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常法”在产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探讨

2019-07-05范孝美潘形莉祁蓉张慧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产房护理质量管理

范孝美 潘形莉 祁蓉 张慧辉

【摘要】 目的:对“五常法”在产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通过集中培训的方法,让全科护士掌握“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管理标准,并融入日常工作中,观察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总产程、满意度,以及助产士取物、补物所需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五常法”培训后,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下降(54.16% vs 36.01%,P<0.01);总产程明显缩短[(10.28±2.18)h vs

(8.25±2.10)h,P<0.01];孕产妇对助产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97.62% vs 100%,P<0.05);医师对助产士工作满意度也明显改善(91.21% vs 98.51%,P<0.05);助产士之间满意度也显著提高(94.30% vs 99.30%,P<0.05);取物和补物时间明显缩短[(18.89±8.52)min vs (24.16±12.51)min,P<0.001;(23.91±11.34)min vs (17.54±9.38)min,P<0.001]。结论:“五常法”的实施改善了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了助产护理质量,有效保证了助产安全。

【关键词】 五常法; 产房; 护理质量; 管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3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遵循PDCA循环)引入“五常法”即“5S”法(structurise,systematise,standardise,sanitise,self-discipline),能凝聚团队共识与默契,改善团队的沟通与协助模式,降低助产护理风险,持续提升产科质量、孕产妇和医护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1-2]。“五常法”包括常组织(将物品分类判断其使用的频率、丢弃不需要的或报废);常整顿(所有物品、药品、器械定点放置,标识清楚,要求30 s内拿取或放回);常清洁(保持环境及个人清洁、整齐);常规范(完善产房专科护理常规、职责、制度、流程);常自律(提高个人修养、履行工作職责、具有慎独精神)[3]。该管理方法简单易行、方式管理有效,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资源、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了服务意识[4-5],自从“五常法”应用于临床以来,受到了良好的效果[6-8];笔者所在科从2017年4月起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五常法”,2017年5-7月在科内正式引入“五常法”管理,使科内护理质量达到了持续改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3月自然分娩的产妇421例为对照组,2017年5-7月自然分娩的产妇336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2)胎儿各指标在正常范围,无畸形;(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绝对剖宫产指证与阴道分娩禁忌证;(2)有妊娠期合并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19~39岁,平均(26.45±4.91)岁;孕周36+2~41+2周,平均(37.46±2.34)周。观察组产妇年龄15~44岁,平均(26.52±4.71)岁;孕周35~41+5周,平均(37.33±2.45)周。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胎方位、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五常法”,对照组未实施“五常法”。

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学习“五常法”管理模式,成立“五常法”管理小组,即科内质控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及高年资护师为组员,负责“五常法”的活动、组织、实施、检查、评价,组织全科人员参与并全面执行,活动过程遵循PDCA循环法,首先对笔者所在科助产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原因,对照“5S”中每个“S”的要求,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1.3 研究人员

参加本项调查的医师9名,其中,初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4名,高级职称2名。参加本研究的护士13名,其中初级职称者6名,中级职称者4名,高级职称3名,所有的医师及助产士均有职业资格。

1.4 具体实施

1.4.1 常组织 将科内的仪器进行编号、登记、固定位置放置,并班班交接[9]。加强各项危急重症如产后大出血、脐带脱垂、新生儿窒息复苏等的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建立微信群,将演练的情况拍摄视频,放于群内,供大家反复学习;利用晨会15 min进行专科知识、职责、流程等培训,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分析分娩典型病例并对特殊病种进行探讨。

1.4.2 常整顿 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库房物资存量不超过1周且遵循“先进先出”(先领的物品先用)原则,杜绝了物品过期现象,节约了成本;将长期无用的物品或清除或报废,将需要的物品标识清楚、保证在30 s内找到或放回原处;每日使用后清点物品,及时补充并保证产房内存放的物品的数量足够使用,减少护士往返于库房与分娩室之间的次数,节约取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有设备上都标注了操作流程,即便是本岗位人员离开,新到岗人员也能准确操作;产房内的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并设有登记本,每班护士进行清点,进行一级维护并记录,使设备和器械处始终处于备用状态,如胎心监护及新生儿羊水吸引器、新生儿辐射台等。

1.4.3 常清洁 产房是高危科室,对环境卫生要求较高,每日都要做好环境的清洁、消毒隔离的工作,保证室内物品清洁,摆放有序,表面无灰尘;每日紫外线消毒产室,每月空气、物表、助产士的手等进行细菌学检测一次;每周大扫除一次,包括墙面、屋顶、柜门背面及所有仪器设备都进行除尘、消毒、清洁,医疗垃圾分类放置;每日地面湿式清扫两次,上下午各开窗通风一次,地面污染时及时处理;各室都有专用的拖把、抹布,并有明确标识,用后清洁干净,分开悬挂,拖把头不得接触地面,且不触及它处;所有侵入性操作,做到一人一针一止血带一吸氧装置,工作人员着装规范、符合院感要求。

1.4.4 常规范 制定专科特色的护理常规、职责制度、预案、流程,规范助产士的行为,针对新上岗的助产士,制定个性化带教计划,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包括基础知识、专科理论、沟通艺术、呼吸减痛的技巧,使新上岗人员达到标准统一;护士长及时发现科室内的问题,责令护士按标准进行整改,使所有助产士的行为更标准化,物品标识张贴清楚、规范、统一、整齐,高危药品、物品专区存放,以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1.4.5 常自律 是“五常法”中最高境界,护理人员将“五常法”的内容渗入到日常工作中,逐渐实现“五常法”的习惯化、常态化,更要提倡的是“慎独”意识,自觉遵守标准流程、常规制度等,强化自我管理的方式,改善助产士的工作作风,养成遵守常规、制度、流程的好习惯,坚持今日的工作今日做,每日下班前5 min行按照“五常法”要求,进行自查,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5 满意度评价

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方法根据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量表总分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80~100分,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低于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其中医生对助产士及助产士对助产士的满意度是指对每一例产妇助产过程的满意度。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 13.0完成,所有数据均双人双机录入进Excel,计量资料用(x±s)显示,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采用字2分析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五常法”实施前后,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总产程、新生儿窒息率、满意度,以及助产士取、补物所需时间结果显示,实施“五常法”后(观察组)较实施前(对照组)总产程明显缩短[(8.52±2.10)h vs (10.28±2.18)h,P<0.01];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36.01% vs 54.16%,P<0.01);新生儿窒息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0% vs 0.71%,P=0.633);产妇对助产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100% vs 97.62%,P<0.05),医师对助产士助产工作满意度也明显提升(98.51% vs 91.21%,P<0.05);取物和补物时间明显短[(18.89±8.52)min vs (24.16±12.51)min,P<0.001;(23.91±11.34)min vs (17.54±9.38)min,P<0.001];助产士之间工作更加协调,沟通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对彼此助产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99.30% vs 94.30%,P<0.05)。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通过对五常的学习和实施,笔者发现“五常法”改善了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了助产护理质量,有效地保证了助产安全。

“五常法”法,源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香港政府工业署引进并于90年代后期在香港医院开始推广[10],实施以后的评估发现“五常法”有效改善了对物资和设备的管理。为了提高科室的管理效能,改善医疗安全,笔者所在科于2017年4月开始学习和推广“五常法”,从笔者的实施情况来看,“五常法”确实有助于当班助产士每日根据分娩情况补充分娩室、待产室物品,并按效期远近放置,保证了无菌物品按序使用,杜绝了无菌物品过期及物品用空无人补充现象,各种仪器设备的维护做到了责任到人,每班次清点交接,做到一级维护。

通过“五常法”的实施、督查与反馈,提高了助产士的素质,培养了慎独精神,促使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养成了认真负责、规范、正確的工作习惯,真正做到了常自律、常检查。

“五常法”也有助于理清护士长的日工作思路,“五常法”的实施,强化了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助产士的自律性增强,减轻了护士长的工作压力,使其可以从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更好地进行科室的全面管理、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8]。

产房是高危科室,“五常法”护理模式的开展,全科护理人员能够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常规及流程,强化了交接班意识及查对观念,营造了良好的科室环境,调动了助产士工作的积极性[11],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孕产妇安全,同时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在执行“五常法”的过程中制作了“五常法”督查表便于每日开展工作[12]。

当然,“五常法”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开始实施阶段,同事们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同,影响了“五常法”的效能,笔者通过不断地强化,反复的培训,最终在科室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得以实施,今后还要继续强化这一理念,按照PDCA管理工具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张娜.“五常法”在儿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体会[J].护理研究,2017(6):42-43.

[2]麦小妮.运用“五常法"规范产房的护理管理[J].护理实践和研究,2009,6(3):79-80.

[3]金璇.“五常法”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3,11(5):536-537.

[4]徐贞阵,姚爱英,潘虹,等.五常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0):1180-1182.

[5]吴桂芬,周广红,张晓辉,等.五常法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管理[J].吉林医学,2012,33(14):3079-3080.

[6]黄桂杨,吴勇,唐创业,等.“五常法”在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9):3434-3435.

[7]曾雪梅,陈媛,陈冰,等.“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综合,2014,11(22):140-142.

[8]魏文婷.“五常法”在门诊换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7(4):171-172.

[9]黄桂杨,吴勇,唐创业,等.医护人员对“五常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5,3(21):17-19.

[10]何广明.现代管理五常法[M].香港:明珠出版社,2001:5-24.

[11]李华,周秀荣.“五常法"在产房护理风险中应用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8):3439-3440.

[12]文丽琼,摇李娜.利用“五常法”提高产房规范化管理模式[J].中国社区医师,2012,31(14):400.

猜你喜欢

产房护理质量管理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产房外的此岸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