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运用的策略研究

2019-07-08卢小萍

知识文库 2019年11期
关键词:王维景物符号

卢小萍

近几年,微课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研究热潮。作为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顺应社会的发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尝试在现行的教育教学工作应用和实践微课,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拓展和深层延伸。

首先,要找好锲入点。

教学一篇课文,不是全文都可用微视频来教学的;也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用微视频来辅助教学的。因此找好锲入点至关重要。例如:我们课题组成员魏老师老师在教学五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巧妙地插入“修改符号”的录屏录像——

师: 魏老先生那么忙,但他还是那么认真地改着,那么聚精会神、那么孜孜不倦地改着……我们能不为之感动,为之震撼吗? 那么他是如何修改作文的?是随便乱写,乱改的吗?

生:不是。

师:是啊!让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那篇修改稿,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修改符号。那么对于修改符号,同学们又了解多少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什么是修改符号以及修改符号的应用。

(出示录屏录像)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语文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修改符号,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是避免这种缺点的重要方法。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该标准规定的符号有删除号、恢复号、改正号、对调号、增添号、并段号、前移号、起段号、缩位号、调遣号、赞美号、提示号等,共有22种。

除了以上22种常用的修改符号,还有许多。就交由同学们课后自己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将学习到的修改符号应用到写作当中。

就这样成功地植入了“修改符号”的相关知识,补充了小学阶段没有传授“修改符号”相关知识的缺憾,而且这个录屏录像也可以被其他老师应用于课堂教学。

教学片断(三):体会借景抒情写法

品读一二句,感受渭城美好:

师:王维是在什么地方送别元二的?

生1:渭城,元二即将出发的地方。

师: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生:看到了柳树,怎么样的柳树(被朝雨打湿翠绿的柳树)

师:渭城的春天一定有许多鲜花嫩草,诗人为什么独独要写这柳树呢?(出示PPT)补充资料: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板书:柳)

师:除了柳这个景物,我们来看看还有古代送别诗歌中还有哪些这样的景物蕴含这些情感?

(播放微课:感悟送别诗)

大家好。欢迎与我一同走进诗歌的世界,一同来感悟送别诗多样伤感的情怀。(点)

所谓送别诗也是离别时写下的诗歌,古人常常因外出游学或做官,而不得不与家长,爱人,朋友离别,因古代交通不发达,经常一去很多年。古人把送别看的很重。送别之际人们往往折柳送别送,亦或者摆上一桌,设酒话别,再有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既然要送别,就一定会有时间,地点。像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就是王维,在细雨蒙蒙的春晨,来到渭城,送别他的好兄弟。送别诗按照景物和环境,然后借助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写作手法,表达离愁别绪。

送别诗有他常用的一些意象,也就是能表达送别主题的标志性事物,如长亭,芳草。夕阳,酒,柳等等,我们来看看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否含有这些意象。

对,相信你们已经找到了,渭城朝雨亦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的春天只有那一抹绿入了王维的眼(点下一张)之前已经介绍过了,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除了柳与“留下来的“留,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还有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同学们,其实送别诗的种类特别多,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一首,但是从送别诗的感情基调和格局上来说,送别主要侧重依依不舍和情景交融之上,把握这两点在抓住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一些意象,相信你以后碰到这些送别诗,会有更大的收获。

师:难怪清代大作家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描写景物的都是表达作者的感情,柳我们刚刚说了有留的意思。那么这首诗里还有哪些景语。

【大屏出示一、二句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生1:朝雨,这场雨不仅落在渭城的道路上还下在诗人的心里。

生2:客舍,舍不得。希望你在住一住。

引导学生想象诗境。

此处,李老师着重让学生感悟诗人王维笔下的景物,体会借景(物)抒情的写法,通过微课“感悟送别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处景的描写都浸透了诗人对朋友的全部真挚感情,让学生充分体悟诗人的情感。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微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271。

(作者单位:民勤县南关小学)

猜你喜欢

王维景物符号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