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把栏杆拍遍》

2019-07-08张煜

神州·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梁衡瞿秋白林则徐

张煜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到历史彼岸。用一纸墨香,看尽中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用优美传神的笔触写活了历史名人的沉浮沧桑,用凝练大气的语言道尽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用独到专业的思想写出了中国文化的厚重和强大生命力。

把栏杆拍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把栏杆拍遍》正是语出辛弃疾的这首《水龙吟》。

此诗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谁能懂得他这个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

辛弃疾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膨胀,冲击集聚。

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禁烟英雄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第一人,可惜这位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硝烟烈火,便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功与罪瞬间便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将其扭曲再造,像《三体》中原子裂变一样,产生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他是一个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出手相救的人,不管是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着身子去赌。许久之后治水完毕,所有的人都论功行赏,唯独他得到的却是仍往伊犁的谕旨。林则徐就是在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下一步一回头西出玉门关的。

然而禁烟的烈火仍在胸中燃烧,南海的涛声还在耳边回想,万里之外朝野上下还在与英国人作无奈的抗争,他却只能面对这大漠的寂寞。他就是一个被绑的壮士,心急如焚,而无可用力。

得过且过,忍气苟安,讨好皇帝,贿赂官员这样的常规方法被林则徐断然拒绝。“获咎之由,实与寻常迥异”“此事定须终止,不可渎呈。”这样假醉真赎,是自认其咎,何以面对历史?正如林则徐那句座右铭一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的概括了范仲淹的一生。其经典《岳阳楼记》是他因病从前线调任内地时所作,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其一生思想的结晶。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守疆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放量赈灾,所见到的平民之水热之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大彻大悟何等震烁古今!

正如司马迁所言“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范仲淹就是一个倜傥非常之人,但他并不像文人墨客一般只会舞文弄墨,而是切切实实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正是他不“随其流扬其波”而“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才有了他名垂千古的永恒。

觅渡,觅渡,觅何处?

瞿秋白,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

他的才华熠熠闪光,与鲁迅、矛盾、郑振铎这些文学巅峰齐肩至顶。他明白自己瘦弱的身躯内所蕴含的巨大的文化价值,他本应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于是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

当蒋介石的心腹以师生之情劝降时,瞿秋白死意已决,淡然一笑:“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浇灌是無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即是如此。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风可以吹走一张大大的白纸,却吹不走一只小小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送给瞿秋白。

这思考的窑洞

延安的窑洞就像一排排思考的机器,窑洞中的每一粒空气分子都充满着思想,仿佛每个窑门上都刻着“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这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这里笔走龙蛇,挥墨著文。四壁黄土,一盏油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像达摩面壁一样,凝神聚气,修炼真功。唯有物质生活的最简最陋,才能激励共产党的领袖们以最大的热忱,最坚韧的毅力,最谦虚的作风,去做最切实际的思考。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所有的历史都蒙上了一层细细的尘埃,但毛泽东思想这面铜镜,却被岁月摩擦出光亮。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共收集50余篇文章,这些仅仅是品读其中不经意泛起的几朵小浪花。跟着梁衡阅读伟人,感悟生命,享受自然,行走人生,把栏杆拍遍,何其美哉!

愿乘历史之扁舟、度历史之沧海、吟历史之故事,看今朝之风流、升自我之境界、尽平生之所能。

猜你喜欢

梁衡瞿秋白林则徐
《林则徐》
著名新闻人、作家梁衡
林则徐禁烟
瞿秋白三次被捕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