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家庭教育调查与优化策略

2019-07-09陈海翔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优化策略

陈海翔

摘 要: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行为与家庭教育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就如何优化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家庭教育,从教育意识、教育行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优化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曾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巨变,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倾斜,其中过去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遭到破坏,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趋向,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失位,造成的严重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因此新的恰当适宜的家庭教育应该应运而生。习总书记的这一番论述,阐明了家庭建设、家庭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特殊,地理环境复杂,人口来源多样,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尤为突出。笔者于2017年6月对湖南省隆回县九龙学校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了调查,对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家庭教育有了一定了解,为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的优化提供了客观数据,提出了一些优化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的对策。

二、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湖南省隆回县九龙学校初中部学生家长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调查表分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教育行为、家庭教育意识三部分。采用整体调查摸底和随机整班抽样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整体调查摸底共发出问卷1620份,回收有效问卷1550份。抽样调查共发出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3%。

(2)个案研究。根据分析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个案采取访谈式研究。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从表1可以看出我校初中学生家庭有以下几个特征

(1)父母学历普遍不高。父母亲学历大学文化的没超过9.5%。

(2)承担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母亲。根据收入来源,将学生家庭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的占65.2%,其中27.9%是母亲教育孩子,6.06%是共同教育孩子,由于父亲在外打工,实际上主要是母亲;第二类来源于种田21.2%,其中42.9%是母亲教育孩子,14.3%是共同教育孩子;第三类是来源于其他,父母共同教育孩子占22.2%。

(3)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都不太满意。

2.对家庭教育行为的分析

调查显示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有10.6%的家长采用责打方式,22.7%的家长没采取任何方式。通过沟通交流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占37.9%,和孩子融洽交流的不到30%,总体上家长与孩子每周沟通的时间短。大多数家长有与孩子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意识和行为,但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3.对家庭教育意识的分析

在抽样调查的66名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家庭中,90%的家长认为教育应由学校、社会共同协作,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读书目的、思想、体质、能力等有正确的认识,但对自身的行为还缺少必要的思考,如在对“您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回答中,50%的家长选择“偶尔会考虑”,22.7%的家长选择“从来没考虑”。

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策略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1.培养家长以身作则的教育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孩子在父亲和母亲的潜移默化中启蒙成长,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跟着学什么样。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父母不能仅仅告诉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更应从自己是社会的学生这一角度,以自身行为来引导孩子。

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告诉家长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就曾经多次借助家长会和班级微信群,或者是在朋友圈发布一些相关的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言传身教,比如夫妻讲话要文明,互相尊重;养成多看书的习惯,尽可能给孩子做榜样;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道人长短;在要求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的同时自己一定也要尽量做到少玩手机……让家长懂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

2.提醒家长摒弃不当的教育行为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父母的过激教育行为,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有权受到尊重,因此,应该加强指导家长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让父母和孩子成为相互尊重的朋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们需要提醒家长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醒家长摒弃“强权教育”

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和思想意识的问题,很容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采取比较简单粗暴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家长强权”。家长强权的典型表现就是家长缺少对孩子自由和尊重的正确理解和对孩子自由意志的剥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懦弱、逆反、没有上进心等等。所以要让家长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耐心聆听,冷静分析,给予孩子解释和分辩的权利,正确地加以引导。

(2)提醒家長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由于一方家长(大多是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经常见不到孩子,出于对孩子的思念或者亏欠心理,很容易溺爱孩子。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在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一个想要批评教育孩子,一个却忙着偏袒孩子,最后对孩子的教育只能是不了了之。所以要提醒家长在家庭里一定要互相配合,父母双方,包括爷爷奶奶,一定要精诚合作,戮力同心,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否则孩子的身心发展必将受到影响,其教育效果堪忧。万一遇有不同意见,夫妻之间,长辈之间一定要沟通协商,否则孩子或者无所适从,或者两面三刀。只有家长的意见协调一致,我们才能够共同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3)告诉家长莫以考分论英雄

首先要让家长明白,分数只是显示孩子的某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影响成绩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这段时间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考前复习及考试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甚至家庭环境的和谐等。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此时应该做的是弥补欠缺的知识,争取下次考好成绩。如果家长只以成绩论英雄,就会无形中给孩子增添了过多的心理压力,引起孩子的焦虑,甚至最终惧怕考试。

其次要让家长知道,学生需要的是能力而不是分数。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平和的学习心态与持之以恒的毅力,这些正是学习的目的所在。过于看重分数,而忽略学习的过程,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面对孩子的成绩,提醒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分数,孩子就会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把心思用到该用的地方,家长和孩子都免除了不应有的苦恼,孩子的成绩就会有所提高,面对今后无数的人生大考,孩子也会多出一份成功的希望!

3.重点开展母教活动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一生的导师和楷模,她的品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示范性作用。再加上我校的特殊情况,绝大多数的学生家庭教育工作是由孩子的母親来承担的,因此,我们更应该积极开展母教活动,不断提高母亲的自身素质。

我校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母亲由于自身素养的限制,缺少科学的育儿方法,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家长自我学习,学会找准契机,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巧妙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长学习是全面提高家庭教育素养的根本。家长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认识,才能更好地将家庭教育提高到理想层面、科学层面上来。学校可以适当指导、引导家长学习,可以给她们推荐优质的学习资源。我就曾经向我班学生家长推荐了青少年教育专家尹建莉写的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来一位家长反馈给我说: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了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地反思。以前的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从不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从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自己都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那我怎么能奢望我的孩子会有所改观呢?”多么深刻的领悟!这就是学习带来的显著效果!

关于指导家长学会抓住契机,巧妙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个方面,我也曾经在家长会上和他们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次我外甥因为好奇心重到处乱跑结果差点走丢,我就抓住这个契机,对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安全教育。事实证明这次教育非常成功,我外甥深深记住了单独随意乱跑的危险,掌握了如何应对走失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案例分享,让家长明白,找准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强上百倍。

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教育孩子不是学校、家庭、社会中某一方的事情,应该打破三者独立、缺乏联系的局面,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学校引导家长,社会充分“净化空气”,家长教育的重点应放到学校难以兼顾的孩子人格教育上,为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学校可以开展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建立专业化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教育专业化的讲师团,将大面积提高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的实效性将成为可能。

还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案例研讨沙龙等活动来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理念和能力;开通网上家长学堂,拓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活动平台,为更多的家长带去科学便捷的家教理念;还可以为家长组建学习共同体。家庭不同成员之间,不同的学生家长之间,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探讨面临的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关系着我国民族兴旺和国家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大事。因此,我们都要关心、重视他的发展和完善,努力为社会新一代力量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王明.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3]高小爱、贺改芹等.家庭环境对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影响的调查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5)

[4]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0

[5]张庆守.新世纪家长教育素质要求与养成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7.3(28):135-140

[6]焦健.合格家长素质简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2):50-53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优化策略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解决的策略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边村”学校周边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建议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