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工业产品设计实践教学探究

2019-07-08刘勃峥

工业设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设计

刘勃峥

摘要:众所周知,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并且在制造领域掀起了改革的风暴。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3D打印技术,并根据目前实验教学应用3D打印技术的问题与不足,探讨了具体改进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应用,向大家展示基于3D打印技术的产品开发与工业产品设计实验教学成果,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设计;3D打印;实践;创新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6-0026-02

将3D打印技术合理运用到实验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3D打印技术,并且与实际生产、加工和制造产生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1 3D打印技术

1.1 3D打印技术概述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1.2 基本原理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主要的工艺是熔融沉积制造技术。在进行3D打印之前,将数据模型切割成同一厚度的切片,并且生成控制3D打印机喷头移动轨迹的几何信息。当几何信息生成后,使用计算机控制喷头,堆砌零件,并且把丝状材料送入到热熔喷头内,温度上升后,丝状材料会转变为融化状态,经过喷头挤压,可以沉积固化成为精准的零件薄层,然后重复进行这一过程,直到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维零件实体[1]。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分为三步:第一步,使用三维软件,对实物进行扫描,设计出具体的三维模型,确保模型科学可靠;第二步,使用专业软件比如Materialise Magics,对3D模型进行分层;第三步,在打印区域,喷头会按照事先计算好的路径,挤出液态树脂或者进行光固化等不同打印技术,并且层层堆砌,成型后需要进行后期处理,提高零件的精度。

2 实验教学应用3D打印技术的不足之处

目前,3D打印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众多领域开始崭露头角,不仅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求。一些西方先进国家已经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但是我国高校实验教学中在应用3D打印技术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很多高校虽然斥巨资购买和引进了3D打印设备,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思维模式,没有充分发挥3D打印设备的作用,使得这些高精密仪器成为了摆设;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多接触和多使用3D打印机,但是打印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物体,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果实验教学无法高效利用3D打印技术,那么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就会显得捉襟见肘,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且无法满足社会、企业以及国家人才方面的需求[2]。

3 优化3D打印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完善3D打印教学理念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因为3D打印技术可以丰富实验的内容和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动手操作,丰富他们的知识框架;还包括“做中学”理论,它是美国人杜威提出的一种新型学习理论,强调通过观察、实验、探究以及反思等活动,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获得知识经验。

3.2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承担主导作用,并且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分配和布置学习目标,划分学习任务,利用3D打印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营造适合学生展开实验活动的环境。其次,教师要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具体的实验任务进行分类,并且做到细致入微,比如分为理论知识学习部分、实物观察扫描部分、系统软件操作部分以及随堂练习测试部分等。教师布置完具体的任务后,要深入学生内部与学生共同完成,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另外,教师要带领學生熟悉3D打印设备的操作规则,避免对仪器和设备造成损坏,同时保证自身安全。最后,在进行评价时,教师不仅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参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同时让小组内部的学生进行互评,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3 丰富教学流程

教师在应用3D打印技术展开实验教学时,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具体的情境,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大胆进行设计,小心进行求证。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形态有更深入的理解,利用当前主流数据模型的建造方法,同时掌握3D打印所对应的软件,如Autodesk 3ds Max(POLYGON)和Rhinoceros (NURBS)此类用数据的形式表达要设计形态的软件,同时要求学生掌握V-Ray和KeyShot软件的使用方法,结合不同的产品制作出多种风格的效果图。以曲面形态为例,教师可以先使用thino三维建模软件制作多面体,而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设计讨论,学生通过手绘开始设计产品,构造平面图纸,然后使用3D打印机进行打印。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而教师要耐心倾听,不要打击学生的进取心和积极性。

3.4 合理增加实验内容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且将模型导入到切片软件中,这样学生能够对切片的原理和参数一目了然,然后再带领学生观察打印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能力,需要让学生独立分析不同的切片参数设置对打印效果的影响,找到提高打印质量的方法,并且做好反馈工作,避免误差的出现。另外,在实验内容上,不仅可以打印一体件,还可以打印组合件,比如眼镜框、发动机等,而且3D打印不需要对零件进行拆分,可以实现一次成型。一些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三维模型,并且打印出具体的实物,这样可以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基于3D打印技术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3.5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对于高校而言,教学资源合理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实践要求。比如以班级、以小组或者是以个人为单位,开设不同的实验模式,高效地利用实验资源,也可以增加3D打印技术相关的实验选修课。

4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产品开发没计实验教学实践

4.1 课程实验

以某高校工业设计为例,教师在展开实验教学时,推广和使用了先进的3D打印技术,在学生内部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学生不仅了解了机械结构领域的发展情况,还加深了对制造工艺特点的认识。特别是进行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踊跃地参与,实验热情空前高涨,学生能够主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在打印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调节切片的熔融温度以及放置角度,同时能够分析和预判喷嘴的运动轨迹,这样能够提高打印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节省材料和资源(图1)。

4.2 创新实验

在基于3D打印技术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制作出了种类多样的作品,科技含量很高,并且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图2)。近年来,一些高校大学生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了很多设计作品,并且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图3)。在国家号召创新的今天,高校应该主动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

5 结论

综上所述,實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学生的学分直接挂钩,影响学生的毕业成绩和就业选择,所以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对基于3D打印技术的实验教学展开了探究,从基础、框架、流程、类型以及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参照真实的应用案例,结果发现,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符合国家创新的要求,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红伟,马玉琼,张艳蕊,等.三维扫描与3D打印技术在开放实践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6,19 (02):107-109+112.

[2]白伟伟,方海光,杨志亚,焦宝聪.3D打印技术在创新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 (23):66-70.

[3]朱妍妍,李忠新,吕唯唯,基于3D打印技术的开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 (07):192-195.

[4]杨艺.3D打印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12):244+255.

[5]肖婷,刘坚.模具制造中的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9.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实验设计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做个怪怪长实验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