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品质的思考

2019-07-09秦瑞芳刘鸿鹄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观光农业提升措施

秦瑞芳 刘鸿鹄

摘 要:休闲观光农业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提供观赏、采摘、垂钓、游乐、餐饮等体验性休闲活动,是融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观光农业;提升;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对长期的快节奏城市生活感到厌倦,想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田野宁静。因此,以回归田园、体验农耕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旅游者。休闲观光农业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提供观赏、采摘、垂钓、游乐、餐饮等体验性休闲活动,是融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应、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休閑观光农业,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旅互动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国各地在实践中积极地探索适合于中国国情和地方需要的发展模式。

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攀升,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产生走出城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到农村大自然去观光、休闲、度假的强烈愿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需要,又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崛起。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将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拓展和提升,实行区域化布局、设施化种养、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特色化运作、功能化配置、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营销。既优化了农业资源要素,提高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拓展农业发展功能,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渠道。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由于受农民素质、技能门槛和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难度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利用农民自有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开展餐饮、采摘、休闲、避暑等经营服务,以去田野、山林转转、去景点名胜逛逛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自然生态作为卖点,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活等特点,是农民创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内部就业的良好载体,而且带动周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户增收致富,是一条创业富民、创新强农有效途径。

二、进一步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品质的措施

一是明确部门职能。目前休闲农业管理和统计涉及旅游和农业等部门,各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在政策执行和管理中出现“两张皮”现象,争取理顺职能,突出管理部门职能权限,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员。

二是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引入各方投资参股等形式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项目。同时,鼓励农民自发联合,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受益,以形成规模化经营,打造知名品牌。

三是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农业农村部门结合职能加强休闲观光农业人员产业意识、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培训,确保农业为旅游服务,为三产服务。

四是注重个性和特色。农家乐大多以城市的居民为主要消费人群。大城市生活节奏紧张,城市居民需要到乡间卸载压力、回归自然。创办什么类型的农家乐,要根据自己特色,尽展所长。比如让顾客吃个拿手菜,让顾客看片好风景,让顾客体验乡间乐趣等。

五是进行多渠道宣传推介。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当地各种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先进典型,大力营造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氛围,并进行策划包装,打造精品亮点项目,推进休闲观光农业有序、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三、农业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呈现同质化。农业休闲旅游推出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住农家院、吃农家饭、看农家生活”,虽然异于城市生活,但如果“天天都一样,次次都相同”,项目总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必定会下降。项目的同质性使旅游点间可以轻易替代,也不利于培养游客对该旅游点的忠诚度。

二是景点分散且知名度不够。农业休闲旅游整体上是一种小而散的自由发展状态。农业旅游资源广泛分布在各村镇,他们各自为战,缺少合作,且旅游资源的等级不高,知名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较少,这也成为发展的“瓶颈”。

三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不完全。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许多地方缺乏对旅游的理解,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旅游活动单一,也缺乏必要的服务。例如鱼塘仅提供了钓鱼场所,不提供鱼杆、鱼饵等垂钓工具就可能使大多数游客放弃钓鱼,从而减少旅游收入。

四是忽视旅游产品售后服务问题。旅游也是产品,也应该有产品的使用信息反馈和产品的售后服务。绝大部分开展了休闲旅游的村镇只提供迎来送往的基本服务,没有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从而导致游客流失。

五是开发建设不规范。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正确的指导等原因,有些村镇开发过程中缺乏规划,硬件设施较差,各类用地参差不齐。一些乡村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住宿地及其他必要的公共设施过于简陋,整体布局杂乱无章,与旅游业脱节,无法形成整体的风格,破坏了游客对农村旅游点的好映像。

六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各村镇基本上把发展休闲旅游等同为经营饭店和旅社,旅游经营者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服务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多数未受过正规培训;经营者对服务人员的雇佣方面也不够规范,没有就业协议,服务人员的利益缺乏保障。

四、结语

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型产业,理论研究在逐步深入,应运用科学的方法,融合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协调生态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的关系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体现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有机结合,长短兼顾,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休闲农业将会蓬勃发展,它既是未来农业的重点开拓领域,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

猜你喜欢

观光农业提升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
金融支持县域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