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 改革 创新 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

2019-07-09李晓燕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改革开放发展

李晓燕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扬长避短改革创新的历史,是鄂尔多斯人在脱贫致富到奔小康创造经济财富的历史,是改善生态环境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其中所蕴含和折射的哲学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鄂尔多斯的具体应用和表现。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的框架下,以发展、改革、创新为关键词,重点从鄂尔多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梳理,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发展;改革;创新;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事求是谋发展,与时俱进搞改革,锐意进取创新创业,同心同德谋求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缩影。今天的鄂尔多斯不再是“抱着金娃娃还喊没钱花”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同步发展,鄂尔多斯人将“羊、煤、土、气”真正转变为扬眉吐气写在脸上。古老的鄂尔多斯历经时代变迁后迈向现代化,站在新的起点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与全国人民一起甚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鄂尔多斯力量和智慧。

一、辩证唯物论指导鄂尔多斯立足实际谋发展

1.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原理,鄂尔多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上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初期的鄂尔多斯,作为祖国西北边陲靠天吃饭的小城市,当时还叫伊克昭盟,东西各旗区自然禀赋差异大,但“穷”是共同特征,总体来说,农牧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工业基础薄弱,商品短缺,市场萧条,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5:28:27。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大势所趋,谋发展是当务之急。从鄂尔多斯资源富集的实际出发,从低水平的粗放掠夺式的煤矿开采与贩卖的现实出发,从市场观念淡薄和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的实际出发,从城乡差距悬殊的实际出发,鄂尔多斯立足这些实际开始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之路。从80年代末实施的“三开一治一转换”战略(思想开明、改革开放、经济开发,国土治理,资源转化)到90年代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实施资源转换战略,第一次创业初战告捷;2000年以后,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施“三化互动”(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四大”战略(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循环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鄂尔多斯第二次创业创造的辉煌业绩举世瞩目;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下行,鄂尔多斯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十八大之后,鄂尔多斯紧随世情、国情的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打开了鄂尔多斯第三次创业的局面;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鄂尔多斯把握正确方向,精心谋篇布局,奋力不懈向前,正在努力走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运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鄂尔多斯采取了一系列卓尔有效的措施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要求我们重视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世界发展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制定出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实施了一些列重大举措让工业经济取得的成绩斐然。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仅3618万元,占GDP的比重不足1/5,在全区排第9位。改革开放后,鄂尔多斯引进了神华、蒙达电厂等大型项目,为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鄂尔多斯工业经济正在走科学健康、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发展的重大转变,原煤产量平均在6亿吨/年,年发电量2136万千瓦,天然气近300亿立方米,煤化工产能1533万吨,煤炭、天然气、纺织等行业在一代又一代鄂尔多斯人的努力下终见成效,现代煤化工、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新型产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二、唯物辩证法指导鄂尔多斯与时俱进搞改革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的和特殊性原理,鄂尔多斯先行先试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牧业发展奏响新篇章

上世纪70年代末,全市耕地面积216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1%十年九旱,风大沙多,与全国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手段一样,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直到推行“大寨经验”,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穷,到1978年人均占有粮食从1956年的370公斤下降到165公斤,如果沒有国家贷款和救济,群众就无法生存,集体就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1978年春,达拉特旗耳字壕公社社员赵丑女个人承包集体土地,开启农村改革的序幕。经过实践证明,实行“包产到户”是尽快解决农民温饱、走向富裕的有效办法。由于不断推行和完善“包产到户”责任制,长期停滞、贫穷潦倒的农村发生了质的飞跃。鄂尔多斯的“包产到户”除了为鄂尔多斯农业农村农民带来希望之外,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符合中国农村的普遍的情况。随着工业经济的稳步推进,鄂尔多斯“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基础问题之一,新时期,紧紧抓住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机遇,农业农村正向现代、科学、创新、绿色的发展道路阔步前行。截至2017年我市农牧业实现增加值113.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70倍,农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运用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历经长期贫困——一夜暴富——经济危机,一个文明和谐的鄂尔多斯正在款款走向世界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历史充满虔诚,对前途充满信心,准备克服前路未知的各种困难。改革开放前,在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情况下,鄂尔多斯被人们戏称“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自来水厂水不流,公园里边两只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水平更低,精神文化生活是普通老百姓望尘莫及的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能源战略转移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鄂尔多斯在国内外一夜之间成名,鄂尔多斯人民的物质生活迅速提升,精神文化生活随之畸形飙升,人们把一些奢侈的甚至不健康消费行为当做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鄂尔多斯像一个浪子回头一般,人们开始冷静反思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轨道,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期也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催促着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的全面转型。截至目前,《森吉德玛》、《库布其》等57部优秀文艺作品获国家和自治区奖项;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208个社区活动中心向公众免费开放,并被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试范区;30项国内重要体育赛事、国家级甚至国际级别的会议、赛事在这里成功举办,一个集美誉度、知名度于一体的文明城市正在成为鄂尔多斯的新名片。

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鄂尔多斯依靠群众促创新

1.运用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原理,鄂尔多斯人的创业精神和鄂尔多斯優秀精神品质让整个城市熠熠生辉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精神的力量。鄂尔多斯改革开放以来一次又一次创业的成功,与鄂尔多斯这一方水土养育的鄂尔多斯人的品质有关,创业过程中形成的创业精神又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砥砺前行,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鄂尔多斯优秀精神品质便是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争名升位、走进前列”的鄂尔多斯第一次创业精神,让我们创造了“鄂尔多斯经济现象”,取得了一次创业的辉煌成绩,引起国内外瞩目;2000年提出的“二次创业”目标和战略,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更让鄂尔多斯声名鹊起,“爱我鄂尔多斯”激发着每一个在这里生活、工作、创业的人;十八大以后,转型发展,任务紧迫并且艰巨,开展第三次创业,需要全体领导干部、企业家和人民群众的决心和干劲,“开放包容、诚信友善、不屈不挠、拼搏创新、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鄂尔多斯优秀精神品质被适时的提了出来,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文化底蕴深厚的鄂尔多斯从历史走来,从改革开放走来,历经发展的高潮与低谷,在人民群众身上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在未来继续传承和弘扬,更是鄂尔多斯建设美好明天的动力来源。

2.运用人民群众的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从荒漠到绿洲的蝶变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植根鄂尔多斯全民心中

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始终是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鄂尔多斯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建设实践证明真理的普遍性。昔日鄂尔多斯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全市8.7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占4/5之多。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种五小”(种树、种柠条、种草;小水利建设、小流域治理、小农机具、小经济园林、小草库伦),2001年的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2007年“三区规划”在全市全面推行,目前生态自然恢复区达2万多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大为改善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全市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森林覆盖率26.7%,骄人的成绩背后便是全体鄂尔多斯领导、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的努力付出,从广大农牧民在吃尽荒漠化苦头之后的积极响应政策、到杭锦旗人民全员上阵建设穿沙公路,再到广大牧民配合实行“三区规划”,直到今天每年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及林沙产业的不断发展,展现出来的是群众选择的智慧和集体力量的庞大。鄂尔多斯的地理位置是人民群众无法改变的,加上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建设压力仍然是鄂尔多斯生态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始终奉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有责任并且有信心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

[2]周树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哲学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M].人民出版社,2017

[4]韩跃峥.鄂尔多斯经济发展概论[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

[5]奇朝鲁.我与鄂尔多斯[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6]王湛清等.转型发展的鄂尔多斯[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改革开放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网友留言 “鬼城”救赎该借鉴海南
“危机”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