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

2019-07-09曹宇宏贾月娥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曹宇宏 贾月娥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019年4月2日召开的全国民政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强调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已逐渐变成中国未来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养老是民生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的着力点,同时也是整个社会转型期所必须解决的社会治理问题。

一、东丽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概况

东丽区现有户籍人口40.88万人,60岁以上老人8.26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比例的20%。其中80周岁以上老人8704人,本区户籍60岁以上低保、低收入且照料等级为重度的老年人74人。

1.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养老机构设施建设情况。全区建有养老机构16所,养老床位3514张,达到千名老人拥有40张床位。养老机构中区级国办院1所,公建民营养老院2所,街道办托老所1所,民办养老机构13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8个,运营试点转型升级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已有7个,2019年计划再开展3个日照中心社会化运营。

按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搭建了区、街、加盟公司三级服务网络。现有社区食堂12家。开设了家政服务、餐饮膳食、养老护理、精神慰藉四项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经过评估,对低保、特困、空巢、失能等老年人按轻、中、重三种不同等级,分别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实施无偿、抵偿、有偿服务,为80周岁以上无工作老年人及60岁以上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提供购买呼叫系统资费。截至目前,全区已有6000多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其中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1336人,每月接单总量8000次左右。

2.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扩大。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0%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参保人数共计9.75万人,全区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共计2.97万人。建立了退养保障补助制度。3.61万人按不同年龄段享受区养老保障补助。老年人社会福利不断提高。自2006年实行对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补贴以来,标准逐年提高,范围逐步扩大。

老年人社会救助应保尽保。建立了三大类94项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其中涉及老年人的占20项。农村五保供养和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立了五保供养标准与居民人均收入联动增长机制。

3.老年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建设情况

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老年人醫疗、护理、卫生保健、健康检测等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老年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全区老年人全部参加城乡医疗保险,建立大病医疗救助金。巩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意识。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间资本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养老市场需求扩大,吸引着不同投资主体进入养老市场,出现了老年用品、保健疗养、文化娱乐、家庭护理等多种养老服务供给。与国内其他省市和区县相比,东丽区养老市场在养老设施方面,主要由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投入相对较低。由于其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整合改造闲置资源存在困难。

2.养老机构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条件好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对民办养老机构,一方面老人对其信任度不够,另一方面条件优越的民办养老机构往往收费过高,一般收入的老人难以承受。受传统观念影响,让老人离开生活多年的环境到新的地方养老,绝大多数老人接受不了。“有针对性服务的、个性化的”养老机构数量仍不足。

3.民办养老机构缺乏市场运行空间,需求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养老机构都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对应发展的系列法律法规,对民间资本的进入和管理造成障碍。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规定,举办者对民营养老机构并没有所有权,只对其初始投入资金享有被严格限制的权利,即丧失了资本自由流转的权利、使用权以及剩余索取权,有的只享受一定的监督权。

4.养老服务的综合供给质量不高,市场准入与行业标准亟须规范。养老服务(护理)职业培训制度不健全,养老服务人员缺乏严重,专业化水平低,待遇和社会地位低,从业数量不足,队伍稳定性差,服务队伍远跟不上老年人的强烈需求。调研中发现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主要由四五十岁下岗职工或农村闲置劳动力组成,现有养护人员中有40%没有执业证书,绝大多数养护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

5.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比较单一。相关服务资源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分散的现象,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居家照护服务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人群较窄,仅面向三无、空巢和高龄等特殊群体的老人。服务项目单一,心理咨询类、护理康复类服务较少,社区日托中的医疗服务也亟待解决。居家养老服务市买服务的只是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特殊困难老年人,行政色彩较浓,市场运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三、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完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培育和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发展。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加强养老服务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对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的吸引力。逐步放宽限制,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好国家支持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2.培育养老产业集群。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健全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确保养老服务和产品质量,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要,支持企业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开发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老年生活设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产品。

3.打造养老智能系统。基于未来的养老业态,专注智慧养老开发,在智能保障、心灵呵护、文化传承、价值再现等方面拓展养老服务的精深度。围绕“互联网 +”健康生态的深度发展,挖掘智慧养老的广阔空间,有效提升线上与线下服务融合,创新智慧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塑造优化居家和社区养老品牌。实现养老需求和供应的最佳最快捷地对接,使居家和社区养老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选择,并与社会养老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4.扶持“互联网+”养老服务创新示范企业和项目。大力扶持和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围绕“互联网+”养老服务创新,重点扶持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开展养老服务项目或产品的研发或应用创新;开展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应用和推广;开展养老服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训;开展养老服务消费或老年用品的电子商务;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标准和规范制订;开展传统服务向“互联网+”现代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开展养老公益服务和志愿服务;开展老年人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分级评估服务;开展专业的老年健康医疗护理和康复促进服务;开展老年人健康文化娱乐活动和“老有所为”就业服务;开展“养老+旅游”、“养老+医疗”等多产业融合服务。

5.建设高水平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加快完善人才培养,会同教育、人保等部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补贴,在养老机构和社区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应当积极改善养老护理员工作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鼓励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制定养老服务相关的从业条件、技能要求、服务规范等,通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培训,提高就业、提升服务水平。支持培训机构或企业,搭建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平台,开展网络、电视等多媒体互动教学等,扩大培训覆盖范围,提升培训效率与效果。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养老生活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