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好文博盛会 融入“一带一路”

2019-07-09路晓玲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博会全域敦煌

路晓玲

一、敦煌文博会担当着重大的国家使命

敦煌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长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枢纽”和东西方经济的“贸易枢纽”。同时,敦煌又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是丝路文化、边塞文化、长城文化、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地,也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融汇地,是古丝绸之路的“文化枢纽”。无论是使者张骞、甘英,高僧法显、玄奘,译经大师竺法护、鸠摩罗什,旅行家马可·波罗,还是《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都是当时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交流盛况的生动见证。

敦煌是中西方文明、宗教文化荟萃发展的圣地,敦煌文博会是中央批准举办的唯一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盛会。2015年3月,国家出台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的重要思想,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的现代交集和共识,才是民心相通的关键支点。敦煌文博会正是这样一个旨在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的国家级、国际化平台。

二、敦煌文博会带来了极大的战略机遇

文博会永久落户敦煌,敦煌已经全面融入了“一带一路”建设,搭上了“一带一路”快车,在中华民族复兴、丝绸之路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敦煌文化复兴和这座城市复兴的光荣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1.会展经济得到培育和发展

2016年文博会以来,会展经济在敦煌已经从萌芽到起步阶段,市委、市政府将招展引会工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的目标考核,激励全市各部门、单位、企业引进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的展会,在文博办成立了品牌建设组,积极为各类展会在敦煌的策划举办及引进落地提供协调服务和综合保障。

2.文化旅游首位产业转型升级

文博会“2+X”活动的“磁场”效应正在不断放大,文博会在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同时,也在为敦煌做大做强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助力。敦煌把高端引领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场主體,积极组建敦煌文旅集团,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设施水平,全力打造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的龙头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同时,与丝路沿线50多个地市、70多个景区(点)建立旅游产业联盟,西四县“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基本建立,小区域旅游协作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3.各个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加快

敦煌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等政策平台叠加优势,先行一步,抢占先机,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生态、信息、商贸、新能源等多元产业深度融合。目前正在按照形态上“小而美”、产业上“专而强”、机制上“新而活”的要求,精心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型、生态旅游型、民俗体验型、文化创意型、生态宜居型的特色小镇,让游客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过程中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

三、多措并举,推动首位产业实现新发展

敦煌市始终坚持文化旅游产业主导地位,依托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首位产业跨越式发展。

1.突出内容建设。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全面提升敦煌文化自信度。围绕发掘敦煌素材、普及敦煌知识、讲好敦煌故事、融入敦煌元素四个方面,深入挖掘整理敦煌历史文化信息,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市建筑中有机嵌入敦煌元素,将敦煌文化基因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2.发展全域旅游。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抓紧组建完善“1+6”旅游监管体制,结合“多规合一”高质量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依托人文、自然资源和文博会、大景区,培育壮大会展、演艺、创意等新兴产业,乡村休闲、户外运动等新业态,开发一批娱乐、服务类项目和来敦“必购商品”,引导和动员全市各行各业融入旅游业发展,加快敦煌旅游从景点模式向全域模式转变。

3.创新品牌营销。按照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定位,进一步整合资源、资金,充分运用城市广告、节会博览、旅游推介、国际交流、影视制作等各种营销手段,高标准策划推广城市品牌;借势文博会,高水平引进举办国内外大型会议、博览、论坛、竞赛等节会赛事活动,进一步丰富城市品牌内涵。

4.破解发展瓶颈。建立旅游发展与城乡发展、产业聚集、生态保护等多规衔接、相互融合的规划体系。将文化旅游开发与云计算、电子商务等相结合,打造线上推广敦煌智慧旅游展示平台、电商交易平台驼行网和服务体验平台全覆盖的智慧景区,全方位、立体式为来敦的中外游客提供完美贴心一流的服务,真正做到客至如归。

5.发展高端旅游。进一步加大冬春季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新推出丝路驿站·高铁名城游、飞天盛宴·冬春美食游、景动我心·摄影采风游、又见敦煌·边塞观演游、养生保健·生态民俗游等冬春季旅游新产品,紧跟大众旅游需求导向,更能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出游需求。同时,实现市属景区“智慧化”全覆盖,推动景区建设提档升级,延长游客在敦的游玩时间,从而实现敦煌旅游由“夏秋火爆”向“冬春升温、全年恒温”转变。

6.创新特色产品。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大力研发敦煌特色产品,使得旅游产品结构更为丰富。抢抓敦煌文博会机遇,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些有情怀、有温度,能深层次挖掘敦煌文化、触及人们心灵的产品,让外来游客能够更深层次地感受敦煌独特的文化气质。比如,驼小驼系列产品、九色鹿系列产品、“三生三世”项链、多彩敦煌麻绳笔记本等一批散发着敦煌厚重历史与文化气息的优秀产品不仅受到中外游客欢迎,还荣获了全国多项设计大奖。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博会落户敦煌,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敦煌文博会也必将担当好“加强文化交流、倡导文化平等、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合作”的重大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文博会全域敦煌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作品二
敦煌画师,I服了YOU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闭幕 成交约2241亿元
敦煌 敦煌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圆满落幕
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闭幕
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