直想向乡里各位领导表表心意,就对张乡长说了,想送大家香榧尝尝。可他严词拒绝,一个不拿就走了。我想送香榧到乡里,又怕影响不好,就从燕燕的淘宝店里下单,买了二十八张香榧卡,快递到了乡政府。”

周崇义有点疑惑:“那您怎么会有赵主席的电话呢?”

刘大爷呵呵一笑:“张乡长买的月饼,是他扶贫的另一户人家生产的。那家人正好是我亲戚,用快递发货。我知道后就照猫画虎,也写上他的快递单上的地址和电话。而且,我故意让亲戚的月饼发货晚一点。只要你们用卡提了货,不就生米煮成熟饭,不能退了吗?”

是这样啊,周崇义又是生气又是好笑:“刘大爷,我谢谢您的好意,但您好意差点办成错事!香榧卡我们没有发下去,虽然这根本不是福利,没有超标一说,可接受群众财物仍然是不允许的!”

那边刘大爷不高兴起来:“这十年来,乡里前后有三位同志帮我培育香榧林,我中秋节送点香榧酬谢都不成?香榧又被称为三代果,是因为祖孙三代的果实都长在一根枝条上,我一看到香榧,就特别感念你们这三位扶贫同志,不走过场,接力到底。”

“不成!扶贫嘛,这是我们党员应该做的。”为防刘大爷继续念叨,周崇义急忙挂了电话。这下好了,他想,香榧钱本来就是刘大爷的,已经物归原主了,自己也不用退张乡长的钱了,只要回去跟女儿燕燕说清楚,告诉她,香榧卡不用退了,不过是刘大爷自己买的。

回到家,燕燕听爸爸讲完来龙去脉,沉默了。老半天,她才对爸爸说:“香榧既然没被提货,就不能算卖了。我这个志愿者还不够先进,我这就写明经过,发到校园网上!”

周崇义高兴地笑了,女儿这一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也必将是廉洁的一代。这时,妻子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询问给亲戚们买了什么中秋节礼物。周崇义有点不敢张嘴,一万六千八百块钱呢,就这么送出去了。他小心翼翼地说:“买了香榧,每家四斤,就是有点儿贵。”

妻子在电话里说:“香榧好啊,不但好吃,还抗癌呢。贵就贵点儿,值!”周崇义这才放了心,看着女儿笑了。

猜你喜欢

崇义燕燕刘大爷
康养产业助力崇义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樊崇义
红包
我不接待
至少你拥有最好的年华
一只叫大花的狗
不吃苹果
孤单大半辈子,他娶回了“新娘”
神奇的“控制表”
悲情谢师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