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浅议

2019-07-09杨帆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传播广西

摘 要:虽然广西地处华南边陲,远离广大中心城市,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洪流也不可避免地席卷八桂大地,对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动因、概况及传播意义的探讨,对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

一、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动因

20世纪初期,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主要得益于五四运动推动的作用。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仅是场震惊中外的爱国民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觉醒的启蒙运动。同全国各地一样,广西各界群众也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并促进了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

五四运动让广西进步知识分子再一次清楚地看清了帝国主义列强和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代表的封建军阀的丑恶嘴脸,为寻求挽救民族危亡的真理,广西进步知识分子在五四期间通过对当时各种传来广西的思潮、理论、主义的比较甄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可以说,五四运动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对广西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启蒙了广西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觉悟,促进了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一大批进步知识青年中传播,他们如饥似渴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积极向广西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二、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概况

20世纪初期,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开来,因广西省内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实际情况吧不同而传播路径各异。

1.在知识分子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当地知识分子中的传播路径主要是利用成立学联并创办报刊等进行。为顺利开展爱国政治运动,广西各地如桂林、柳州、南宁、梧州、百色等主要城市进步青年学生纷纷成立学生联合会。他们除了进行街头讲演和散发宣传资料外,还创办宣传共产主义的出版物。如《救国晨报》(广西全省学生联合会)、《救国旬报》梧州学生联合救国团、《爱国报》(南宁学联会)、《三日刊》(桂林学联会)、《人钟》(桂林师范学院)、《晨报》(贵县学联会)、《绣红杂志》(容县学联会)以及《学校周报》(蒙山县高等小学)等。[1]

这些都是学联最具代表性的刊物,使广西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同时,外地求学或工作的桂籍进步知识分子寄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出版物在广西各进步学校如桂林师范学校、桂林中学、梧州中学以及南宁和玉林的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定期展出供师生阅读,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资源基础。

2.在工人阶级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广西工人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知识普遍缺乏,广西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广西工人群众的实际情况,通过举办义学、夜校,来帮助工人学习文化知识,促进在工人阶级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受外省先进做法的启发,广西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办平民义学和夜校,帮助广大工人及其子弟补习文化知识,同时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使“广西很大一部分工人群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覺醒”[2]。当时,“平民义校”、“劳工夜校”首先在梧州、平南、玉林、贵县等地出现,这都是当地学联会举办的,这些义校、夜校在对工人阶级进行知识文化补习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工人的境遇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梧州学联会共举办了五间‘平民义校,平南县学联会则举办了三间,通过这些义学、夜校,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群众当中。”[3]

三、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对广西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转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启迪了广西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的革命觉悟,促使一批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而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其中杰出的代表有黄日葵、谭寿林、林培斌、李征凤、宁培瑛、陈居玺、廖梦樵等人,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如《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向导》等,思想觉悟不断提高,思想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逐渐转向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

第二,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为广西建立中共地方组织创造了良好的思想和干部条件,为广西革命斗争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西许多马克思主义深受影响的青年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广西早期党员。如前文提到的黄日葵等人就是广西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二是广西许多马克思主义深受影响的青年成为广西各地党团组织的创始人和党的领导干部,担任广西早期地方党组织的重要领导职务。如廖梦樵(中共广西地委书记)、黄日葵(中共南宁地委书记)。三是广西许多马克思主义深受影响的青年成为大革命时期广西工农运动的骨干力量和主要领导者。其中领导广西东兰农民运动的韦拔群就是杰出代表,被中共中央局高度称赞。

以上所述,广西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深刻影响了广西一大批青年在革命的洪流中成长起来,为广西中共地方组织的建立和革命斗争准备了重要的干部力量。

参考文献:

[1]“广西留穗学会”.广西学生运动之前瞻[M].广州《群言》第一卷第二号

[2]凌海金.“五四”运动在广西——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J].南宁: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51

[3]陈欣德.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J].南宁:社会科学探索,1989(2):61

作者简介:

杨帆(1980--)男,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党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传播广西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二)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