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对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2019-07-05吴明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型肝炎艾滋病

吴明杰

【摘要】 目的:探究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对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均分为试验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依非韦伦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治疗基础上加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后、1年后HVB DNA指标低于检测下限率、血清中HBV DNA含量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和1年后,试验组患者HVB DNA指标低于检测下限情况、血清中HBV DNA含量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对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效果良好,能够对患者体内的病毒起到抑制作用,能够稳定患者病情的发展,同时,能够对患者的肝脏起到保护作用,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 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 依非韦伦; 艾滋病; 乙型肝炎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2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其主要由艾滋病病毒感染所致,艾滋病病毒能够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使人体内大量免疫细胞被破坏,从而丧失免疫功能,并由此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乙型肝炎也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1]。目前,我国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60万人,且感染人数仍然不断上升,针对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性感染的患者,艾滋病能够导致患者肝病功能进一步恶化,加快病程进展,因此,该病死亡率极高。临床中,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段,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病毒,目前医学尚无特效药能够根治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通过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能够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2-3]。本文主要探究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对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50例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试验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25例,试验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7~49岁,平均(32.14±3.2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6~48岁,平均(31.25±4.25)岁。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依非韦伦治疗,拉米夫定给药方式为口服,1次/d,每天最大服用剂量不能够超过100 mg,依非韦伦给药方式为口服,1次/d,最大服用剂量为600 mg。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替诺福韦酯(Emtricitabine and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ablets,注册证号:H20120568)治疗,口服,1次/d,使用剂量为300 mg;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服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后、1年后HVB DNA指标低于检测下限情况、血清中HBV DNA含量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半年、1年后HVB DNA指标低于检测下限对比

试验组患者半年后、1年后HVB DNA指标低于检测下限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半年、1年后血清中HBV DNA含量变化对比

试验组患者半年后、1年后血清中HBV DN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中,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艾滋病菌能够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且二者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若患者乙型肝炎、艾滋病同时发生,则两种疾病能够相互促进,从而能够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使患者病程进展相对较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通过药物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发展得到延缓,对延长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意义[4-7]。

临床中,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应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若治疗方案选择不合理或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双重抗病毒活性药物治疗,能够使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产生耐药菌株,同时,对两种药物起到交叉耐药性,最终导致治疗失败,并能够加速患者死亡,因此,选择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对提高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存活时间的有着重要意义[8-9]。替诺福韦酯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能够对HIV-1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能够与人体内脱氧核糖底物结合,从而能够达到抑制病毒聚合酶形成的目的,并能够插入到DNA中使其终止繁殖,替诺福韦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转氨酶,能够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10]。拉米夫定是治疗乙型肝炎一种常用药物,治疗乙型肝炎效果良好,依非韦伦是临床中治疗艾滋病常用药物,且为我国治疗艾滋病的首选药物。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替诺福韦酯联合应用,能够使患者的免疫细胞得到提升,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够得到重建,并对原有受损的免疫系统能够进行修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IV RNA病毒能够得到下降,转阴率逐渐升高,且长时间治疗,患者肝脏功能明显得到恢复,且乳酸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从此可以看出该种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良好,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对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效果良好,能够对患者的肝脏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对患者重建、修复免疫系統有着重要意义,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宗运.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OL].中华试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2):256-258.

[2]周艳.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4):746-747.

[3]陈仁芳,郑毓芳,徐淑凡,等.基于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72周的疗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3,6(3):153-156.

[4]刘胜昔.替诺福韦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7,39(4):589-591.

[5]高化国.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J].系统医学,2016,1(8):54-56.

[6]周敏.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对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32):50-51.

[7]尹盛才.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0):3045-3046.

[8]陈金荣.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6):21-22.

[9]李春柱.替诺福韦联合拉米夫定应用于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3):267-268.

[10]张占卿.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J].临床荟萃,2014,14(22):1049-1050.

猜你喜欢

拉米夫定乙型肝炎艾滋病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拉米夫定耐药 应换啥药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点击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