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2019-07-05钟意然

山西农经 2019年8期
关键词:主要内容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钟意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景观逐渐成为大众休闲旅游的热点之一。生态规划理念是针对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提出的,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基于此,论述了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然后从园林景观设计流程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整体分析。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原则;主要内容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8-0090-01         中国图书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A

园林景观设计是专门针对公园等公共场所的景观而设置的一门科学。生态规划理念是当前园林景观设计领域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对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所作出的最终选择。

1  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1.1  整体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对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其涉及到的理论内容非常广泛,并且相互联系,如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植物学、生态水文学等。为了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科学,相关人员要坚持生态功能优先原则[1],从关联性和整体性两个角度确定生态功能。在园林景观设计和项目建设中,之所以进行生态规划,是出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修复。为了确保生态功能优先原则能够应用到现实中,除了以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等相关的理论为基础,还需要协调好关联性治理和整体性规划两个方面,确保把各种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1.2  景观设计异质性原则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景观系统空间结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的具体描述,是当前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具体来说,景观异质性可以分为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时空耦合异质性以及边缘效应异质性4种类型。但是,从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规划理念角度考虑,园林景观异质性原则更为在意水平异质性[2]。例如景观的尺度、范围、层次感等,做好景观异质性的开发与设计,能够大大提高园林整体的生态功能,在丰富物种的基础上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3  景观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由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论述景观多样性原则。①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在景观要素空间布局的形态上,多样性体现多态美,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准则,也体现了对景观管理的重视程度[3]。②物种的多样性。避免因物种的单调导致生态自然性缺失,有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步骤

2.1  生态规划理念的设计思路

整体来说,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是要实地调查和总结景观中的空间结构和生态特征,并选择有关的特征指示因子对园林景观结构、功能等进行整体分析,确定整体状态,总结引起园林景观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在生态规划理念原则的基礎上,制定合适的景观规划和项目建设优化对策。

2.2  具体步骤

①分析当地的基础条件、资源条件、生态调查以及发展潜力等,采用多种调研方法描述数据和文字,做好调研和归纳。②组织专家团队对园林景观条件进行科学分析,举行论证会、辩论会和交流活动会等,初步确定景观园林规划方向,明确相关重点。如植物的选择和景观的营造方式等。③集思广益,运用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美学、宜居性等相关理念,全方位评定景观园林规划和优化对策等。规划方案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特色性等。④设计调整与项目建设的机制和工作要求。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生态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要与项目建立联动机制,不断从具体的工作中调整设计,提高园林建设的社会参与度,允许学者实地调研等,保证开放性的生态治理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循环的整体,同时也是生态中的一个个体,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把握个体的特性,又要有整体的观念,不断优化,优中择优,完善设计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晓庆.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研究[J/OL].中国建材科技:[2019-05-1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931.TU.20190420.1643.022.html.

[2]吴正婧.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09.

[3]陈玺,陈军.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0):128.

猜你喜欢

主要内容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刍议水利工程验收档案资料的整理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