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内导学课外研学
——《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9-07-06牛献礼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正方体正方形耳朵

牛献礼(特级教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思考】

在五年级的练习或测试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的题目(如下所示)。

判断:下面几幅图中,哪几幅是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

这样的判断题,学生的出错率很高。不得已,不少学生自发地“发明”了一些办法,比如把展开图描在纸上或者模仿着画出图来,再剪下来亲手折一折,用亲身实践来验证能不能围成正方体,真是费时又费力!怎么帮助学生“摆脱困境”呢?于是,笔者萌发了针对“正方体的展开图”专门上一节课的念头,期望通过对“正方体展开图”的研究,不仅让学生发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的若干样式,并能进行正确地判断,更能促进学生空间观念与直观想象素养的培育。

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般可以分为4 大类共11 种形状:“一四一型”“二二二型”“一三二型”“三三型”。如果只是把这11 种图式借助教师的示范操作或课件演示,让学生看懂并记下来,应对“解题”也没有大的问题。但是,这样将教学目标归于“解题”的教学,学生最终还是靠“死记”来学习知识,与“图形与几何”内容教学的核心素养——指向“空间观念的培养”相去甚远,直观想象素养和推理素养的培育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况且,这样“死记硬背”式的知识的教学,学习方式注定是被动接受式的,学生也不会喜欢,记忆也不会长久,时间一久自然也就忘却了。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去研究“正方体的展开图”呢?一节课短短的40 分钟时间够用吗?显然,如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悟”的空间与时间,课堂时间是不够用的。于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确定了“课内导学——动手操作与推理想象相结合,重点研究一四一型展开图”与“课外研学——以探究性作业的形式呈现,重点研究正方体其他类型的展开图”的教学思路。

方向一旦明确,目标也随之清晰。

【教学过程】

●教学片断一

先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准备的正方体纸盒上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再按照要求沿着画有红线的棱剪开,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1)。然后让学生把展开图重新折成正方体,仔细辨别展开图中的各个面分别是正方体中的哪个面。

图1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正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正方体原来相对的面现在都是隔开的,比如上面和下面隔着一个后面,左面和右面也隔着一个后面。

师:想一想,相对的面可能连在一起,变成相邻的面吗?

生:不可能。

生:我发现,前、后、上、下四个面排成一列,左面和右面在两边,整个展开图正好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左、右两个面有点像你脸上的哪个部位?

生:两只耳朵。

师:想一想,这两只“耳朵”还可以长在哪里?大家想象一下。

生:两只耳朵还可以长在最上边或者最下边(如图2、图3)。

图2

图3

师:这两个图形其实是同一种,只不过摆放的方向不同。想象一下,这个图形能折成正方体吗?

生:可以,因为连排的4 个正方形可以看成前、后、上、下四个面,而两只“耳朵”正好是左面和右面。

师:如果左、右两只耳朵长得不对称(如图4),这个图形还能折成正方体吗?

图4

生:能,连排的4 个正方形可以看成前、后、上、下4 个面,而两只“耳朵”还是左面和右面。

(师生共同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师:像这样,两只“耳朵”不对称的展开图还有哪些情况?请画出示意图。

(学生独立画图,小组讨论交流)

出示图5:

图5

师:这个图(图5)是一个新的展开图吗?

引导学生将图5和图4进行对比,认识到图5是图4旋转而成的,实际上就是同一幅图,不能算一种新的展开图。

出示图6:

图6

师:这幅图(图6)是一种新的展开图吗?

再次引导学生将图6与图4进行对比,认识到图6是图4翻转得到的,实际就是同一幅图,也不能算一种新的展开图。

最后,学生确认还有以下3种形状(如图7、图8、图9)也能折叠成正方体。

图7

图8

图9

师:如果图形中有4 个连排的正方形,两只“耳朵”在同一边可以吗?(如图10、图11)想一想,和同学议一议。

图10

图11

生:图10不能围成正方体,因为4 个连排的正方形可以看作前、后、上、下四个面,左边的两个正方形都是左面,重叠在一起了。

生:图11也不行,它有两个右面,缺一个左面。所以不能围成正方体。

师:看来中间4 个连排的正方形的展开图只有几种呀?

生:6 种。

师:你能给这6 种展开图起个名字吗?

生:它们都是左边一排有1个正方形,中间是4 个,右边也只有1 个,可以叫作“一四一型”。

师: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一四一型”展开图,只要中间4 个正方形不动,上面和下面的正方形不管摆在哪个位置,都能围成正方体呢?

生:“一四一型”中间是4 个正方形,正好围成一圈,这样两边的2 个正方形就像两个盖子,不管原来连在哪一个正方形上,都能盖上去。

(教师演示操作,学生直观地看到并理解了“一四一型”展开图都能围成正方体的原理)

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给学生留的课后作业是:正方体的展开图除了刚才发现的“一四一型”的6 种之外,还会有其他的样式吗?请你认真研究一下,并在作业纸画出每一种样式的示意图。

【思考:“正方体的展开图”主要依靠想象与推理来寻找答案。想象是在头脑里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段对想象的高度评价丝毫都不过分。

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仅凭自己的想象来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比较困难,亲自动手操作一番再加以确认还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是在想象活动之前通过操作、观察,建立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展开图的初步表象,也可以是学生想象之后的操作验证活动。而对展开图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理解还是要通过推理与想象来完成,也就是在推理过程中丰富对展开图的理解和认识,探寻展开图的分布规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如果过度依赖直观(动手操作),反而会导致学生想象能力的弱化。】

●教学片断二

第二天的数学课上,让学生来做“小老师”,借助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生:昨天我们研究的展开图都有4 个连排的正方形,我就想,如果只有3 个连排的正方形呢?就画出了这样的展开图:

图12

然后我把它剪下来折一折,发现能够围成正方体。我就想:如果是2 个连排的正方形呢?于是就画出了第二幅图:

图13

也剪下来折一折验证了一下,发现也是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接着,我想,刚才的展开图都是分成了三行,如果分成两行可以围成正方体吗?6÷2=3(个),每行是3 个正方形,我就画出了第三幅图,验证后也是正确的。(图14)

图14

师:你很会思考!又找出了3种展开图,真了不起!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也是先找到了中间有3 个正方形连排的展开图(图15),然后我固定中间的3 个正方形和下面的2 个正方形,再把上面的1 个正方形向右平移一格,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展开图(图16),验证后是正确的,再向右平移一格,又得到了一个新的展开图(图17),验证后也是正确的。

图15

图16

图17

师:他的思考方法很有价值!通过平移上面的正方形,由一个展开图推理出了2 种新的展开图,是一个很会思考的学生!现在我们找到的中间是3 个正方形的展开图有3 种,能给这3 种展开图起个名字吗?

生:一三二型。

师:如果把图中下面的2 个正方形也向左平移一格(如图18),想一想,这个图形能折成正方体吗?

图18

学生的意见不一,教师演示折叠过程,发现图18不能围成正方体。

师:看来,图形中“田”字型的是不能围成正方体的。现在梳理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大家一共找到了几种正方体的展开图?

生:11 种。

师:这么多种展开图,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下来,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一四一型”一共有6 种,我先记两只“耳朵”对称的有2种,不对称的先画出一种,然后把其中一只“耳朵”不断平移,就得到了另外几种;“一三二型”也是这样,只要画出一种,再把一只“耳朵”不断平移就可以找到另外2 种了。

师:这种思考很有序,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遗漏。

(板书:有序思考)

……

【思考:让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完成“探究性作业”,“课已停而思未止”。课内组织学生交流“研究成果”,让学生讲述自己想象与推理的过程,讲述研究过程中的曲折与发现,创新的火花不时闪现。教师在关键处质疑、追问,澄清学生的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引导学生反思经验、总结方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上述案例也再次说明,设计并实施一节有价值的课,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概念的实质与结构体系,同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与心理基础。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设计有意义、有价值、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引导、提炼以增进学生的体验与实际获得。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猜你喜欢

正方体正方形耳朵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给正方体涂色
剪正方形
奇妙的大耳朵
多少个小正方体
闪亮亮的耳朵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体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