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附28例报告

2019-07-09方兴根程少文吴丹李凯李真保吴德刚赖年升赵心同袁金龙刘佳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弹簧圈椎动脉供血

方兴根,程少文,吴丹,李凯,李真保,吴德刚,赖年升,赵心同,袁金龙,刘佳强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神经外科,安徽 芜湖 241001)

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VADA)发病率低(0.001%~0.0015%)[1],破裂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ruptured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RVADA)破裂出血及再发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有报道[2]保守治疗46.7%的患者再出血1周内死亡。由于介入治疗普及、及时、有效,已经成为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多采用载瘤动脉闭塞的方法,不过依然有脑干、小脑梗塞的风险,而另外一种治疗方式保留载瘤动脉支架辅助栓塞VADA正越来越多的被大家采用,然而依然有许多不足,本研究报告28例治疗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标准:DSA造影下,有明确VADA异常影像者。如果是RVADA,CT提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腰穿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结合影像学结果考虑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为责任病灶者,排除外伤性者。自2013年1月—2018年10月,我中心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VADA患者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年龄(51.8±7.5)岁。未破裂12例,临床表现未破裂者表现为头痛头晕;RVADA 16例为突发头痛,伴有恶心、呕吐,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破裂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9分13例,GCS≤8分3例。Hunt-Hess分级I~III级以下12例,Hun-Hess分级IV~V级4例。

1.2 影像学资料

脑血管造影进行双侧椎动脉是否是优势供血、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代偿评估,DSA显示受累有椎动脉扩张和狭窄或局部囊状扩张,重点分析受累节段是否累及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起始部,受累病变段是否有重要穿支支配脊髓前或脑干周围区域。未破裂动脉瘤手术前后行磁共振检查了解有无新发脑梗塞情况。破裂者术后行磁共振检查了解颅内病变情况。动脉瘤治疗术后即刻造影影像及随访影像采用Raymond分级[3]。

1.3 治疗方法

所有治疗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中使用肝素80 U/kg肝素化,自麻醉成功后开始,并每小时后半量追加肝素,直到用量为1 000 U维持,术中保持动脉通道滴注通畅。经股动脉入路置入6 F动脉鞘,经鞘置入6 F或者5 F Envoy导引导管(美国Johnson公司)至椎动脉平第二颈椎水平。治疗采用2枚或2枚以上Enterprise支架(美国Codman公司),支架输送导管为Headway 21(美国Microvention公司)或Prowler Select plus微导管(Prowler Select Plus,美国Codman公司),动脉瘤填塞微导管为Enchelon 10(Echlon-10,美国EV3公司)。支架的释放方式为首枚支架采用半释放,待动脉瘤囊状突起被满意填塞后再逐步完全释放支架,力求动脉瘤不显影,如果是多支架采用重叠释放方式。支架的长度选择应覆盖整个受累病变段。

未破裂VADA 12例,治疗前均使用波立维75 mg、阿司匹林100 mg口服3~5 d。RVADA患者16例均为急诊入院病例,并接受急诊手术,造影结束明确诊断后,治疗开始前给予波立维、阿司匹林各300 mg纳肛或经胃管注入,考虑到抗血小板聚集不充分,备用替罗非班(5 mg/100 mL),发现支架内血栓形成影像及前向血流变慢,根据体质量给予低剂量4~5 mL经动脉导管内灌注10 min,可重复使用至血栓消失或血流明显改善,同时用替罗非班(5 mg/100 mL)4 mL/h静脉泵入维持,共6 h(5 mg/100 mL)。破裂出血患者1例术前出现呼吸暂停,血氧下降,给予气管插管人工支持呼吸,并行脑室外引流手术,另外1例术后再行脑室外引流手术。其它治疗包括腰穿、使用预防脑血管痉挛、补液及营养支持、脱水及控制颅内压及对症处理等。

1.4 随访

患者术后3~6个月,12~18个月,24~36个月接受DSA脑血管造影随访或CTA、MRA复查。患者影像学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预后不良者mRS≥3分[4]。

2 结 果

2.1 总体治疗情况

28例患者中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未破裂者其中5例采用单纯2枚及2枚以上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随访发现动脉瘤消失或动脉瘤明显变小,Raymond分级I级3例,II级2例(图1),另23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动脉瘤完全不显影Raymond分级I级11例(11/23),Raymond分级II级5例(5/23),Raymond分级III级7例(7/23),其中19例(19/23)获得DSA影像学成功随访,平均随访(14.5±7.9)个月 ,随访发现动脉瘤完全不显影Raymond分级I级16例(16/19),Raymond分级II级3例(3/19),无Raymond分级III级病例。随访中1例因其它原因死亡,3例无随访结果。

图1 单纯多支架植入Figure 1 Simple multiple stent placement display of the aneurysm after stent placement;up

2.2 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情况

12例未破裂VADA,术中术后未发生支架内血栓事件。16例RVADA,1例发生治疗中支架内血栓形成,经替罗非班动脉内联合静脉维持给药后,血栓消退,另外1例术后18 h发生意识恶化,给予替罗非班溶栓后,同时复查DSA造影,提示椎动脉穿支事件,重复小剂量替罗非班给药后穿支再次显影,患者病情迅速好转神志转清(图2)。

2.3 动脉瘤周邻血管分布情况

28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21例(21/28)影像学上表现为病变段明显囊状膨出,5例(5/28)累及小脑下后动脉(图3),4例(4/28)有明显细穿支血管发出,2例(2/28)病变血管对侧发育不良,代偿供血缺乏。16例(16/28)表现为明显的病变侧血管向基底动脉主要供血。

图2 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Figure 2 Multiple stent 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

图3 病变累及小脑下后动脉的处理Figure 3 Treatment of the lesion involving the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2.4 预后情况

随访期间,27例(27/28)mRS≤2分;不良预后mRS≥3分者1例(1/28),为入院时Hunt-Hess分级IV患者。

3 讨 论

自发性VADA发病率低,但其破裂瘤病情凶险,再发出血发生率高,病死率高,防止其再发出血是治疗关键[5]。载瘤动脉闭塞是常用的方法,但该方法在治疗动脉瘤的同时以牺牲载瘤动脉为代价,缺点也是治疗中必须关注的内容[6-7]。导致延髓、脊髓、小脑的梗死等,并且闭塞后再通也会发生,再次引起动脉瘤破裂[8-9]。消除动脉瘤同时保留载瘤动脉理论上最为合理,但需要对异常结构的血管进行重建,其中的方法各不相同,结果也各异[10-13]。 笔者采用单纯多重Enterprise支架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方法治疗VADA,单纯多重支架全部应用于其中5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随访发现动脉瘤消失或缩小,结果令人满意。另外23例患者有明显动脉瘤瘤腔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方法 ,临床结果能够有效的防止再出血,尽管术后即刻影像学结果动脉瘤还不能完全闭塞,但成功影像学随访19例结果发现动脉瘤完全不显影增加或残留明显减少,无Raymond分级III级病例出现。

采用保留载瘤动脉方式治疗VADA的常见原因:⑴ 椎动脉独立供血基底动脉,或病变侧椎动脉为主要供血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或代偿供血不充分;⑵ 动脉瘤累及PICA;⑶ 动脉瘤累及重要穿支如脑干周围穿支或脊髓前动脉[14];⑷ 夹层动脉瘤形态向侧方膨出适合保留载瘤动脉。由于一侧载瘤动脉闭塞,有增加另外一侧椎动脉形成动脉瘤的潜在风险[15],笔者采取尽量保留载瘤动脉的方式,对技术上能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的病例尽量采用该方式治疗。理由:⑴ 防止再出血是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16],动脉瘤的出血一般不是持续的出血,持续出血的病例很难有获得治疗的机会,形态学上凸起最明显的地方通常被认为是破裂处,如果优先对破裂点填塞促使血栓形成,动脉瘤可以得到一定的保护[17];⑵ VADA并不是整个血管全周损坏,支架治疗除了其保护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支架植入后“脚手架”作用、炎症作用外,还可以借助于多支架的血流导向作用[18],促进血管薄弱部分内弹簧圈治疗后血栓形成与修复;⑶ 由于椎动脉位于蛛网膜下腔使用Enterprise支架相对于其他编织型支架,更有利于病变段血管拉直,减少血流对动脉瘤体的冲击,这也是本组病例均采用Enterprise支架的理由之一。急性破裂期使用血流导向装置依然有争议[19-20],是否使用Enterprise联合血流导向支架治疗更加合理还需要更多病例的总结[20]。

血管内支架使用通常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抗血小板聚集,急性破裂期给与负荷量各300 mg,由于较多患者从影像学确诊RVADA到介入治疗结束不到3 h,抗血小板聚集不充分容易导致支架内血栓或栓塞事件[21],笔者在未破裂VADA患者中未发现有血栓事件发生,在破裂病例给予负荷量患者中出现支架内血栓和术后穿支事件,给予低剂量的替罗非班,维持6 h,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由于病例数少,仍需要积累观察。

保持载瘤动脉通畅,不轻易牺牲血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即使影像学上残留或复发,预后也可能较载瘤动脉闭塞后动脉瘤复发再通预后好[22],该方法是否作为VADA治疗的首选值得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弹簧圈椎动脉供血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动脉血管瘤栓塞弹簧圈机械解脱装置设计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辣语
国产弹簧圈栓塞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