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的应用及作用机制分析

2019-07-05郑丽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作用机制中风

郑丽丽

【摘要】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的应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90例中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传统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中风治疗转归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肢体活动的功能和自我护理的能力、生存质量评分;用药安全特点。结果:观察组中风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活动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活动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中风; 应用; 作用机制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02

近年来,治疗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有很多。但因患者疾病复杂,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许多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后遗症,并且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因此,需寻求一种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舒张血管,改善神经功能[1-4]。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90例中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传统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分析了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的应用及作用机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90例中风患者分成两组。纳入标准:符合中风标准;无用药禁忌。排除标准: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不配合治疗。观察组年龄62~77岁,平均(65.41±2.91)岁,男18例,女27例;病程1~26年,平均(14.78±0.99)年;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有18例,合并冠心病的有15例,合并高血压有18例,合并糖尿病的有

8例。对照组45例患者年龄61~77岁,平均(65.53±2.54)岁,男19例,女26例;病程1~25年,平均(14.52±0.32)年;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有19例,合并冠心病的有15例,合并高血压有17例,合并糖尿病的有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给予调节血压,改善心功能的药物,积极处理并发症,并卧床休息。观察组则给予传统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866,生产企业: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治疗。20 ml/d,1次/d,将丹红注射液加入

250 ml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5-6]。两组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中风治疗转归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肢体活动的功能和自我护理的能力、生存质量评分;用药安全特点。

显效: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处于正常范围,神经功能改善45%以上,肢体活动的功能和自我护理的能力、生存质量评分改善50%以上;有效: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改善,神经功能改善18%以上,肢体活动的功能和自我护理的能力、生存质量评分改善25%以上;无效:症状、各项指标等情况均无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风治疗转归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风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組(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肢体活动功能和自我护理的能力、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活动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活动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用药安全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中风的常见原因是脑栓塞和脑血栓。脑栓塞是由于异常物质阻断血流和动脉称为栓子,而脑血栓是管腔动脉逐渐狭窄闭塞和产生血栓,最终将动脉阻塞,其症状严重和复杂,可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脑栓塞患者疾病的轻重和脑损伤部位、脑缺血损伤程度以及合并疾病等有关[8-11]。中风的病机中,中医认为是人体缺乏正气,饮食不节等引起阴阳失调和气血失调,从而引起疾病发作。因此,及时寻求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非常重要。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和红花,有活血化瘀和消肿的作用,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高,增强纤溶活性,抗凝作用明显,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冠状动脉扩张,降低冠状动脉阻力,促进冠脉血流量增加和心肌缺血症状改善,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及心脑血管功能。张贺等[12]的研究显示,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过程中,其痊愈的效果明显,且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上,丹红注射液是一种无毒无害的复方制剂,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及脑梗死等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之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传统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中风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肢体活动的功能和自我护理的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肢体活动的功能和自我护理的能力、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特点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传统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改善肢体活动的功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Mehndiratta P,Wasay M,Mehndiratta M M,et al.Implications of Female Sex on Stroke Risk Factors,Care,Outcome and Rehabilitation:An Asian Perspective[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5,39(5/6):302-308.

[2]丁江鹏,左维维.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合理应用[J/OL].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3):18354-18355.

[3]白文红.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合理应用[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0):51-52.

[4]姜建平.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3):58-60.

[5]李雨,田静彬.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4):445-447.

[6]郭立忠.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的临床合理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128-129.

[7]丁文涛.丹红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IHSS量表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4):60-62.

[8] Ntaios G,Melikoki V,Perifanos G,et al.Poor Stroke Risk Perception despite Moderate Public Stroke Awareness:Insight from a Cross-sectional National Survey in Greece[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he official journal of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2015,24(4):E103-724.

[9]陈新广,司金侠.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20):87-88.

[10] Paciaroni M,Agnelli G,Falocci N,et al.Early Recurrence and Cerebr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Effect of Anticoagulation and Its Timing:The RAF Study[J].Stroke: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2015,46(8):2175-2182.

[11] Jia H,Phipps M,Bravata D,et al.Inpatient stroke care quality for veterans:are there differences between Veterans Affairs medical centers in the stroke belt and other area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troke Society,2015,10(1):67-72.

[12]張贺,梁健芬,梁新安,等.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4,34(6):1069-1071.

猜你喜欢

丹红注射液作用机制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及β2—MG水平的影响效果观察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冠心丹参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中风后偏瘫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