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的设计调查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

2019-07-08王萍

工业设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设计研究

王萍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户外儿童游乐设施是以儿童为主要群体的一种设施,能够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天赋和创造力。文章基于国内现有儿童游乐设施在益智方面设计的不足,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对现有儿童户外游乐设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儿童自身的心理与生理、户外游乐设施的功能以及游乐设施的材料与种类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发现益智型游乐设施对儿童智力发育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关键词:儿童游乐设施;益智性;可用性分析;设计研究

中国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6-0076-02

游乐设施是儿童最为喜爱的游玩设施,因动态特征与成人不同,在各个年龄段也有很大差异。20世纪初,心理学家研究出提升儿童成长的先进设计理论,其代表理论有弗洛伊德的分析论、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论和布朗芬布伦纳的环境和系统论等,这些理论为儿童游乐设施的整体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对成都地区部分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的设计因素和益智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采用问卷调查和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现有的户外儿童游乐设施在开发益智类方面比较薄弱,故以此对户外儿童游乐设施来进行可用性分析和研究,为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的益智方面得到较好的设计,为研究更加符合儿童需要的游乐设施提供一定的帮助。

1 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我国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游乐设施起步较晚,第一台安装在北京中山公园的电动小乘椅——游艺机,可能是由北京机械厂在1951年设计制造。近年来,兴起的游乐设施随着各种仿真方法的应用,其设施的种类和材料都有所改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游乐场所里。据英国皇家科学院研究表明,经常接触益智类游乐设施的儿童比其他同龄儿童平均智商高11分左右,且大脑开放性思维能力较强;美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幼儿时期开始玩耍益智类玩具的人,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不到普通人群发病率的1%。

1.2 成都地区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成都的某些居住区、公园、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建设了活动场地,不仅可以释放压力,也可增强身体免疫力,劳逸结合。儿童户外运动乐园是孩子们最好的选择,是亲子玩乐的好地方。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户外儿童游乐设施却忽略了儿童在游乐设施中所要获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的需求,在游乐场地放眼望去不难发现很多游乐设施成为了家长们的世界,真正为孩子考虑,且符合其儿童生理尺度和心理需求的游乐设施很少。因此对于儿童而言,户外游乐设施的益智性和安全性是确保儿童能够在游玩过程中获得乐趣、保障安全的关键。

2 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的类型及不同年龄段儿童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分析

2.1 现有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的类型

根据儿童行为心理学的分析必须建构在儿童群体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别和不同年龄阶段具体设计。现有的游乐设施大部分都是摇动式(秋千、浪木为主)、滑动式(滑梯)、转动式(主要为转椅、旋转木马)、坐骑式(主要为跷跷板和各种木马)、爬缘式(如攀爬网,游乐管道)、走跳式(平衡木、单双杠)及多种景观游玩小品等设施,在满足快乐游玩需求的同时开发智力。

2.2 不同年龄段儿童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分析

不同阶段儿童在使用户外游乐设施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以下是对本次问卷调查进行初步阐释。

儿童游乐设施比较普遍和常见,3岁以下的孩子喜欢多场景沉浸式游乐体验,经常出现在儿童设施场地、商场等休闲娱乐场所,他们会在触觉、视觉和听觉上做一些尝试,但通常不会独自玩耍。

3-6岁的孩子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玩耍一些象征性的游戏。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形成初步的社会意识并喜欢成群结伴地玩耍,从而建立起人际关系,培养社交能力。

6-8岁的孩子大部分喜欢运动,动作游戏在攀爬网一类的活动,他们喜欢玩移动、动作游戏、攀爬网一类的游乐设施,这类游乐设施可以唤起他们在不同运动反应中的肢体灵活性。

8-10岁或以上的孩子喜欢消耗大量体力的活动,在复杂程度更高的攀爬设施上展现他们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大量的体力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大胆尝试,达到在游玩过程中挖掘自然探索和视觉空间拓展的能力。

3 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研究有利于儿童游玩游乐设施的关键因素,笔者主要对儿童游乐设施的设计因素和益智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使儿童游乐设施的改善能够更有利于兒童全面发展。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主要的分析指标包括:有趣无聊、精致粗糙、现代传统、柔和尖锐、耐用易损、舒适别扭、简洁复杂、温馨冷漠、独特单一、材质软硬等等。

3.1 调查设计

通过观察法与问卷调查法对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的功能多样性、安全性、趣味性、用户的满意度、行为状态、使用情况以及对未来游乐设施的需求来建立用户模型,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行为。在语义差异量表(如表1)中对不同指标进行分类,对调研中收集的数据源根据不同的目标来分配,进行有效性分析。语义差异量表将分为七个等值的评定等级,家长和儿童根据对词语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选定相应的位置。七级分别对应非常有趣(3)、比较有趣(2)、有趣(1)、适中(0)、无聊(一1)、很无聊(-2)、非常无聊(-3),以下词语以此类推。

3.2 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及SPSS的可用性分析、聚类分析、满意度等数据统计分析、成分矩阵图(如表2)得到结论分析如下:

1)游乐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特别重视安全问题。在6-8岁的女孩中占比尤为突出,达到总比的77.78%。现有的儿童游乐设施安全保障是最为关键。游乐设施中新的技术在游乐设施设计中不断应用,增加了保障游乐设备安全的难度。我们要以安全保障作为儿童在玩耍过程中感知运动技能的关键因素。

2)游乐设施在益智方面的设计将有待提高。在问卷分析中8-10岁或以上的女孩认为益智类游乐设施对以后成长有很大帮助的占一定比例。故户外儿童游乐设施作为给儿童提供固定游戏空间、系统游戏体验的公共设施,将是儿童智力、体力以及成长发育重要的辅助因素。

3)游乐设施的益智元素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认知需求较高。通过益智元素在游乐设施中的表达,6-10岁的男孩和女孩都对自然科学知识认知元素较高,调研表明自然科学知识的认知需求很高,在游乐设施中嵌入知识认知元素特别有利于孩子对知识认知的增强。

4)游乐设施的材质使用大多更喜欢木质材质。通过对材质的调研,6-10岁男孩认同游乐设施材质使用木质材质比率远远高于塑料材质,其次是金属材质。总的看来,在相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性别对材质的认同基本成相对发展趋势。

5)游乐设施较重视孩子体格成长这一功能。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儿童游乐设施最重要功能是有利于孩子体格成长,尤其是8-10岁或以上的女孩比较重视这项功能。另外,3岁以下的女孩对培养社交沟通能力较重视,占到50%的比例。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6-8岁的男孩比较重视,占到总比的44 .44%,因此应当进行积极的研究与重视。

4 结语

在对成都地区的各类户外儿童游乐设施的使用人群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发现现有的儿童游乐设施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和家长们的的需求,想要持久发展就要向游乐设施的多样化推进。儿童户外游乐设施不再单单以帮助锻炼身体素质为主,而是开始转向生理、心理、智力共同发育的多元化设计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儿童的社交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目前成都市的儿童游乐设施的主要种类是卡通动画、角色扮演、知识认知,这些游乐设施在帮助儿童生理锻炼的同时,帮助她们学习一定的自然、艺术、生活自救常识以及合作的能力。

文章的调查研究旨在对户外儿童游乐设施在益智方面的挖掘和分析,从文章数据分析可知,儿童户外游乐设施的研究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因此将对主题游乐设施、未来科技以及健康中心为特点的儿童游乐设施进行探索,大部分的家长们希望可以在其基础上增加更多游乐设施的趣味性、创造性和挑战性,同时能够提高孩子们对大自然感受美和发现美的能力。笔者认为户外儿童游乐设施可以结合实际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通过独特的创意和规划,围绕着一个主题创造一系列特别的场景和氛围,从而去创建一个儿童可以感受不同故事情景和愉快玩耍的综合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博翔.户外儿童游乐设施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2]黄薇,吴剑锋,发展多元智能的儿童户外游乐设施创新设计探究[J].装饰,2012(11):116-117.

[3]武瀟葳,夏颖翀.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公共游乐设施设计[J].包装工程,2014 (22):45-48.

[4]殷金旭,钱皓.面向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策略研究,[J]设计,2017 (19):100-101.

[5]谢丽.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1993 2013年)[D].陕西师范大学,2014.

[6]杜鹤蒞,薛博木.亲子互动游乐设施——秋千设计研究,[J]设计,2018 (01):90-91.

[7]常征,基于用户心理模型的产品体验设计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

[8]江帆鸿.小区儿童游乐设施在人机工程学中的应用,[J]设计,2017 (03):126-127.

猜你喜欢

设计研究
基于电信运营商及物联网运营平台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设计研究与创新
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在小家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
办公大楼环境景观设计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一体化技术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