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自信”的作文导写

2019-07-08杨琦晖

中学语文 2019年17期
关键词:理论自信白日梦人类

杨琦晖

【作文题目】

人类对于外维空间总有不可遏制的探索欲望。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今有“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科学理论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理论过于抽象,缺少实际意义;有人则认为理论是一切实践的根基,必不可少。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

“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新时期的重要政治观念。其中,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守,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他还指出,“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正确把握前进方向”。今年,是建国70 周年,数年的风风雨雨,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期社会主义理论等,如一面面旗帜,指引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行。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于“理论”作出了这样的解释: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而理论自信,可以理解为人们对自己所信仰的理论的一种积极认同、坚定信奉和执着追求。理论自信一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充满信心。其二,对理论自身的实践效果充满信心。其三,对理论自身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年轻一代应该也必须对于理论持有正确的认识。

再者,2018-2019 可以说是天文大年。先有力主“黑洞理论”的霍金辞世,又有嫦娥四号成功抵达月球背面,执行各项科学探索任务,后有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发布。期间还有刘慈欣编剧的《流浪地球》这一科幻电影票房大卖,口碑爆棚,从而使星际旅行的话题持续发酵。由此,笔者想到科学理论的价值研讨显得尤为必要。

该题旨在引导学生研讨、辨析理论之于人类生活的意义。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有言:“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恩格斯关于理论方面曾有这番阐述:“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行文中宜关注一些经典的科学理论,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基因理论等,也可以涉及人文科学的理论学说,如“农村包围城市”“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美丽中国梦”等,加以阐发。在与实践的比照过程中,加深对于理论的认识,进而能够秉承弘扬理论经典,传播理论成果,推动社会的理论学习和思维革新的意识,并在适当时候转化为实践活动,知行合一,成为今后生产生活的重要抓手。

【优秀片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看到应用领域的百花齐放,却鲜有见到理论的百家争鸣。这是一个不得不令人惋惜和担忧的事实,基础科学的停滞意味着应用科学的逐渐饱和。诚然,人类的所有探索都以服务实践为原点,但是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理论同样也需要实践结果的修正,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论才是人类前进能力的上限。毕竟,想法永远先于行动。(缪旭东)

古之赵括,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只落得兵败而亡,何也?空思而无实践,为世人诟病千年,常引之讥讽光说不练之人。然而,若因如此,世人便看轻“纸上谈兵”的理论能力,那便过于狭隘了。赵括之败,仅输于未联系实际,但其理论能力,则应给予肯定。以“纸”辅实践,何惧无精兵!(陈婷婷)

德意志哲学家黑格尔曾言:“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想,确实是这样的。若是没有前人不断地猜想与总结,又怎会有后人对其进行探索与求证。因此,我认为实践须以理论为基础。(吴佳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论。金庸心中是人间,他的笔下有了江湖;海伦伯格有对海洋的热爱,他的海绵宝宝才深入人心;斯坦·李心中有英雄,他创作了蜘蛛侠、钢铁侠……正是他们心中那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才有了他们独一无二的人格。所以,没有理论,何谈实践?(朱晊聪)

没有理论的实践,就像瞎子丢了棍一样,不知所指,亦像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听天由命,因此踩稳了理论的基石,才抓得紧实践的攀梯,爬得上真理的巅峰,尝得到成功的果实。理论过于抽象,可它却模糊描绘着你梦想的模样……(张宇虹)

【佳作展示1】

“白日梦”非白日梦

高三(3)班 万雨淇

古有“飞人”,今有飞机;古有顺风耳,今有电话机;古有飞毛腿,今有小汽车……人类以时间为背景,一步步将古人虚无缥缈的“白日梦”变成一个个现实。但有人嗤之以鼻,认为其毫无依据,不足挂齿。诚然,“白日梦”确无实体,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能就此否认其作用吗?不是的,理论可以成为实践的基础,并推动实践发展。

理论并非毫无依据。“嫦娥奔月”看似荒诞离奇,但先人是以鸟兽飞翔为前提,是对人类飞行的大胆想象。同为活物,为何人类不能飞行呢?便有人提出人类也可上天的理论,使得“人类飞天梦”进一步发展,并从中不断产生新理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最终将“白日梦”变为现实——发明了飞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这个道理。或许理论最初并不能将人们带上康庄大道,但其经过一次次验证,“长江后浪推前浪”,理论不断完善与更新,终成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理论。

理论并非虚无缥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等理论,深入民心,博得一片喝彩。有人敢对此理论嗤之以鼻,认为其不足挂齿吗?正是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理论,使我们保持高昂的精神,拥有勇敢直前的力量,最终成就一个个丰功伟绩。那些曾经引领我们奔跑的理论,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我们成长的勋章。

不可否认的是,理论有时也是错误的,但其错误也可将人引上正道。北岛有言:“在我倒下的地方,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我的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当一个理论被实践推翻,另一个在其基础上完善的理论便会塑造完成,成为实践的指向标。新的理论是依靠在众多旧理论肩膀上冉冉升起的。其离理想的“风”和“星群”越来越近,错误的理论成为过去,成为正确理论的垫脚石。

“白日梦”并非白日梦。“白日梦”的存在使得未来有物可期,人们的眼里充满希望的光芒,助推实践的轮轴越转越快,越转越远。

【点 评】

开篇由一系列古今对照,具象化呈现理论之于实践的意义。“理论非毫无依据”“理论非虚无缥缈”两个分论点,渐次展开,较好凸显了理论的特征。可贵的是,对于理论还能有辩证的分析,即便是错误的理论也能在一定程度助推正确的理论。尾段用诗意的笔调再次点明理论的重要性。

【佳作展示2】

理先于行,方可成圆

高三(9)班 陈嘉薏

我们曾艳羡“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而今探月工程早已如火如荼;我们曾苦恼于相隔山海,而今已是“天涯若彼邻”;我们曾受制于无核时代的禁锢,而今已是震惮四方的新兴强国。我们之所以能屹立于世,一定离不开理论的根系。

古者有云:“知是行之始。”一语便点明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理论作为支撑,实践才能循序渐进。倘若抛开理论这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木,那么实践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开花结果只能是虚妄。

如同原先璀璨的中国古代科技。我们的四大发明横贯中外,影响深远;先进的铁制农具带领我们进入了农耕文明……可惜的是,先人未能从更多的实践中提炼出普适的理论,以此引领社会前进。甲午海战中,曾被誉为“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狼狈收场。从某种角度看,或许也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美好初衷缺少匹配度高的系列理论的结果。当时的人向外国学习,习得的更多是一些表象的皮毛。由于未能领略深层的理论精髓,所以受制于人就难以避免了。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伊始,自然科学迎来了井喷式发展,相继产生了一系列改变时代的衍生物。法拉第的电磁感应造福了贝尔的电话,电磁波理论催生了电报的发明,地质学的广泛推进为隧道的畅通提供了金石。这些实践都改变着一个世界与时代。由果溯因,科学理论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今有人试图越过理论,空谈实践,那便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不少学子无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不重视循环记忆。每每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但很多知识性的内容往往记忆得七零八落。可见,一味执着于实践,往往收效甚微。须知试误式的成长周期要远远长于依托理论前行的时光。

张载在儒学熏陶之下,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动人声音;毛泽东深谙马克思主义,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特色道路,新青年的我面对理论与实践,不禁想说,理先于行,方可成圆。

【点 评】

以三组对比、排比引出理论的话题,在引用话语中点出理论的意义,国内国外事例一反一正,较为有力地论证了科学理论的作用。有关遗忘曲线的理论,拉近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理论的要义更加接地气。尾段能以素材的串接自然地收尾、点题。

猜你喜欢

理论自信白日梦人类
奇怪的白日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可爱的白日梦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层次
白日梦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读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