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2019-07-06陈爱东周春君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存贷款西藏自治区金融业

陈爱东,周春君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一、引言

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占我国八分之一的国土面积,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独特的高原气候、地形地貌、高寒缺氧等自然条件因素及发展中的一系列历史原因,造成了交通不便、基础公共设施薄弱、经济较我国发达省份更为缓慢等现实情况。正是因为西藏“两屏四地一通道一前沿”的战略地位及经济、社会历史特殊性,西藏自治区对于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西藏现代金融始于1951年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金融领域全面开放。实践表明,金融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西藏内生增长动力[1]。在经济理论界,一直认为西藏金融业壮大是由政府财政大力推动造就的,这种政府推动的外生金融增长动力为西藏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反之,经济理论界很少涉及西藏金融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与影响[2]。一个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影响的,在经济增长形势较好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良性互助的,在经济形势恶劣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往往处于恶性循环[3]。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相关,有着怎样的关系,西藏金融发展是否能推动经济增长、西藏经济增长是否能带动金融快速发展,西藏金融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如何。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二、西藏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稳步上行,尤其是21世纪以后获得喷井式发展,促使西藏金融业实力不断壮大,已具备成为西藏支柱产业的基础。为揭示西藏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数据分析二者相关性。

(一)西藏金融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从表1所列1959-2017年西藏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可以看出:西藏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呈加速上升趋势。西藏GDP从1959年的1.74亿元迅速增加到2017年的1310.92亿元,比1959年增加752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1959年的1.08亿元,扩大到2017年的4959.06亿元,比1959年增加4591倍。西藏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从1959年的0.14亿元迅猛增加到2017年的4043.64亿元,比1959年增加28882倍。同时,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由1959年的1.2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9002.7亿元,比1959年增加7378倍,2017年存贷款余额及存贷款余额之和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说明西藏金融发展势头迅猛。而根据金融深化程度指标FIR(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和GDP比值可表示金融深化程度)显示如图1:

图1:西藏1959-2017年的FIR指数趋势图

西藏金融深化程度指标FIR不断上升,说明西藏金融发展逐年深化。1994年西藏FIR指标第一次突破2,在2010年以后,几乎每两年就要突破一个单位,2016、2017年西藏FIR达到了6.45、6.87。2009年以后,西藏金融深化程度加速深化。

西藏金融健康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有关联,究竟有何影响,影响程度如何,笔者选取西藏金融贷款余额和地区GDP这两个因素做相关性分析(见表2)。分析结果显示,金融贷款总量与金融发展具有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1,代表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西藏金融与经济增长共同进步、相互影响。西藏如今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西藏财政经济的支持,同时西藏金融也反哺着西藏经济,彼此扶持,积极发展。

表1:西藏自治区1959-2017年金融发展情况统计

表2:西藏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地区GDP相关性分析

再根据上述数据做了一个西藏金融贷款余额与地区GDP的相关图表:

图2:西藏自治区GDP与金融贷款总额关系图

上述图表可以看出,西藏金融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在2009年前保持高度一致。即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一致性,即增长幅度一致、增长年度一致。西藏金融影响着经济增长,同时西藏经济增长也影响着金融壮大。2009年是一个重大突破年度,西藏地区GDP在2009年第一次突破400亿达到441.36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第一次突破1000亿达到1027.24元。由单个年度也可以看出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幅度保持高度一致,西藏金融与经济彼此深刻影响。

可见,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总体保持高度正相关,且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所呈现的趋势大致相同。由此证明,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二)西藏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阶段分析

西藏1951年和平解放,同年进入现代金融时期。根据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各个时期现代金融发展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可将西藏现代金融分为四个阶段[5](P275-278)。

1、初创阶段

1951-1959年,是西藏现代金融初创阶段。中国人民银行昌都办事处1951年正式成立,1953年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昌都中心支行。1956年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正式成立,并下设昌都、日喀则、山南、阿里等十一个县级支行。这个时期西藏地区GDP和金融数据无法获得,但根据金融机构总体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属于现代金融业萌芽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严重制约着西藏金融的发展。

2、壮大阶段

1959-1965年,是西藏社会主义金融业迅速发展壮大时期。1959年正式宣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为法定本位币,1962年西藏自治区筹委会颁布《西藏自治区金银管理和禁止外币、银圆流通的暂行办法》,使西藏建立了完整的人民币流通制度,支持了西藏金融业。196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在全区建立7个中心支行,72个县级支行,13个办事处,412个农牧区信用社[6]。

这一阶段,金融机构壮大,西藏GDP逐年增加,从1959年的1.74亿元到1965年第一次突破3亿元达到3.27亿元,存款余额1964年首次突破2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也较之于1959年有不同程度增加,金融深化程度指标FIR显示,FIR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且首次接近1。

3、徘徊阶段

1966-1977年,是西藏现代金融发展停滞阶段。西藏金融业遭到破坏,经济增长整体停滞不前。1966-1977年平均贷款余额1.74亿元,FIR平均值1.45。金融发展受到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乏力情况下金融业也无法获得有效发展,与此同时,金融业停滞阻碍了经济增长。

图3:改革开放时期西藏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趋势图

4、改革发展阶段

1978年至今,是西藏现代金融改革创新与飞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时期,西藏金融业呈喷井式发 展,FIR从1978年 的1.3增 加 到 了2017年 的6.87,比1978年增长4倍,金融深化程度加深,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见图3),存贷款比从1978年的22.79%增加到2017年的81.54%,增加59个百分比。西藏金融存贷比从1978年开始支持市场经济增长的能力不断提升。

西藏金融存贷款之和,从1978年的8.67亿元扩大到了2017年的9002.7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037倍;而西藏GDP则从1978年的6.65亿元扩大到了2017年的1310.92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96倍。两者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改革开放时期西藏GDP与西藏金融存贷款总量对比图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时期,西藏地区GDP与金融存贷款余额之和均呈持续上涨态势。2009年后,西藏金融存贷款余额之和增长高于地区GDP增长率,且金融业产值占西藏GDP的比值超过一般支柱性产业要求的5%的占比,西藏金融业已逐渐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之一[7]。

三、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对比分析

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均是边疆大省,地广人稀。鉴于西藏与新疆具有一定相似性,笔者选择新疆作为参照省份对比分析两省经济金融数据,分析西藏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西藏与新疆的对比分析

图5:西藏自治区GDP与新疆自治区GDP对比图

分析图5表明,西藏GDP比新疆增幅小,1978年新疆GDP39.07亿元,西藏GDP1999年第一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5.98亿元,新疆1997年GDP总量超过1000亿元达到1039.85亿元,西藏2015年GDP首次超过1000亿元,2016年以1151.41亿元超过新疆1997年GDP总量,时间间隔19年。由此可见,西藏总体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较新疆均弱。

(二)西藏与新疆FIR指数对比

图6:西藏FIR指数与新疆FIR指数对比

图6显示,西藏金融FIR指数在1994年第一次突破2达到2.02,新疆金融FIR指数则在1995年第一次突破2达到2.06,可以说这个时间段西藏金融和新疆金融深化程度接近。2003年以前西藏和新疆金融深化程度大致相同,2003年以后,西藏金融深化程度超过新疆。目前西藏金融深化程度比新疆更高,且金融业在所有产业中所占比重较新疆更大。

(三)西藏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与新疆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的对比

图7:西藏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与新疆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对比图

图7显示,西藏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与新疆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增长趋势及下跌趋势基本相同。但新疆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总体上高于西藏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存贷款比率越高,表明负债对应的贷款资产越多,银行流动性越低。因此,可以得出,西藏银行流动性略高于新疆,西藏金融业发展形势更好。

根据对西藏和新疆的对比,可以得出,新疆经济增长在速度和总量上均大于西藏,西藏总体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均不如新疆,但西藏金融发展速度、金融深化程度却远高于新疆。由此可见,西藏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大,二者相辅相成。

四、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西藏经济增长呈较强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总体水平、趋势、阶段增长一致,西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保持稳步提高,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在西藏金融发展过程中,起初西藏金融受经济增长的制约,随后在经济增长的支持下金融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西藏支柱产业之一并为经济增长带来内生动力。西藏比新疆的金融发展程度更深、金融业所带来的影响更深远,西藏金融属于发展势头良好、有强大内生动力的产业。

西藏金融发展离不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颁布的特殊优惠政策支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贡献,对于西藏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强大带动力。

猜你喜欢

存贷款西藏自治区金融业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基层银行定价管理的思考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存贷款收益率编制要求与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