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9-07-04梁彩霞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拟人天性想象力

梁彩霞

观察能力是构成写作能力的主要元素,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才能够将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的追求与写作结合到一起,在掌握文章结构布局、遣词造句技巧的同时,运用自身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保证写作质量,给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和独特的情感见解,避免学生写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足,学生普遍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也未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影响了写作教学的质量。为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结合学生天性,调动学生观察兴趣

每一个教育阶段的学生,都有着独特的天性,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好奇心极强、贪玩、好动、想象力丰富,教师把握住学生的天性开展写作教学,能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将学生观察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产生观察的欲望,对身边事物产生好奇心,从而主动观察、积极分析思考,提升观察能力。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这节课上,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学习课文知识后,通过课堂提问检测环节,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面化,不能很好地掌握文中描写花所用的拟人修辞手法,对“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等拟人语句的鉴赏水平较低。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接下来的作文教学中结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天性,给学生播放了动画片片段,里面的主人公就是花草树木的拟人形象,它们既具有自身的植物特征,也具备生动的语言和各异的性格。动画片激发了学生观察欲望,学生认真观察具有人物特征的植物形象,然后教师让学生描写视频中的一种植物。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内心将植物擬人化,写出具有情感的小短文,同时也掌握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应用,鉴赏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发挥教师引导职责,教会学生正确观察

结合大多数小学生没有掌握正确观察方法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师要确立自己在写作教学中的引导职责,以“授人以渔”的教学态度,有意识地教会学生正确观察,提升学生的观察有效性,避免学生浪费大量观察时间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成效。比如,在风景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在观察身边的风景时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一定顺序细致观察,这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风景的特征,提升写作效率;又比如,在涉及到较长时间的观察情况时,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时间观察法,让学生提升实验观察的能力,更好地掌握事物随着时间流逝的变化情况;再比如,在观察要素多样化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内容观察法,引导学生先观察一个素材,接着再观察另一个素材,达到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目的。当然,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内容观察法。

教师教会学生多种多样的观察方法,能够为学生的日常观察奠定扎实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这无论是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还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都会受益终身。

三、利用课文留白,激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经常会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象,有效挖掘并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为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提供动力,为学生写作的创新创造能力提供铺垫。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课文留白,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呼应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打造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观察结果联系到一起,促使学生写出更具新意的作文,对事物的认识可以更加深刻,对课文的掌握更加精准。

例如,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的骄傲之情,对世界和平的期待之情。课文并没有涉及到加利先生的回信,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了几张课前打印好的战争残酷场景(小学生能接受范围内的残酷),学生的内心受到了震撼,与写信的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接着教师让学生从加利先生的角度出发,给作者写一封回信。学生想象着如果自己是联合国的秘书长,收到信件后心理会有怎样的波澜,又会如何回信。这一过程,看似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无关,实际上学生会转换角色,重新阅读信件,此过程正是深度“观察”一个中国孩子呼声的过程。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

猜你喜欢

拟人天性想象力
拟人手法真多情
想象力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学习用拟人的方法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或许,只因为天性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