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

2019-07-10

中华环境 2019年6期
关键词:煤制油红树林步行

第三届“益起行、益起动——守护河道一公里”活动启动

5月6日,第三届“益起行,益起动——守护河道一公里”活动正式启动,中华环保联合会联合全国194家环保组织、爱心企业、知名人士及高校环保社团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区、市)同时展开,各组织通过各自擅长的方式守护我们周边的水环境。

当天,在内蒙古包头的黄河大桥、中华母亲河发源地青海、湖北武汉长江(武汉段)、沈丘县张湾大堤、江西乌江水库、景德镇老南河畔、兰州大金沟沿岸、安徽滁州会峰湖畔、山东聊城、昆山娄江、长江三门峡

湿地、桃江县志溪河周家潭段、湘江九华段……都看到了一公里志愿者的身影,大家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守护河道一公里环保行动。

本次活动是一次新的开始,未来,中华环保联合会将通过各种形式,团结更多的环保公益组织,联系更多的行业企业,带动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打造“守护河道一公里”公益活动品牌,力争实现每一条河流都有民间守护者,最终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

第八届“绿色离校·绿色感恩”活动启动

5月10日, 第八届“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全国大型高校环保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西南石油大学举行。

今年活动主题是“美丽校园,我是行动者”。截至目前,本次活动报名社团为371个,有效报名327个,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活动将依托“榜样的力量”和“榜样的精神”,坚持以“环保、感恩”为主线,主推“校园爱心传递”图书漂流,“衣起公益”衣物循环利用,“益暖童心”以公益带动公益的塑料瓶回收,“青春正能量”摄影大赛,“上好最后一堂课”重温入党誓词,“爱心搬运”——为学长学姐最后一次搬运行李以报入校时接待之恩等活动。线上评选也将同步开展。

“绿色离校 绿色感恩”项目启动七年来,累计参与院校超过1000所,引导超过百万学子参与环保行动;累计回收书籍97万余册,衣物65万余件、塑料瓶42万余个,其他产品9万余件,为毕业生免费搬运行李超过1万次,是国内毕业季规模最大、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校园创新公益项目。

机构:中国煤制油产能规模现居世界首位

5月7日,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项目在北京发布三份最新报告。

其中,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撰写的《现代煤化工“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执行报告指出,中国现代煤化工在“十三五”前期发展迅速,关键技术实现整体突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7年,现代煤化工共转化煤炭7428.8万吨,约占全年煤炭消费总量的1.96%,较“十三五”初期增加加耗煤量2890.8万吨。

报告指出,中国煤制油的产能规模现居世界首位,2017年年底中国已建成煤制油项目8个,产能规模约906万吨/年,总产量322.7万吨,产能利用率35%;煤制气相较煤制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7年年底仅建成煤制气项目4个,产能规模约51.05亿立方米/年,总产量26.3亿立方米,产能利用率51.5%;煤(甲醇)制烯烃截止到2018年10月产能达到 1242万吨/年,2017年总产量约634.6万吨;煤制乙二醇2018年产能达到363万吨/年,2017年总产量153.6万吨。

此外,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煤制油和煤制气的产能分别达到1206万吨和90亿立方米,低于《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的1300万吨/年和90亿立方米/年的目标。报告指出,相关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中低油价下项目的经济性较差、受制于输气管网垄断、项目配套的煤炭资源无法充分保障等。

第四期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报告出炉

5月14日,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京发布最新报告《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

本次报告是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的第四期报告。报告认为,一个城市对步行友好的重视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报告找到了全国50个城市内步行交通最为活跃的71个

“热区”内亟需提升步行友好的街道,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评价结果显示,在71个城市活力中心里,9项街道环境指数得分最高的是北京中关村。综合排名前十的城市活力中心所在的城市有:北京、广州、济南、深圳、佛山、临沂、上海、重庆。

报告指出,最难走的街道多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先天不足”的街道基本为历史保护区内狭窄的传统街道,拓宽可能性低,步行空间和行人的安全很难保障,比如苏州市的观前街和烟台市的所城里。另一类则属于“后天失调”,即在道路空间足够且原始规划为行人留出步行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后天管理不善,导致街道非常难走,这些街道大部分分布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宅之间,少部分出现在商业街。报告建议从关注支路步道入手解决街道难走问题:虽然城市主干道普遍好走,但质量参差不齐的支路阻碍了城市步行交通连网成片,应成为重点建设或改造的对象。

第五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将于11月举行

5月22日,亚洲环保创新论坛组委会宣布,第五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将于今年11月9日至10日在深圳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城市”,会议形式多样,囊括主题论坛、对话讨论、竞赛单元、工作坊、交流参访、系列活动等。

据了解,第五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2019)议题将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及目标、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气候变化影响、城市废弃物管理、自然资本投资与生态产品、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多个领域。希望能够鼓励更多企业、城市居民和本地社区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守城市空间扩张底线,积极实施生态修复,使得城市发展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同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利用,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北部湾滨海湿地保育发展论坛开幕

5月22日,北部湾滨海湿地保育发展论坛在防城港开幕。论坛主要关注北部湾滨海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城市腹地的自然生态保护、湿地保护中的社会参与和自然科普教育等内容。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和对话,呼吁更多人参与红树林保护工作。

据悉,北仑河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拥有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海湾红树林,是国内唯一的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国际红树林示范区。会上,防城港市政府与阿拉善SEE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打造“中国红树林之城”目标,共同创建“防城港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共同建设“滨海湿地自然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煤制油红树林步行
煤制油化工装置检维修工程结算审核与审计工作的思考
魔方小区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海岸卫士——红树林
步行回家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走过红树林
再创一个大庆油田
焦虑的煤制油
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