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商业银行大额存单业务存在问题的思考

2019-07-09徐舜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额存单法人

徐舜

摘 要: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及理财市场的低迷,银行大额存单业务作为一种低风险、较高收益的可质押存款工具,进入快速扩张阶段。从商业银行看,大额存单业务有利于优化存款结构,提高主动负债管理能力。但部分银行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机构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流动性管理薄弱、利率定价机制不健全、违规揽储吸存等问题,本文就商业银行大额存单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作几点探讨。

关键词:大额存单;地方法人机构;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管理

当前,银行大额存单业务作为一种低风险、较高收益的可质押存款工具,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大额存单业务有利于优化存款结构,提高主动负债管理能力。从银行机构看,大额存单业务主要以个人客户认购为主,客户投资需求较为旺盛,占各项存款比重逐步上升。与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相比,大额存单业务主要面向风险偏低的中老年客户群体、且以线下销售渠道为主。各银行机构发行的大额存单均是固定利率存单,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计息。利率上浮区间多为10%~35%,其中,地方农商行利率上浮区间为50%~55%。三年期到期的起存金额分别20万、30万、80万和800万等。有关数据显示,大型银行大额存单规模占6成以上,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规模占比近3成%,地方法人机构起步最晚,开办的大额存单业务机构较少,规模占不到2成。大额存单的发展加剧了存款价格竞争的程度,且与大型银行相比,地方法人机构负债端压力逐渐加大。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地方法人机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薄弱问题暴露

一是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随着央行放开大额存单利率上限,银行资金价格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动态变化,大额存单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显著提高,利率期限结构也更为复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商业银行的存款波动,这对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及定价方式、定价策略等都是严峻的考验。二是地方法人机构流动性管理机制不健全。半数以上的地方法人机构未设置独立的资金管理中心和流动性管理部门,部分地方法人机构董事会未定期了解流动性管理状况并反馈意见,流动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对流动性风险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地方法人机构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主要关注于交易类账户的利率风险,而对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并不重视,管理工具和技术相对落后,流动性成本精确计量和分摊能力不足,缺少有效的流动性管理信息化处理能力。

2.地方法人机构定价机制不健全,定价方法科学性不足

一是定价机制不完善。大额存单定价在宏观层面需要参考金融市场和投资人配置需求,微观层面要考虑银行自身流动性缺口、资产配置情况、线上质押回购价格水平等多项因素。但目前,地方法人机构更多参考区域存款市场的同业评级银行的发行价格,对资金面数据的定量分析不足。二是定价系统建设滞后。地方法人机构管理方式相对粗放,部分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中未设置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计量模块,缺少系统、完善的存款定价模型,实际操作中主要运用模板手工进行成本核算、风险计量等工作,直接影响管理效率。三是自主定价能力偏弱。部分地方法人机构的利率定价仍采用经验型定价或者跟随型定价的方式,大额存单作为一种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定价自主性较强,容易出现私下交易或者利益输送的情况。

3.资产负债结构被动调整,银行融资成本持续抬高

一是地方法人机构负债成本抬高。随着大额存单业务推广,银行存款竞争进一步加剧。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综合考虑全国整体经营情况,统筹负债利率定价政策及负债产品研发,平衡区域负债成本。而地方法人机构本身负债来源及渠道较窄,区域优势正不断削减。只能被动跟随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负债政策,被迫选择提高大额存单利率以提升竞争力。二是资产负债结构被动调整。大额存单在负债结构、产品创新、盈利结构等多个方面对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水平提出挑战。目前,不少地方法人机构仍是以存贷款利差作为主要盈利模式,非利息收入占比偏低。特别是存贷比较低的银行机构,既要维持存款客户,又要维持支农支小普惠金融服务定位,利润空间不断缩减,资产负债结构和经营策略的调整是其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4.业务销售不规范,成为个别机构违规揽储吸存的手段

一是成为个别银行存款冲时点的工具。有关监管数据统计显示,少数大型银行大额存单在季末出现增长高峰,冲时点问题明显。二是存款竞争手段扭曲。春节期间,个别地方法人机构公开宣传客户办理大额存单可参与抽奖活动,此类有奖储蓄的违规行为,不仅增加银行机构自身经营成本和负担,还会打破原有的存款利率竞争秩序,引发同业举报和恶意竞争,损害区域金融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易引发声誉风险。大额存单作为一种存款工具,目前并未纳入双录范围,但大额存单业务多面向中老年消费者或者保守型客户,个别机构网点销售人员急于推销产品,而对产品分档收益解释不清晰、提前支取收益损失较大等风险提示不足,导致相应的投诉事件数量也快速激增。

二、政策建议

1.强化流动性风险治理,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一是及时修订完善机构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和制度,确保董事会、监事会、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各司其职,确保制定的流动性风险偏好及管理政策和程序符合自身实际。二是督促省级联社和村镇银行主发起行不断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模块和压力测试模型,做好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强化流动性风险和存款波动预警日常监测分析,准确识别和计量风险。三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地方法人机构要提升大额存单利率风险管理与定价能力,利率定价应与自身经营能力、区域金融环境、流动性管理等综合经济因素相适应。

2.加强定价管理,建立利率定价标准体系

地方法人机构要制订差异化定价办法,实施有弹性的定价授权管理和灵活的定价策略,完善利率管理手段,缓解存款流失的压力。细化定价办法,研究存款定價模型,尝试以风险调整资本收益为导向,综合考虑各项成本实施风险定价,尝试根据客户等级、综合贡献等实施差别化定价。根据客户结构采取分层定价模式与特色定价策略,指按照客户存款金额不同给予不同的利率安排,增强客户粘性。

3.加快业务转型,积极应对负债端结构转型

一是积极应对大额存单业务发展对银行负债结构、融资成本、产品创新、利率定价、经营格局等方面带来的挑战,调整银行经营管理策略,实现银行负债端结构主动化转型。二是地方法人机构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机制灵活的特点,优化业务结构,严格控制各项经营成本,减少对传统存贷款业务的依赖,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

4.加强绩效考核,提升存款稳定性

一是从源头上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改变以存款规模为核心的传统考核方式,建立“风险与约束相称、激励与问责平衡、当前与长远兼顾”的激励机制。严防开展价格战、不顾自身抗风险能力盲目地上浮大额存单利率。二是加强基层网点销售人员合规培训,推广大额存单业务规范化宣传,提升合规意识。

参考文献:

[1]当前大额存单业务状况的调查,中国银行业

[2]对开展大额存款业务的几点思考,银行家

猜你喜欢

大额存单法人
论法人的本质
银行大额存单的蝶变
捐助法人治理结构在我国的发展
大额存单“拼息”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