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

2019-07-05曹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个性化护理血液透析

曹丽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患者舒适感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个性化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02

目前我国肾脏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血液透析作为治疗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应用动静脉内瘘血液通路维持血液透析具有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的显著优势,为了确保透析效果,保持血液通路通畅,必须重视临床护理工作[1-2]。为了探索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的干预路径,本文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了探索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者;合并其他器官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障碍[3]。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6例。观察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35~71岁,平均(53.43±3.86)岁;内瘘应用时间3~75个月,平均(40.17±4.58)个月;包括高血压肾病12例,慢性肾炎27例,糖尿病肾病11例,多囊肾6例。对照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36~70岁,平均(53.64±3.75)岁;内瘘应用时间3~75个月,平均(40.37±4.29)个月;包括高血压肾病13例,慢性肾炎

26例,糖尿病肾病10例,多囊肾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内瘘应用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德国费森尤斯生产的4008B、4008S型血透机对全部患者行透析治疗,透析液为碳酸氢盐,血流量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设置500 ml/min。维持透析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内瘘护理、口头宣教等内容。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1)病情评估。通过病历资料、口头询问、家属沟通和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患者各项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血液透析相关治疗情况、既往病史、动静脉内瘘情况等,评估患者当前健康状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引发其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危害性及各种护理防范措施,充分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对动静脉内瘘的重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及时疏导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个性护理方案。(2)体质评估。每次行血透治疗前,必须测量患者体质量水平,全面掌握患者日常睡眠、饮食情况,结合患者身体素质设置血透指标,预防低血压等不适症状出现。(3)细化内瘘护理工作。①强化基础护理工作,在穿刺、拔针操作中,医护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提高患者治护配合度,对于穿刺失败者,需适度按压针眼,以防用力过度引发血流阻断或用力过小引发出血现象;②加强出血护理工作,待穿刺操作完成后,采用压迫止血法帮助患者止血,严格掌握压迫时间,以防内瘘狭窄或堵塞等情况发生,一般压迫时间控制在5 min左右,针对凝血功能较弱者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

③重视感染护理工作,保持血透室内干净整洁,做好定时通风、消毒工作,严格遵循血透无菌操作原则,结合患者实际病况强化个人卫生及营养摄入指导工作;④落实血栓护理工作,严密观测患者吻合口、导管通畅度及末梢血运情况,定期观察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对于水平过高者,需遵医嘱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抗凝药,以防出现血栓或血液黏稠过度情况。(4)定期随访。对于中青年患者可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患者进行日常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下次血透时间,同时为患者定时发放与血透治疗及动静脉内瘘日常护理相关的科普文章,增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日常护理方法的认知和了解;对于高龄患者,可采用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患者日常生活情况,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做好各项随访信息记录工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舒适度评价:采用美国舒适护理学者Kolcaba制定的GCQ(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价干预舒适度,共计4个评价维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舒适度越高[4]。(2)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SA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SDS数值越高说明患者抑郁倾向越危急[5]。(3)根据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并划为3个不同等级,90分≤评分≤100分视为非常满意;60≤评分<90分视为基本满意,评分<60分視为不满意,其中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均纳入至满意范畴内,问卷经Cronbachs α值检验,问卷的整体信度值为72.83%,证明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6]。(4)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肢体肿胀、出血、血栓形成、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将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 23.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理情绪和疼痛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是肾病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生命线,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受感染、低血压等个体性差异因素影响,极易出现动静脉内瘘阻塞现象,影响透析效果[7-9]。临床实践证明,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治護舒适度,预后效果显著[10]。

个性化护理作为临床常用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核心,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和病况,分析动静脉内瘘失功产生的原因,以此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治护效果[11]。同时还可通过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加强随访等方式,充分了解患者生理和心理情绪变化情况,调节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12]。根据本文实践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四项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适感更高。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更加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3%(P<0.05),显示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提供的护理服务更加满意。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6%(P<0.05),说明观察组并发症情况控制效果更加理想,治护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预后良好,因此具有值得应用与推广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玉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2017,24(4):100-101.

[2]邵艳秋,孔敏,王前,等.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风险因素预处理体系的应用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5):5083-5087.

[3]毕朝煜,刘宁.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377-3379.

[4]郭淑香.早期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8):195.

[5]张仲华,鄢建军,童辉,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15):107-110.

[6]张雅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评价[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5,32(5):71-73.

[7]任珊.护理干预对血透肾内科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7):88-91.

[8]徐桃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0):189-191.

[9]林华志,赵李晋,谢巧玲,等.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38(21):1777-1779.

[10]沈雪美.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7-88.

[11]林燕,陈明菊.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7,7(27):247-248.

[12]田姝.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82-183.

猜你喜欢

动静脉内瘘个性化护理血液透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Fogarty导管在血透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再次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