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能谱分析法在塔顶冷凝器换热管裂纹分析上的应用

2019-07-08金志新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0期
关键词:附着物型管谱分析

金志新

(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黑龙江 大庆 163021)

1 冷凝器概况

E-102冷凝器为U型管式换热器,规格ф900×8×4611mm,壳体材质为Q235B,换热管材质为TP304。运行参数:操作压力:壳程-0.084MPa,管程 0.454MPa;操作温度:壳程入口113℃,出口60℃;管程入口32℃,出口38℃;介质:壳程碳十芳烃,管程循环水(表1)。

表1 换热管材料化学组成(wt%)

2 试件

来样为冷凝器U型管弯管部分的4个管段,长度分别为 300mm(1#)、220mm(2#)、250mm(3#)、225mm(4#)。

3 能谱分析

对图裂纹断口表面附着物(腐蚀产物)组成进行能谱分析。试样裂纹断口附着物能谱分析结果列于表2、表3,具体谱图位置见图1、2。总共对4个试样11处裂纹断口所做的能谱试验数据中,除1处为换热管基体成分外,其余11组数据中:含有Cl元素的,最高值为2.54wt%、2.55wt%;含有S元素的,最高值为2.71wt%;含有P元素的,最高值为0.75%;含有O元素的,含量10.21~35.46wt%。

4 裂纹性质及成因讨论

4.1 E-102冷凝器换热管损伤的严重性

总长不到1米长的4根管段中,宏观与探伤检测,查出30余处宏观裂纹(大多已穿透壁厚,2处严重泄漏)和30余处蚀坑(有的已接近穿透壁厚);金相和电镜观察,在一块金相试样上发现至少6处独立启裂与扩展的裂纹,试样内壁表面普遍有一薄层网状裂纹,裂纹断口中充满二次开裂。

4.2 裂纹性质

在冷凝器换热管查出的2类裂纹,即内壁表面非常浅(150μm)、范围较大的网状裂纹和导致换热管泄漏失效的裂纹,从形态、特征、形成时期、形成机制、危害程度看,是2类完全不同的裂纹。

表2 试样裂纹断口附着物能谱分析结果1

表3 试样裂纹断口附着物能谱分析结果2

图1 裂纹2试样(原始态)谱图位置

图2 裂纹2试样(乙醇清洗态)谱图位置

浅表网状裂纹周围有渗碳迹象,因晶间碳化物集聚,导致沿晶氧化腐蚀,从而形成较大面积浅表网状裂纹,在目前冷凝器的运行条件下换热管内壁不太可能产生这一过程。而且,它不是导致换热管泄漏失效的直接原因或主导因素。没有它存在,在现行条件下运行,换热管依然会发生开裂、泄漏、失效问题。

根据上述试验分析,特别是从形态看,检查出的所有裂纹和蚀坑均起源于换热管内壁;裂纹多源;裂纹多分支,每一处裂纹均似树根状,有许多枝杈;裂纹间隙中充满腐蚀产物,一些裂纹从蚀坑底部萌生,显示开裂与腐蚀有关;裂纹分布于U型管受拉伸变形的一侧,U型管外沿(拉伸变形最严重)处均可能成为裂源,裂纹均为环向的,与变形引发的最大拉应力垂直,显示开裂与变形和应力有关;裂纹主体为穿晶开裂;裂纹属脆性开裂,为扩展中的动态裂纹;裂纹间隙腐蚀产物中含有较多Cl、S、O等,Cl-离子含量高达2.55wt%,S含量高达2.17wt%。O含量均很高;换热管运行温度32~38℃;换热管材质为18-8型奥氏体不锈钢。

5 结语

从上述特征看,导致冷凝器换热管泄漏失效的裂纹应属应力腐蚀裂纹。鉴于裂纹间隙腐蚀产物中含较多Cl-离子,裂纹基本为穿晶机制,故Cl-离子对诱发开裂起主导作用,应属主要由Cl-离子诱发的阳极溶解型应力腐蚀裂纹。

猜你喜欢

附着物型管谱分析
非光滑边界条件下具时滞的Rotenberg方程主算子的谱分析
基于飞机观测的四川盆地9月气溶胶粒子谱分析
芦荟药材化学成分鉴定及UPLC指纹图谱分析
b型管板与筒体温差应力的分析计算和评定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Study on the Letter Words and Letter-word Phrases under Language Contact Theory
邛海湿地冬季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船底涂层有什么作用?
M701F型燃机高温部件附着物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