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技扶贫的永新村探索

2019-07-09刘丽萍刘斌侠张樱棣武龙刚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扶贫精准

刘丽萍 刘斌侠 张樱棣 武龙刚

摘 要:文章阐述了岐山县农技中心2018年在永新村开展扶贫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制定精准扶贫措施,扎实有效的开展帮扶结对工作,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让群众增收致富,并及时总结帮扶经验,提出精准扶贫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永新村;精准;扶贫

岐山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全县国土面积855.85km2,其中山坡地占38%,平原占50%,川道占12%。全县辖9镇101个行政村984个村民小组,10.06万农户。总人口46.9万,其中农业人口38.55万。自全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岐山縣农技中心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准确把握精准扶贫行动的核心内容和总体要求,为贫困户问诊把脉、上门帮扶,多方争取支持,寻求脱贫门路,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倾心访民情,真心帮民困。

一、永新村贫困状况调查

永新村位于岐山县东大门益店镇南4公里处,共有村民730户2720人,耕地面积5050亩,全村共有10个自然小组,7个村民小组。全村由三沟两塬一架坡的地形构成,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自然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属于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80户648人,截止2018年底已有150户582人成功脱贫,贫困村脱贫摘帽。

二、精准扶贫措施

1.积极入户调研,掌握村情民意

在市、县“精准扶贫”会议结束后,由县农业局牵头组织,领导带头在第一时间深入帮扶村、组调研座谈。帮扶干部及时深入村、户进行对接,准确掌握帮扶村和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帮扶措施。

2.找准增收路子,推动经济发展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帮扶干部为帮扶户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三年发展规划,结合单位自身优势,重点围绕粮食高产创建、设施蔬菜、植保植检、测土配肥等四项重点工作等方面,找准帮扶村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提出了合理化发展建议意见。

3.注重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宣讲活动,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宣传、动员和引导。二是组织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进村和永新村党员干部联合开展“服务三夏,脱贫攻坚”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党章》、《岐山县产业脱贫项目政策》等,使单位帮扶干部、农村党员干部均接受了深刻的党性知识教育。会后向永新村爱心超市捐赠有机肥30袋,手动喷雾器20台。用实际行动支持永新村三夏工作,助推脱贫攻坚。

4.开展科技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抓好农技体系补助项目,按照项目资料要求,认真完善农技体系涉及永新村的各类样表,开展农技指导40多场次,培训农户200多人。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利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岐山县农技推广网、微信群、QQ群、岐山县农技推广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更新信息,推介适用技术,扩大技术宣传覆盖面,把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新技术通过各种渠道传达到贫困户手中,提高技术入户率。二是开展产业扶贫 ,优化送技于民。充分发挥技术服务体系作用,以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为平台,因户因人施策,全面开展技术培训,结对帮扶指导贫困户,实施精准施策,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技术服务,使贫困户依靠产业早日脱贫致富。

5.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帮弱助困

一是节假日送温暖。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组织帮扶干部走访慰问帮扶户家庭。二是高产创建助脱贫。2018年夏玉米高产创建在康下组、坡子头组实施500亩,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肥料;小麦高产创建在防上组、康一、康二组实施800亩,每亩肥料补贴30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增强了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信心。三是产业培训送技物。邀请西农专家教授为益店镇永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2场次100余人。并现场发放书籍、学习用品、技术资料、除草剂、微肥等物资。培训为贫困人口坚定产业发展信心、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助推贫困群众产业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测土配肥促增收。2018年在永新村采集化验土样20个,根据化验结果制定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施肥配方8个,向群众发放施肥建议卡300余份,测土配肥书籍100余本,推广配方肥520吨。五是送去政策谋发展。帮扶干部按照对接名单逐户走访对接农户,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及农户贴息贷款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帮助有困难的农户申请农村救助基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六是积极开展扶贫一日捐活动,中心28名职工共募捐扶贫款920元。

6.“大走访、回头看”,民生工程闪亮点

帮扶干部本着不漏户、不缺户、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的原则,逐户详细询问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对于长期不在村组居住的农户,则通过电话联系获取了真实信息。干部入户率达到100%。通过帮扶单位干部逐户走访讲解,为农户化解矛盾纠纷、疏导情绪、反映民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7.注重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中心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帮助永新村党支部健全组织体系,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致富带头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抓党建、促脱贫,发挥党组织政治、制度、组织优势,使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充分彰显,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8.集中开展走访,确保数据精准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工作,配合各相关行业部门按照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协调会议精神,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抽调干部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及大数据采集录入工作,使大数据采录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农业科技扶贫的永新村经验

1.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

单位组织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及时准确掌握帮扶村和帮扶户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增收措施,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为帮扶户出点子、谋思路、讲政策、送信息、引资金。帮扶户增收致富信心增强,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增强,办实事解难题力度不断加大。

2.促进乡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认真分析现状,抓住政策机遇,帮助帮扶村找准了发展路子,制定了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乡村谋划发展的主动性、责任感明显增强。结合帮扶村实际,帮扶单位主动协助镇村协调争取项目,发展产业,帮助实施了高产创建、测土配肥、环保、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项目,确保了帮扶成果、帮扶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帮扶单位干部深入村组開展惠农政策、种植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宣讲,有效提高了群众政策法规的知晓率。通过开展听民声、访民意、集民智、理民事、解民忧、暖民心的走访活动,积极协调化解纠纷,维护当地稳定,在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化矛盾于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与群众的感情不断加深,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4.农业和农村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把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围绕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劳务经济三大支柱产业。通过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服务和项目扶持,积极引导群众优化产业结构和种植模式,推进环境集中整治等重点工作,各项工作任务持续快速推进,富民兴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项事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加强开展精准扶贫的建议

1.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对困难家庭学生,积极争取助学资金,进行力所能及的资助。帮助他们完成高中至大学的非义务教育段学业,让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2.发挥帮扶单位优势扶贫

根据永新村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到该村进行考察并与该村进行项目洽谈合作,资助该村加快发展农民增收项目。发挥帮扶人自身优势积极与农户沟通联系,帮助村民提升种殖技能,提高生产效率。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继续指导村组及农户,因地制宜在塬下流转土地发展苗木花卉、在塬上流转土地发展设施蔬菜,做大做强村级特色产业,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产业扶贫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

刘丽萍(1977--)女,中共党员,岐山县农技中心干部。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扶贫精准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基于SWOT分析的二轮精准备考策略探究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A股“扶贫”和市场的“扩容焦虑”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推衍“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