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临床研究

2019-07-05陆耀坚伦茂春黄顺勇周业芬梁金贵廖柱山谭妍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机械通气

陆耀坚 伦茂春 黄顺勇 周业芬 梁金贵 廖柱山 谭妍

【摘要】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纳入的64例气管切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采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切开术,对比两组治療结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较对照组的90.63%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效果明显,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切口快速愈合,防止不良反应产生,在重症监护病房内意义重大。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02

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收治各种危重症患者,通过各类先进技术及抢救仪器,增强对患者的治疗,从而较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效果。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通常因病情需要,应采取气管切开术来创建人工气道,避免人工气道死腔,降低长期气管插管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1]。临床通常采取常规气管切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价值,但其手术时间较长,增加对患者的伤害,不利于病情恢复;尤其是术中碰到动静脉出血时,需采取有效止血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导致患者预后较差[2-3]。随着对医疗技术的深入探究,临床提出在纤维支气管镜作用下,采取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效果更好,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受到临床及患者的广泛认可[4]。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展开研究,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价值,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纳入的64例气管切开患者,入选标准:(1)均无颈部畸形、出血倾向,术前采取气管插管,需要长期使用呼吸机人工辅助呼吸。(2)资料齐全,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安排进行研究[5]。排除标准:(1)具有颈部手术史。(2)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3)存在局部软组织感染者[6]。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20~76岁,平均(52.3±1.1)岁,脑梗死10例,脑出血3例,重症肌无力3例,心肺复苏5例,重症胰腺炎4例,脓毒血症7例;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21~76岁,平均(52.7±1.2)岁,脑梗死11例,脑出血3例,重症肌无力2例,心肺复苏6例,重症胰腺炎6例,脓毒血症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

1.2 方法

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术中采取持续性床旁心电监护,经皮SpO2监测,必要时采取丙泊酚或者咪达唑仑进行静脉给药。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切开术,患者采取仰卧垫肩、头正中后仰位,在患者第1、2气管软骨环间,进行局麻及气管内穿刺表面麻醉。沿着皮纹进行横向切口,深度直达皮下组织,并进行止血操作。从切口位置放置带套管14号穿刺针直至气管内,使其存在落空感,回抽空气后进行确定,取出穿刺针芯,使钢丝经过穿刺套管进入气管内,并达到一定深度,沿着钢丝放置扩张器,并向下旋转,在气管软骨环间行初步扩张操作,并沿着钢丝放置专用扩张钳,通过前一次扩张口进入气管内,并横向打开钳臂,在软骨环间继续扩张,直到合适的宽度后,在钢丝引导下,放置含有导管芯的气管切开套管,操作成功后取出导管芯,并妥善固定。研究组:采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利用呼吸机管道与气管插管街头位置的橡胶孔,放置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进出导管时,呼吸机管路维持封闭状态,保证机械通气,给予氧气支持。同时在纤支镜引导下将气管插管退至环状软骨上端,将不出声门为标准,密切关注穿刺针、导丝操作,其中气管切开等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密切关注术后病情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观察一次置管成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情况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置管成功率

研究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气管切开术成为重症监护病房内常见的救治方式,也是胸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但其属于盲操作技术,明显增加手术难度。医生一旦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窒息及气道萎缩等现象[7]。相关数据中显示,患者经常规气管切开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高达65%左右,死亡率约5.3%,受到医疗界重点关注[8]。

随着医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临床提出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有助于病情康复[9]。本文对此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的90.63%(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提示研究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切口快速愈合,保证一次置管成功,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为预后提供保障。医生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气道具体情况,并迅速确认手术位置,调整导丝进出方向,避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从而保证一次置管成功率,最终防止不必要的不良反应产生,保障患者身心安全[10-11]。由于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通常病情严重,可能合并多处器官功能衰退,全身状况较差,明显增加手术风险性,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气管切开术成为关键。若将纤维支气管镜运用于气管切开术中,可明显提高穿刺准确性,保证穿刺针始终位于气管壁正中位置,从而使导丝位置也处于正中,当扩张器沿着导丝进入气管时,医生可直观地看到管壁突起,有利于进一步扩张,防止气管后壁受损[12]。同时可扩张通道不易封闭,为插管成功提供保障,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观察到套管进入气管,并及时行止血操作,避免窒息,有利于妥善固定套管。另外可减少出血量,扩张器可在前进的同时行钝性分离操作,避免血管及组织受到伤害,促进扩张器与套管紧密结合,减少插管次数,缩短手术时间[13-15]。

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效果明显,安全性高,降低对患者伤害,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避免不良反应产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薛龍,尧荣凤,刘如南,等.颅脑手术后气管切开伴肺部感染患者取痰方法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28(1):61-63.

[2]张立国,胡玲红,刘增辉,等.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效果的观察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28):3989-3991.

[3]张虹,徐艳敏,李海红,等.改良纤维支气管镜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的应用:附4种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1):61-65.

[4]曹利军,张频捷,杨翔,等.纤支镜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4):613-615.

[5]何许伟,邱倩文,徐俊龙,等.对比超声辅助与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7):946-949.

[6]赖志珍,孟建标,胡马洪,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和常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对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比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5):675-677.

[7]丁硕,渠时学,李梅,等.不同途径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比较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8):1302-1303.

[8]韩晓博,马秋霞,费月海,等.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高龄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2):138-141.

[9]王旭东,张超,黄广苏,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52-53.

[10]丁美祥,蒋龙元,徐福兴,等.超声定位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行经皮气管切开在急诊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6):467-469.

[11]孔令贵.纤维支气管镜在ICU重症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7):121-122.

[12]青刚,黄万秀.气管切开后拔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内镜杂志,2017,23(1):90-94.

[13]赵哲炜,于惠淑,何忠杰,等.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气道开通的时效性研究[J/OL].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6):42-44.

[14]叶兴文,喻秋平,杨蕙文,等.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综合ICU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141-143.

[15]李爱民,朱安林,刘虓.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7,16(3):268-269.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机械通气
纤维支气管镜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意义探析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细胞学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