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9-07-09孙伟甲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村组村民

孙伟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既是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在深入调研庆城县马岭镇马岭村后湾组探索村民自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提出了针对性地意见和建议。

一、主要做法

庆城县马岭镇马岭村后湾组毗邻马岭街道,有农户156户602人,自然村设党支部,有23名党员,近年来该村通过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党建引领,创新村民自治,探索能人治村,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目前该组专业合作社有200亩葡萄园,200亩稀有水果观光采摘园,蔬菜大棚130栋,2个日光温室,兴办了农产品加工厂和商品混凝土厂,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300多万元。

1.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引领带着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及其领导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在基层领导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战斗堡垒,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14年结合村两委选举,通过公推直选把群众威望好、政治素质高、带动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并推举致富能人刘学军担任村支部书记。结合“双培双带”工程,积极探索“产业+支部”的党建模式,加强产业强村,促进党建与产业共赢;重视队伍建设,通过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活动,注重党性锻炼,不断增强支部班子为民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积极发挥党员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有计划地物色和培养了一支素质高、工作积极、热心党务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开展了“党员示范岗”行动,在日光温室设党员示范岗、建筑工地设安全责任岗,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已有5名老党员转变成为致富带头人,6名群众致富能手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2.深化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实践。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后湾组在筹建黄酒古镇发展集体经济创业示范园过程中,经村民大会提议,探索成立了决策评议领导小组和理财小组,推行公开决策评议、公开管理财务的双公开办法,让村民参与到村组集体事务管理中来。决策评议领导小组是日常事务决策机构,由7人组成,就要就产业发展、建设规划、公益事业、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日常事务进行民主评议、决策,并坚持重大决策经村民大会公开表决,形成了“80%人同意就干”的决策制度,决策评议领导小组直接对村民大会负责。理财小组由5人组成,独立于支部运作,客观公正的开展财务审计、监督工作。重点对本村各项日常开支、集体资产出租收益分红、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工作进行审计、监督,及时时发现问题并监督纠正。近年来,后湾组决策评议领导小组提议、全体村民公开表决同意,新建了党支部活动阵地、村文化广场,统一实施了全组道路硬化、集中排水工程,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近年来先后为全体村民缴纳了医疗保险,村民每户累计分红6000元。更为可喜的是近年来先后为16户贫困户支付劳务工资6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资金技术短缺问题。指导10余贫困户承包菜棚30个,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带动他们走上了致富路。

3.突出能人带动。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军担任合作社法人后,多次带领村民前往陕西杨陵、户县、礼泉袁家村等地参观学习,引导大家转变观念,增进发展共识。后经村民集体协商同意,筹建二层商业门面28间,随后出租使用权,扣除建设成本后,集体创业纯收益128万元。随后,156户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土地、劳动力和集体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共500余亩,新建葡萄园、花卉园、日光大棚、日光温室,逐步拉开了发展高效观光农业的新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后湾组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亟需加以规范。

1.人治色彩明显。后湾组不管是合作社引领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治理模式均显现了能人强人治村痕迹,决策小组还是理财小组都是村里的乡贤精英组成,但是目前对村组干部和乡贤精英的监督约束机制还很不健全,村民代表受文化素质和能力地位的限制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如果没有合法规范的制度约束,无论是决策发展经济还是分配福利待遇都有可能偏向这些乡贤精英,这均不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村民素质亟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多数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发展,加之近年来农民培训教育的缺失、农村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诚信缺失、薄养厚葬、天价彩礼、赌博迷信等陈规陋习在农村地区较为流行。留守村民普遍年龄普遍较大,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生产经营能力弱,导致他们接受新事物、增强新观念、提高新技能、创新新方法等方面普遍不强。

3.农村人力资本匮乏。随着城镇化进一步加强,大量农村青壮年和大专业毕业生选择到城市工作生活和就业,愿意到农村中去工作的青壮年很秒,导致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农村人口外流现象严重。目前后湾组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中天农民已经屈指可数,种养殖专业技术人才、农产品营销人才极度匮乏,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优化发展。

三、对策

1.抓班子带队伍。一要选优配强村组班子,严把质量关,注重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中培养选拔一批懂讲政治、有学识、有担当的村党组两委成员,积极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常态化机制,使其在在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二要建立健全村组干部管理办法,严格村组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确保他们能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要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再逐步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产业带头人,并为每个村培养和储备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后备干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台账,定期考察调整制度,做到备用结合、动态管理。

2.抓培训强素质。组织人事部门要规划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党纪党纪国法、民主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力争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充分发挥新时期农民讲习所、道德讲堂的作用,加大对广大干部群众民主权利、自治教育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引导村民增强自治意识,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到发达地区开展现场学习等活动,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对标差距。采取奖惩结合有意识的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集体民主管理和监督,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高监督意识、自治意识,为广大村民行使重大村务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提供平台。充分发挥村规民约自律规范作用,支持红白理事会等发挥倡导良好乡村风气功能,整治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进移风易俗。

3.抓管理促服务。一是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切实把“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落实好,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切实提高村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带致富、为民服务能力。二是以村组班子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规范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工作程序, 切实保障村民积极参与、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三是积极培育生产型、经营性产业带头人,千方百计提升专业合作社科技水平和经营能力,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产品档次,带动和辐射更多的农户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村组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治治农村干部的常见病
加强村组财务管理 巩固税费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