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候拓新者:帮助企业挖掘节能潜力

2019-07-10刘牧歌

中华环境 2019年6期
关键词:能源管理气候环境

文 刘牧歌

项目初衷是寻找优秀的青年学生,并把他们派遣到企业完成实习项目,帮助企业应对能源管理挑战,提高企业的能源效率。

8月的一个清晨,上海阳光明媚。对罗文博来说这是重要的一天,这天他将向麦当劳的高管们展示他为麦当劳制定的中国区能源管理战略计划,方案涵盖了从空调系统升级到员工行为改进的多个方面。在城市的另一端,肖杰升终于完成了为可口可乐的一家瓶装厂制定的能源消耗预测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整个工厂16种不同能源系统的日用电量。而在千里之外的广东,年悦正在为全球知名建筑电气企业罗格朗的工厂员工进行环境知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罗文博、肖杰升和年悦可不是500强企业的高级经理或工程师,而是一群二十出头的青年学生。在这个夏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气候拓新者”。“气候拓新者”到底是什么,可以汇聚这么多的学霸和巨无霸企业?也许看了这篇文章,你就懂了(注:以上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气候拓新者”是什么

“气候拓新者”是由美国环保协会发起的一项专注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生实习项目。项目2008年诞生于美国,初衷是寻找优秀的青年学生,并把他们派遣到企业完成实习项目,帮助企业应对能源管理挑战,提高企业的能源效率。谷歌、通用电气、摩根大通等知名公司都与项目开展了合作。后来,“气候拓新者”项目的合作伙伴又拓展到公共管理部门,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等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也成为“气候拓新者”项目的雇主。

2014年,借鉴在美国的成功经验,“气候拓新者”中国项目启动。截至2019年,共有80多名学生,和包括沃尔玛、宜家、兴业银行、美团、比亚迪、TCL在内的近30家知名企业参加了“气候拓新者”中国项目。而“气候拓新者”中国项目、美国项目的合作企业机构总数达到460余家,参与学生超过1000人。

为什么选择“气候拓新者”

“气候拓新者”项目的绝大部分合作企业是国际知名跨国公司,世界财富100强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成为了项目的企业雇主。这些知名企业并不缺少实习生,为什么他们愿意接收“气候拓新者”项目指派的实习生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气候拓新者”项目的内容正好契合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帮助企业以最少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可观的能源环境与经济收益。

首先,项目内容契合了新时代企业日益增加的能源环境管理需求。在全球层面,开展节能减排行动成为了企业塑造和维护自身形象的新需要。具体到中国,环境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关乎企业存亡。随着中国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标准更高、执法更严,越来越多的企业切身感受到来自环境合规的巨大压力。生存压力也促使企业加大对环境管理的投入。而“气候拓新者”正是一个以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实习项目,契合了企业节能减排,加强环境治理的实际需要。

“气候拓新者”项目为企业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经济收益。节能减排固然重要,但能否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才是企业决策的最核心考量,因此,“气候拓新者”项目非常看重学生所开展项目的经济性,要求学生在开展节能减排项目的同时进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并将财务分析报告作为一项必须提交的项目产出。为此,项目还专门开发了一款经济和环境收益的计算工具,帮助学生计算项目的净现值、预期节能量和减排量等。

“气候拓新者”是企业开展环境能源管理非常经济的方式。节能改造与污染处理对许多企业来说是非生产性的额外投入,预算有限,投资慎重,项目风险与收益是决定企业环境投入意愿与规模的关键因素。“气候拓新者”项目正好可以为企业提供“试水”节能项目的好机会,企业可以在10周内进行节能改造项目试点,测试项目效果、完善项目设计。如果收效良好,就可以大规模推广,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企业的时间、人力与资金投入也可控制在最低水平。

“气候拓新者”项目学生曾协助一家知名企业的饮料灌装厂实施了暖瓶机设备改造项目,使用空气源热泵替代原有的高能耗、低效率的蒸汽为饮料瓶加热。这一项目帮企业节约了可观的电费成本,显著降低了排放。更重要的是,这一成功案例给予了企业进行更大规模节能改造的信心,此后,这家企业决定在更多生产线推广这一设备改造。

“气候拓新者”做什么

总体而言,“气候拓新者”项目可以分成四个类型,即能效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新能源部署和能源数据分析。

在能效提升项目中,学生协助企业进行生产线或门店的能效审计,挖掘低成本、易操作、可推广的节能改造机会。这些节能改造点可能很不起眼,但改造带来的节能潜力却是惊人的。例如快餐店常用的炸炉,如果在炸制食物时加个盖子,一天下来就能节约不少用电,而如果把这一小小的改变推广到全国,每年产生的节能潜力就想到可观。

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了减少碳排放或提高新能源使用比例的气候行动目标,而供应链则是企业整个价值链条中行动潜力最大的部分之一。如何调动成百上千的供应商积极参与气候行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也需要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气候拓新者”项目的学生实地走访发现许多供应商的能源管理非常薄弱,用能粗放还存在许多管理盲点。学生帮助供应商建立了系统的能源管理体系,并起草了一套节能自查指南,有了可行易行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们采取能源管理行动明显积极多了。

在新能源项目中,为了协助企业减少碳足迹,“气候拓新者”项目学生进行详尽的政策分析,梳理激励政策,分析政策趋势,为企业供应商提供多种投资和部署新能源项目的可行方案。针对有企业提出的在工厂园区内部署光伏板的需求,学生进行了详尽的场地调研、市场分析,寻找最合适的光伏板产品和合适的供应商,计算初期投入和投资回报期,并最终制定了光伏板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在数据分析项目中,学生协助数家能源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搭建能源消耗预测模型。在中国基于电价改革的激励政策下,这个模型可以帮助工厂通过需求侧管理深化节能方案,不仅降低了工厂的能源成本,也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以及电力公司的供需平衡。

“气候拓新者”怎么做

“气候拓新者”项目的平均录取率比哈佛大学的入学申请通过率还低。为什么这个项目会如此受到学生欢迎?答案就藏在项目设计的巧思里。

首先,“气候拓新者”的理念是“专心致志 追根究底”。它要求学生利用10周的时间深入钻研某一个领域,进行行业分析和市场调研,分析企业能源和环境管理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针对问题提出具有经济、政策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进而参与项目实施,直至取得最终成果。全心投入确保了有深度、高质量的项目成果。短短5年间,“气候拓新者”中国项目的50多名学生已经帮助22家公司挖掘了价值1亿美元的节能潜力和将近50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潜力。

其次,“气候拓新者”项目给予了学生充分自由度,只要按时提交符合要求、有质量的成果,项目对学生怎样做并不过多干涉。在实习工作中,学生实际担任了“项目经理”的角色,自己负责项目规划、实施与最终汇报,自己协调不同合作方,应对各种挑战。而在这一过程里,学生的沟通、协调、组织、学习、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此外,随着项目的发展,“气候拓新者”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立足本土。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中国企业占项目合作企业的比例从10%提升到40%,从以跨国企业为主转变为中外企业平分秋色。同时,项目也在与企业共同开发切合实际需求的项目内容。2019年,“气候拓新者”的项目内容中增加了绿色金融和市场调研等新类型,合作企业类别也从传统制造业和零售业扩展到新兴的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

其实,“气候拓新者”项目的内容不止于实习,而是一个全面的能源环境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即使对于最优秀的学生来说,挑大梁完成一个能源环境类的项目也并不容易。为了协助学生出色完成工作,“气候拓新者”项目会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增强学生实施项目的实战能力。每年5月下旬,“气候拓新者”项目都会在美国组织一次为期一周的项目培训,中美项目共计一百余人全部参加。培训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关于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最常用知识,例如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情况、科学减排目标,建筑能效提升途径等,也将了解最常用的项目管理技能,例如如何最大程度利用网上的资源查找数据、资料或文献,如何通过财务分析工具计算项目的成本与预期收益。此外,项目还邀请能源管理和减排领域的知名专家,分享企业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进行能源管理项目的成功案例。

此外,“气候拓新者”还会为中国项目学员安排“加餐”,在国内专门举行一次面向中国项目学生的培训活动。培训邀请行业专家介绍中国环境政策法规、企业环境合规实际,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与进展,以及企业节能诊断的方法与案例。优秀的往届学员也会现身说法,分享项目心得体会。在理论传授之余,项目还安排学生前往典型工业企业实地走访,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中实践如何开展企业能效审计和环境合规调研。就这样,全面的“培训+实习”项目设置为学生提供了短期内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而这正是“气候拓新者”项目的独特魅力。

转眼间,“气候拓新者”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项目在中国的发展也进入了第6年。时光荏苒初心不变,我们希望,“气候拓新者”项目能够让更多人,特别是更多青年学子提升能源管理和环境治理的技能与意识,让能效管理、环境治理、减少排放的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华大地的更多地方落地生根,育树成林,枝繁叶茂,让中国充满绿色,更加美丽。

猜你喜欢

能源管理气候环境
强化“两能制度”建设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保障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城市更新背景下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环境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