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锅耳墙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07-08兰天美

工业设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应用

兰天美

摘要:岭南独有的锅耳墙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明代以前,具有深刻的岭南文化意蕴。首先,就建筑结构锅耳墙的功能进行简单介绍,交代锅耳墙随朝代的变更而形成的变化,并结合地理环境等因素,发现其基本结构形成的原因;其次,分析锅耳墙的形式与其他相似山墙之间的关联与差异,论述在不同观察方式下,锅耳墙单个展现与组合成的群落形式所产生的不同美学含义。从微观到宏观角度探究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装饰中运用的方式,结合现代装饰设计的需求与锅耳墙所蕴合的艺术文化特征,诠释在现代环境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装饰设计应用的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建筑结构;锅耳墙;现代装饰;应用

中国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6-0131-02

锅耳屋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出现在岭南一带的特色民居建筑之一,它的造型风格和工艺特征主要体现在祠堂、民居、府邸、文塔等建建实物中,在这个越来越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对探寻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装饰艺术方面具有深厚的意义与价值。

1 建筑结构锅耳墙的功能

第一,抵御外敌侵略,在屋顶建瞭望台。《广志绎》中提到,万历年间“南中造屋,两山墙需高起梁栋五尺余,如减垛,然其近墙处不盖瓦,惟以砖成路,亦如梯状,余问其故,云近海多盗,此夜登之以嘹望守御也”[1]。第二,防止火灾蔓延,加高山墙,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数是以木构造为主,而木材是易燃物质,所以建筑的防火功能是一个主要考虑的因素。古代建筑多连在一起,为避免火灾蔓延连片烧,明代开始用砖石结构来防火,阻止火势蔓延。第三,防止風力过大,增宽厚度,岭南位于我国的最南部,枕山襟海,岭南形成了炎热、潮湿、常有台风、日照时间长的气候特点。木材容易发霉腐烂与虫蛀,需要建筑构造达到遮阳、隔热、通风等物质生活的功能要求,所以岭南的山墙有意建造的比屋脊高很多。刮台风时,高耸的山墙可以阻止台风将屋面的瓦片吹走,且山墙可挡风入巷道,将风向分散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既减弱风力,又保证了屋内的通风。

2 建筑结构锅耳墙的形成及发展

2.1 建筑结构锅耳墙的形成

古代南方省份由于地处边陲,属于荒蛮之地,皇权控制相对较弱,百姓在日常生活、文化心理上也不会墨守成规,当思想体现在建筑上时,便孕育出了许多蜿蜒起伏、形式多样、层层叠叠的民居山墙。

山墙形式繁多,有时同一幢建筑山墙都有所变化,有学者便将“五行”风水学说以辅助区分山墙。而且中国古人建房习惯信奉风水学,据说居民在选择山墙的形式时往往请风水先生来把握,而风水先生又根据环境特点来定夺,比如周围的山形多为火形,则山墙就采用“水式”,取水克火或“水火共济”之意;如果正堂方位坐“水”,那么山墙可用“金”,“金”生“水”为吉[2]。诸如此类,是一种相生相克的五行关系。而火式山墙一般用在宗祠家庙,取家族兴旺之意,“金”式山墙大量出现在广东佛山大旗头村以及台湾澎湖地区等,因其形状酷似古代铁锅两侧的手柄,所以被当地居民称为“锅耳墙”。

2.2 建筑结构锅耳墙的发展

从唐代开始,广州便为我国最著名的商业城市之一;明代以后,广州就一直为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之一。多种文化的融合,在岭南建筑中留下了痕迹,锅耳墙是当地居民建筑的传统山墙形式,但当多种文化交融时,使得岭南建筑形式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许多微妙的变化,迄今为止部分区域还明显夹杂着外来文化的痕迹。因当时人口流动性大,移民文化环境浓郁,各国的工匠师们频繁交流。可能是因为肤色、种族相类似的关系,各籍移民在建造房子或者制造一些产品时,大多数更愿意聘请同籍或同乡匠师,一方面因为同籍的匠师熟悉当地惯用的样式和各类工艺;另一方面,相互之间也比较信任,交流起来相对更方便。但有时人手不够,他们也不排斥请外籍工匠来帮忙。这样一来,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派系,接受了不同文化教育的工匠们在建造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造成了以锅耳墙为主要形式的大同小异的山墙,一些外来的文化直至今日依然保留在建筑山墙上。

3 建筑结构锅耳墙的美学意蕴

3.1 个体的形式美

锅耳屋的外观造型颇具特色,除了具有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坡顶外,还着重采用了“锅耳”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建造的超过屋面与屋脊,并以流畅曲线的山墙檐收顶,起伏三级,整体轮廓呈阶梯状(如图1)。对比建筑造型中的各个结构发现,锅耳墙将不同的建筑结构组成了富有秩序、和谐、美感的画面,如大小、高低、曲直、方向、凸凹、开合、明暗、动静、繁简、轻重等艺术美,遵循了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形式美学法则圈。岭南的建筑艺术美在于它将不同时空具有某种象征寓意的符号巧妙地融合在一幅画里,以此来寄托某种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平安、幸福生活的愿景。岭南山墙与古时候锅两边的手柄形状相似,高高耸起的锅耳墙象征着屋内主人身份高贵、家庭富裕、子嗣繁多。而这种形状又很像清朝官员的官帽边,因此后人修锅耳墙也有保佑子孙能当高官的意思。可以说岭南的锅耳墙无论在实用上、还是在美观上,都承载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 组合的形式美

岭南古村整体迎合夏季东南季风方向,经由南北向排列成行的梳式结构,很好地构造了村落室内外风的流动,缔造合适的村落外部微环境,穿堂风带走夏季室内的湿热空气,创造了凉爽宜人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和了岭南地区夏季的闷热。中间隔出来的空道起到了防火巷的作用,也让锅耳屋的山墙都朝一个方向建造,形成极富特点的岭南建筑文化。由于建筑房屋的格局、朝向一致,村落布局整齐密集,住宅两侧外墙开门与笔直的小巷纵横相通,中间间或着防火巷,村尾封闭。从乌瞰的角度来欣赏,群体组合的大屋顶虽形体庞大,但却显轻巧活泼,比例有度,主次分明。房屋侧面的锅耳墙接连在一起便组成高低错落、延绵起伏的曲线画面,打破了单一呆板的直线墙体,具有丰富的节奏与韵律感之美,尤为壮观。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应用
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