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湘西州如何高质量的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的几点建议

2019-07-09孙沁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摘 要:乡村旅游扶贫是湘西州立足资源,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主要举措。如何促进和实现贫困群众参与旅游扶贫“全覆盖”,旅游收益“长效化”,是新时代高质量推动乡村旅游扶贫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高质量推动

乡村旅游扶贫是当前我国精准扶贫的一种创新形式,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客观而言,我国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部分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有一定的重合性,因此能够建立乡村旅游与扶贫之间的关系。

湘西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的提出地,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脱贫攻坚主战场。现辖7县1市,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9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湘西州委州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尤其是坚持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湘西发展的最大门路和富民强州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扶贫,湘西州进入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已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聚焦点。针对乡村旅游扶贫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促进和实现贫困群众参与旅游扶贫“全覆盖”,获得旅游收益“长效化”,用更高标准更实措施全力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再上新台阶。

一、统筹安排,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政府需要将精准扶贫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等等工作与乡村旅游无缝对接,将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村寨建设等项目,按照乡村旅游扶贫的标准进行规范和整合,规划、资金、市场进行一个全面的统筹安排。乡村旅游是一个关联度高、涉及面广的产业,乡村旅游扶贫更需要多个部门协作,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部门协作、合力推动乡村旅游扶贫。首先,在思想上就要弄清旅游扶贫内涵,乡村旅游扶贫一定不要“本末倒置”,明确乡村旅游扶贫的落脚点是要让更多贫困人口参与分享乡村旅游发展红利,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走上致富道路。要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把解决更多就业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方向,充分发挥“旅游+”的潜力,调动老百姓在旅游扶贫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切实抓好规划编制。要提升乡村旅游扶贫的覆盖面与成效。要求有乡村旅游扶贫村建设任务的县应尽快编制、实施县域乡村旅游扶贫村建设总体规划。再次,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农户参与的乡村旅游扶贫推进机制。发改、旅游、环保、住建、交通、工商、扶贫办等各个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围绕“乡村旅游扶贫”来开展工作,比如发改委负责指导协调重点村项目建设、旅游部门就要负责指导乡村旅游规划引导,交通部门负责重点村的乡村游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升级。最后,建议设立级乡村旅游扶贫村建设专项资金,有意向投资于乡村旅游扶贫村建设的开发商、投资商提供尽可能优惠的条件,对处在乡村旅游扶贫村建设在起步阶段,需要較多资金投入村落卫生环境、道路、供水供电、停车场、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较多资金投入,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政策扶持。

二、提质增效,凸显地域民族特色

从供需关系来看,乡村旅游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越是城市化发展水平高的地方。乡村旅游需求越旺盛,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旅游的主要原因就是异与城市生活的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乡村旅游扶贫效果好坏取决于乡村旅游产业质量发展的高低。乡土特色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乡土特色就是将其与本土文化紧密融合、与当地资源紧密结合、与游客兴趣紧密贴合,才能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结合湘西州经济基础和资源特色来看,湘西州的乡村旅游重点在挖掘民俗和乡村农耕文化,“原生态”“神秘性”是乡村旅游产品在打造、宣传、策划时必须突出的两大特点。围绕这两大特点,就要做到“土”“野”“俗”“古”。第一“土”即古老淳朴。湘西州民族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境内许多村寨仍然保有大量的传统农耕、民族文化的习俗及物质景观。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各地可因地制宜,对上述文化元素的创意衍生,开发一系列关于农事娱乐的项目;第二“野”即自然。田园风光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湘西州位于“中国绿心”的核心地带,有大峡谷、绝壁、深渊、瀑布、湍流、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是发展生态养生旅游、深山旅居项目的绝佳之地。第三,“俗” 即风俗。积淀形成的民风习俗构成了乡村独有的文化特性,湘西州非遗项目国家级有26项,是打造文旅融合项目的创意源泉。第四“古”,即古村落、古镇、古城。湘西州有古村落,4大古镇,1座古城。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力求修旧如旧。基于“文化”内涵、树立“地域”特色,努力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中寻找自己的“异”,丰富了游客的视觉、听觉、文化感知与心灵之旅的内容,避免了乡村旅游的一哄而起、盲目发展、低端竞争、资源同质化恶性循环怪圈的出现。

三、夯实基础,不断优化环境

夯实基础,积极优化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一要建立“快进、快出、慢游”的交通体系,加大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行”的目标。把扶贫村、景区、景点与交通干线等连接起来,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按照 “土家探源”和“神秘苗乡”两条旅游精品线,分期、分步、分县市全部建设成二级路标准的旅游公路。列入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全部实现二级路直通进村。二要改善“住”的条件,适应消费者兴趣广泛和多样性需求,着力发展民宿、家庭旅馆、青年公寓、乡村酒店、自驾车营地等等满足高中低档不同消费层次游客住宿的要求。三要充实“吃”的内容。湘西州独有的饮食文化,由于土家族苗族喜好酸辣,所以有很多特色菜肴,如:酸鱼、酸肉、糯米酸辣块、包谷酸、醋萝卜,而且盛产野菜,如折耳根、蕨菜、地木耳、胡葱等,喜食糯米食品,蒿菜耙、糍粑等等。四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如积极优化游道系统,按照使用功能划分为步行游道、骑游道、无障碍游道和综合游道等,综合游道为步行游道、骑游道、无障碍游道的综合体。积极优化景观节点系统;按照国家旅游局《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的要求,实现全州所有乡村游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 1A 级旅游厕所全覆盖;各个乡村都要在公共区域设立安全标志、道路交通标志、信息索引标志、示意图(导览图、导游图、全景图)便携印刷品(导游图、旅游指南)等,实现“六个一”:一餐原汁原味好饭菜、一间干净整洁好睡房、一条舒适安全好游道、一道赏心悦目好村景、一款湘西地域好特产、一场开心快乐好活动。”除了硬件设施以外,还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立扶贫、旅游、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管理服务制度,建立完善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申报审批、管理使用、检查验收等制度,明确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支持的对象和范围,使乡村旅游扶贫各项管理有章可循。

四、提升素质,切实有效增强贫困人口能力

要保障乡村旅游扶贫目标不偏离,贫困人口切实受益,破解贫困人口之未能较好地发挥主体作用难题,关键是要激发内生动力。如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缺乏内生动力,不管怎么帮、怎么扶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解决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就必须注重增强贫困人口能力,提升素质,树立“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的思想。首先,依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分类推进、分步实施。集中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有意愿的贫困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采用课堂和现场教学相结合、专家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实地调研与经验交流相结合,针对乡村旅游管理能力、旅游产业实用知识、乡村旅游服务技能、旅游服务水平提升等急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其次,采取“送出去”“引进来”模式实现人才双向交流,鼓励政府部门相关专业型干部以下派、挂职等形式投身于乡村旅游扶贫村建设,鼓励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以乡村旅游扶贫村作为实习、实践基地和应用性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深入层一线、面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辅导。最后,要建立外力和内力联接机制。必须要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办法来推动乡村旅游扶贫,既要精准扶贫又要提高开发成效,必须建立健全以贫困农户为核心、以扶贫效益为关键的扶贫开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市场在扶贫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变简单“扶持到户”为重在“效益到户”。建立让贫困人口“动起来”的内力机制。让贫困人口心动起来,行动起来,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能力素质,提高脱贫成效。

五、创新产品,“旅游+”引领融合发展

开发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增加竞争力。要在“吃、住、行、游、购、娱”传统的六要素上向“商、学、养、闲、情、奇”新的六要素拓展。一是观光体验型休闲产品,以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田园景观、参与体验农事劳作等为主题,打造一批农业主题园、休闲农庄、亲子采摘园等休闲农业产品;二是科普教育研学型产品,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筑技艺、传统风俗等,整合一批研学旅游产品;三是生态慢享型产品,以村寨的清新环境、青石板路、传统村寨、美食为载体,打造一种具有慢生活理念的生态旅游产品;四是康体养生型产品,主要是通过生态环境、歌舞、饮食、温泉等为亮点,打造一批一流的养生养老基地;五是户外探险型产品,以水上漂流、林间攀爬、露营等形式开展建设国内知名户外拓展营地。扩大知名度和竞争力,使更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乡村旅游最大的亮点就是要把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形成“旅游+农业”。湘西州地处气候上的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硒帶和植物群落里亚麻酸带,在培育有机食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种植有机蔬果、茶叶、药材,培育特色养殖品类,积极融入休闲旅游的有关业态,打造果蔬采摘园、花卉苗木庄园、乡村公园等康乐休闲项目,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旅游+文化”,湘西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除了自然景观优美,更重要的是文化资源丰厚,通过乡村旅游向外界展示本民族的建筑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歌舞文化等,不仅吸引更多的人们前往游玩,达到旅游宣传的作用,而且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旅游挖掘,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徐燕、殷红梅.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村寨扶贫建设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

[2]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2016(5)

[3]梁留科.乡村旅游扶贫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2

作者简介:

孙沁(1977--)女,土家族,湖南省新化人。中共湘西州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