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新品种鑫源8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9-07-05伊江山

山西农经 2019年8期
关键词:特性栽培技术

伊江山

摘 要:玉米新品种鑫源88是山西亿鑫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70014,适宜在山西省晚熟玉米区种植。通过分析鑫源88的选育经过、亲本来源、主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加深对该品种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鑫源88;特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8-010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约157万hm2,占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0%。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面积约95万hm2,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60%左右。山西亿鑫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鑫源88于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品種选育及亲本来源

1.1  选育过程

玉米新品种鑫源88是山西亿鑫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鑫选1081为母本、鑫选28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普通玉米杂交种。2011年进行组合鉴定试验,201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和多点异地鉴定试验。2013年参加山西省预备试验,2014—2015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70014。

1.2  母本来源

母本鑫选1081是以X1132X为基础材料,经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鑫选1081幼苗叶鞘为紫色,叶片为深绿色,株高190~200 cm,穗高70 cm,叶片20~21片,叶片上冲,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3~4个,花药紫色、花丝淡紫色;果穗呈筒型,穗长17.5 cm,穗行数16行,穗轴为红色,籽粒黄色有光泽,半硬粒型,品质优良;茎秆坚韧,抗倒性强;抗穗腐病、丝黑穗病,在太原地区的生育期为120 d。

1.3  父本来源

父本鑫选283是以蠡玉6号杂交种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8代选育而成的自交系。鑫选283幼苗叶鞘为紫色,叶片深绿色;株高190~200 cm,穗位高大约80 cm,叶片19~20片,叶片上冲,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10~12个,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6.8 cm,穗行数16行,红轴;籽粒黄色,硬粒型,品质优良;茎秆坚韧,抗倒性强;高抗矮花叶病、穗腐病、大斑病;在太原地区的生育期为120 d。

2  主要特性

2.1  农艺性状

幼苗第一叶的叶鞘为紫色,尖端呈圆倒匙形,叶缘紫色。株形半紧凑,总叶片数20~21片,株高283 cm,穗位112 cm,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大,侧枝姿态轻度下弯,一级分枝4~5个,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12~15 cm,花药紫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0.2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9.8粒,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籽粒顶端黄色,百粒重33.2 g,出籽率85.1%。

2.2  抗病性

2014—2015年,经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鉴定,该品种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穗腐病、丝黑穗病,感茎腐病。

2.3  品质

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该品种籽粒容重770 g/L,粗蛋白占比10.21%、粗脂肪占比4.22%、粗淀粉占比72.18%,品质较好。

3  产量

2013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普密组预备试验(3 500密度组)产量为876.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3%。2014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普密组)区域试验,产量为895.9 kg,对照品种先玉335产量为855.0 kg/667 m2,增产4.8%。区试点7个点6个增产,增产点占86%。2015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普密组区试验,产量为880.5 kg/667 m2,对照品种先玉335产量为814.8 kg/667 m2,增产8.1%。区试点8个全部增产,增产点占100%。两年区产量为888.2 kg/667 m2,对照品种先玉335的产量大约为834.9 kg/667 m2,增产6.4%。2016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普密组生产试验,产量为762.7 kg/667 m2,对照品种先玉335产量为714.8 kg/667 m2,增产6.7%,参试点7个全部增产,增产点占100%(见表1)。

4  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播前整地。秋季翻耕土地,深度30 cm左右。春季耙耱摊平,应使土块细碎,地力均匀,尽量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种植。

第二,底墒底肥。依墒情浇底墒水,保持土层湿润和松软,以便下种和顶土。一般情况下,施复合肥40~80 kg/667 m2、农家肥1 500~2 500 kg/667 m2,确保地力充足。

第三,适时播种。适宜播期为4月20日—5月10日。在播种期间应保持良好的墒情,如遇旱情,需浇水后再选择适宜时机播种。如出现缺苗现象,尽早补苗。播种时地温应稳定在10 ℃以上,根据墒情,播深范围调整3~5 cm。

第四,留苗密度,在中等肥力的地块,植物珠密度应保持3 800~4 200株/667 m2,在水肥条件更好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留苗密度。见表2。

第五,肥水管理。在大喇叭口期可适当追施尿素20~30 kg/667 m2,有利于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及时中耕除草,在抽雄前10 d和抽雄后20 d左右,保持良好的墒情。

第六,防治病害。防治茎腐病时,在发病初期,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3 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中期用2 000~3 000倍98%恶霉灵灌根。防治丝黑穗病时,可用25%粉锈宁羟锈宁按照0.3%的剂量拌种或用96%天达恶霉灵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药量为1~1.5 kg。苗期用96%天达恶霉灵6 000倍加天达2116粮食型600倍喷施基部1~2次。

第七,适期收获。该品种进入蜡熟期后择期收获,确保籽粒充分成熟。

猜你喜欢

特性栽培技术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中国十八大名酒的度数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