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提升儿科依从率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19-07-05刘微微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儿科护理人性化护理满意度

刘微微

【摘要】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对护理依从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住院患儿按照入院时间予以编号并随机数分组,参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儿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和满意度。结果:研

究组患儿的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提升患儿护理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从而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是理想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儿科护理; 依从率; 满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02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Humanized Nursing on Improving Pediatric Compliance Rate and Satisfaction/LIU Weiw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2):-67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on the compliance rate and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Method:110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pediatrics department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admission and randomized.The reference group provided routine nursing services.The study group provided humanized nursing services.The nursing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The nursing complianc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compliance of children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thus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disputes.It is an ideal nursing program and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Humanized nursing; Pediatric nursing; Compliance rate;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Fuzhou Childrens Hospital,Fuzhou 350000,China

儿科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患儿往往依从性差,护理难度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要求高,护理纠纷发生率也较高[1]。因此,寻找和尝试不同的儿科护理干预模式,保证和提升护理质量,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长期坚持的目标,也有越来越多的护理模式被应用,而人性化护理是其中应用效果相对突出的一种[2-3]。本研究就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的应用中,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110例儿科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患儿。在患儿家属同意前提下,按入院先后顺序对患儿进行编号,再利用随机数表法实施分组,每组55例。纳入标准:(1)住院时间在3 d以上;(2)患儿均为单一疾病入院治疗;(3)患儿无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无心理疾病[4]。排除标准:(1)危重症患儿;(2)先天性疾病患儿;(3)严重外伤患儿;(4)存在交流障碍患儿[5]。参照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3~11岁,平均(7.31±1.37)岁,病情状况:感冒21例、腹泻17例、哮喘10例、肺炎7例,住院时间4~

11 d,平均(8.53±1.31)d。研究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3~12岁,平均(7.35±1.33)岁,病情状况:感冒20例、腹瀉17例、哮喘11例、肺炎7例,住院时间5~11 d,平均(8.73±1.23)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相关证明文件公开签署。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1)病情监测:每日定时对患儿的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检查基础疾病相应观察指标,掌握病情变化情况,观察是否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处理;(2)用药护理:向患儿家属说明相关药物的药效、药性、适应证、禁忌证、服药方法、时间及剂量等,监督患儿规范用药;(3)饮食护理:向患儿家属说明患儿的饮食禁忌,根据患儿的具体疾病类型和症状情况,帮助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4)卫生护理:保持病房和病区的环境卫生,帮助和指导家属保持患儿个人卫生,避免发生感染或交叉感染,保持病房环境安静,为患儿提供适宜的住院环境。

研究组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1)营造人性化住院环境: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和喜好,适当调整窗帘及床单颜色,适当改变病房内布局,通过张贴带有童趣的图片、摆放饰物或赠予玩具等方式,使患儿及早适应并喜欢病房环境;(2)人性化护理语言:与患儿交流时,注意使用活泼且柔和的语调,根据患儿的年龄选择适宜的交流内容,采用赞赏和鼓励性语句,拉近与患儿的距离,缓解和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对护理人员的惧怕感;适当使用亲切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全程微笑,通过轻抚、比手势等方式,向患儿传递友好信息,与患儿建立良好关系;(3)给予患儿家长人性化关怀:患儿家长由于担心患儿健康,普遍存在焦虑等不良情绪,不仅易导致护理纠纷,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护理配合度。因此,护理过程中,注意与患儿家属保持有效沟通,关注患儿家长心理情绪变化,了解和分析导致患儿家属不良心理情绪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通过及时报告患儿情况,鼓励和宽慰患儿家属,分析良好预后等方式,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指导患儿家属正确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评估,对比依从率;统计住院护理期间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出院前,向家长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比较护理满意度。

护理依从性评价标准:(1)完全依从:患儿积极配合护理操作,不哭闹;(2)部分依从:患儿在家长和护理人员的引导和鼓励下,能良好配合护理,很少哭闹;(3)不依从:患儿不配合护理操作,哭闹严重,家长和护理人员难以安抚[6-7]。护理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100分为很满意、80~100分为比较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30~60分为不太满意和0~2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太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依从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更加配合护理操作,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共发生护理纠纷事件0例,发生率为0,参照组共发生护理纠纷事件4例,发生率为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51,P=0.042)。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儿童的身心发育不健全,对于自身疾病和生理感受的表述不明确,对于疾病相关症状带来的痛苦承受度差,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耐受度较弱,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常常出现哭闹不配合的现象,对护理方案的确定及护理措施的实施均产生较大的影响,显著增加了护理难度[8-9]。同时,儿科护理中,由于家长对治疗和护理相关知识的了解度不高,过度担心患儿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较易发生护理纠纷。因此,改进和完善护理模式,是保证和提升儿科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临床上对于儿科护理模式进行较多探索,多种护理模式被尝试和应用,人性化护理便是其中应用效果相对突出的一种[10]。人性化护理是科学护理模式的一种,护理措施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能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的护理需求实施护理,且将护理的重点放在患者心理感受上,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为温馨、个性化且舒适的护理服务,临床应用率较高,在多个科室护理中均有理想的实践应用效果[11-12]。

本研究中,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住院患儿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人性化护理,从环境、护理细节上注重人性化,为患儿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住院环境,同时采用更为人性化的护理语言和动作等,有效缓解了患儿的不安,提升了护理依从率,另外还注重给予患儿家属人性化关怀,能有效安抚患儿家属的情绪状况,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也使得家长能更好地协助护理人员工作,护理效果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也随之显著提高。

在住院护理期间,研究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更高,患儿的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更高,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且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整体护理效果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儿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是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秀琴,颜美容.简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6):115-116.

[2]黄莹.人性化护理在儿科内科护理中的作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225-226.

[3]李春静,唐慧敏,罗阿梅,等.人性化優质护理管理在儿科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184-186.

[4]姚男华,冯琼英.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提升儿科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17):316.

[5]陈佩琼.人性化关怀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5,5(7):282-283.

[6]周荣荣,周婧.优质护理在儿内科开展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247-249.

[7]彭霞,孙瑛,刘琴.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儿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6(21):1945-1946.

[8]孟庆云,任铜珍.临床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333-3334.

[9]张永丽.优质护理在儿内科工作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4):167-168.

[10]徐爱侠.探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2(11):1876,1880.

[11]王勉,雷霞,寿晓梅.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小儿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15):134-135.

[12]徐秀.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5,34(5):3333-3334.

猜你喜欢

儿科护理人性化护理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