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消防安全的环境设计研究

2019-07-08李倜

工业设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消防

李倜

摘要:通常情况下,消防系统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存在于空间设计之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空间环境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大量的新材料、新形态、新工艺充斥在空间之中,这使得消防系统所处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只依靠独立的消防系统已经没有办法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文本着重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消防安全要素,通过分析寻求环境艺术设计在消防安全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消防;交叉学科

中国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6-0101-02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运用艺术设计的手段整合、设计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主要依靠造型、照明、陈设等设计语言和手段使空间环境呈现出一定的氛围和风格,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和审美需求,环境艺术是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营造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消防设计是空间环境安全的前提,存在于空间环境建设的各个阶段,在建筑及室内外建设工程的初期和末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范要求。但是,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形式较为灵活,又通常是在基本工程结束之后开始实施,所以在设计时往往忽略了消防安全,据统计全国70%以上的火灾都是由于陈设、装饰电路、管道泄漏所引起的,因此消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消防隐患显得尤为重要。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欧美发达国家消防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生较早,城镇化发展较为成熟,所以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综合理论。上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出台了消防设计相关规范(NFPA 101 Life Safety Code;International BuildingCode);2000年以来,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消防工程研究(FireProtection Engineering,P Media, 2002; The SFPE handbook of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NFP Association, 2016), 2010至今,国外消防设计主要是针对新材料、新工艺和互联消防系统进行研究(Fir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 withDouble-Shell Brickwork Cladding, MZ Bezas, CC Baniotopoulos,TN Nikolaidis, 2017; Bio-based flame retardants: When naturemeets fire protection, Costes, Lucie, Laoutid, Fouad, Brohez,Sylvain.2017)。

隨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防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强化了消防设计、施工、监督规范;程远平、李增华的《消防工程学》,郑端文、刘海辰的《消防安全技术》较为全面阐述了消防设计的方法。并且近年来,我国消防技术研究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研究内容趋于全面化、尖端化,消防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成为大的发展趋势。

2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消防因素

根据消防设计规范,消防设计应遵循“防消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我们可以将空间环境中的消防因素分为消防工程因素、消防预防因素和消防救援因素,其中消防工程因素是消防设计的主体,包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应急照明、建筑结构、分隔和建筑材料等,通常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规范;消防预防因素作为整个消防安全的首要保障,在消防安全规范中没有对消防预防因素作严格的规定,导致其往往最容易被忽略,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运用其信息传播优势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弥补消防预防因素的缺失;消防救援因素是指火灾发生之后空间环境中能够辅助逃生和救援的设计要素,通常在消防规范中要求较为单一,比如灭火器和消防头盔等,通过环境设计我们能够将家具、陈设、墙体等变为消防救援物品,极大地丰富空间中的消防救援因素。

3 基于消防安全的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其研究对象包含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各个方面,为了让研究更为规范化和系统化、本文将环境艺术设计划分为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建筑装饰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3.1 基于消防安全的室内环境设计

室内设计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通过室内装修可以让室内空间变得更美观,更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室内装修也越来越普及。通常情况下,室内装修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视觉效果、装饰成本、便捷程度等因素之上,往往没有在装修时考虑消防安全。由于建筑在竣工时需要严格的消防检验,其本身存在消防隐患的可能性较小,通常引起火灾的原因都存在于后期装修之中,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消防隐患就必须从室内设计方面入手。首先,要注意装修材料的选择,不仅是硬装材质(地砖、地板、隔断等),更应该注重软装的材质选择,减少易燃材料(软包、人造纤维)、燃烧有害材料(大芯板、胶板)、易爆材料(燃气罐、明装插座)的使用;其次,要考虑整体的布局,隔离易燃易爆区域,比如电路、气路周边不要放置易燃物品、室内空间的逃生通道不要安置阻碍隔断、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到家中的易燃易爆物品等;最后,要设置专门的空间放置消防器材,按时检查电气管道,避免电路短路或煤气泄漏引起的火灾。

3.2 基于消防安全的室外环境设计

相比室内,室外环境的消防安全更应该受到重视,如果在室外公共空间发生火灾,其毁灭性往往特别巨大,2019年3月在四川凉山发生的山火不仅烧毁了大量山林,还夺走了30多名消防战士的生命。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是对城市、乡村室外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囊括了功能设计与外观设计,我们可以将消防设计与室外环境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升室外空间环境的消防安全。一般来说,城市空间拥有较为系统化的消防设计,但主要存在于基础建设之中,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利用形象化、功能化的优点完善城市消防系统,城市消防导视系统、城市消防家具、应急避险空间环境设计都是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消防系统中的具体运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振新乡村战略,新农村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城市环境不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且人口较为分散,想要建成完善的防火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环境设计的灵活性与实用性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乡村建设规划时加入微型消防站,增加房屋间距、设置区域火情隔绝功能,规定消防安置区域,强化消防安全宣传等。

3.3 基于消防安全的建筑装饰设计

建筑装饰主要是对建筑本身的艺术性修饰,从古典主义到包豪斯,再到后现代主义,人们无时无刻地不在讨论建筑装饰的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艺术家开始大量开展建筑的艺术化装饰,使得建筑外观设计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的装饰变得更为夸张和多样,繁杂的古典花纹与简约的现代主义、传统的中式风格和多变的解构主义同时出现在现代建筑之中,再加上大量照明设备、户外广告,建筑外部堆砌了越来越多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为建筑提供美丽的外观和丰富的功能,但同时具备巨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在设计建筑外部装饰时,应考虑消防安全,特别是临时性装饰(建筑装饰照明、外挂广告、空调挡板等),选用耐高温,阻燃、防爆的材料,造型上尽量避免太过复杂,减少太陽光对装饰品的直射。建筑外部装饰的色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防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白色或浅色由于反射性较好,通常能够反射阳光,不易在建筑表面产生高温。反之,黑色和深色具有较强的吸热性,相对而言消防安全隐患较大。除此之外,色彩还有冷暖之分,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调不仅在视觉上给人温度较高的感觉,在本身的温度上也高于蓝色、绿色、紫色等冷色调。

4 总结

通过对文中所涉及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得出以下结论:

4.1 有助于完善“消防安全”体系

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知识性、科学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不能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空间环境建设的最后一步而忽略了其在防火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环境艺术设计包含了空间划分、装修材质、陈列装饰等,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入消防系统之中,不仅能够补充消防设计的不足,更能够利用其形象直观、功能丰富、灵活多变等特点在消防宣传、消防救援和火灾防护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4.2 有利于增强环境设计的功能性

通常情况,环境设计都侧重于对空间环境的视觉效果进行设计,忽略了对空间环境功能上的补充。合理地运用空间环境设计的特点,将其融入“消防安全”系统,有利于增强环境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丰富环境设计学科研究内容。

4.3 为不同学科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运用提供方法

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同等重要”我们可以得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必须相互认同、相互合作才能快速发展,不同类型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消防工程”和“环境设计”作为不同类型的两个学科,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从理论到实践相互交叉融合,在完善“消防安全”的同时开辟了环境艺术的新研究方向,对其他交叉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程远平,李增华.消防工程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2]享B铁男.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安全基础[J].安全健康,2006 (05):6-7.

[3]李楠,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装修)与消防安全的关系[J].建筑论坛,2013 (06):1.

[4] SL Gutsell, EA Johnson,K Miyanishi. Varied ecosystems need different fire protection[J]Nature.2001(23):151

[5]许鑫.微型消防站可持续发展及建设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

[6]张华,无人机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

[7]徐连伟,魏崇毓,消防机器人行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

[8]张敏,周廷刚,简志坚.基于Skyline的吉林市三维数字城市消防系统设计与开发[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消防也幽默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交叉学科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