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赡养老人案件的启示

2019-07-04陈忠效

老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赡养费刘某子女

陈忠效

【案例】78岁的刘某与75岁的周某共生育了5个子女,5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2017年4月,刘某突发疾病,在医院住院治疗一年多,做手术后仍然无法行走,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周某长年疾病缠身,需要拄拐杖缓慢行走。一家人因老人贍养及所花医疗费的分摊问题召开过多次家庭会议,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案。为此,两位老人诉至某区人民法院,希望获得法律的帮助。

考虑到两位老人文化程度低、法律知识贫乏,某区人民法院随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指定法律援助律师提供服务。因该案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该法院决定将庭审现场搬到村里,开展巡回审理,并邀请村民旁听案件审理过程。

庭审中,刘某、周某要求3个儿子每月各承担赡养费300元,医疗费由3个儿子负担。根据两位老人的陈述,自两位老人进入老年以来,大儿子和三儿子对他们关心照顾不周,大部分时间是二儿子和两个女儿照料他们的生活,由于刘某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专人护理,赡养的任务更加繁重,他们要求大儿子和三儿子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大儿子和三儿子陈述,父母年轻时未关心到自己,没有帮自己照看过小孩,且当年分家时已经说明父母随二儿子生活。

经过审理,3个儿子认识到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的义务,均同意每人每个月承担300元的赡养费,对以后发生的医疗费等费用均愿意共同分担,但对赡养费管理及老人生活照料等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法院当庭判决3个儿子共同承担赡养费,赡养费交给刘某,由其安排,5个子女轮流照顾老两口的生活起居。

【说法】本案是法院审理的涉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案件中较为常见的一例案件。从案件的教育意义考虑,此案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首先,在现行法律规定中,如果案件对当地影响较大,具有普法意义,法院可以进行巡回审判,扩大法律的社会效果。巡回审判是指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庭,为方便人民群众诉讼,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深入农村及交通不便、人员稀少等偏远地区,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的一种审判方式。赡养问题在乡村不同程度地存在,巡回审判给那些有不赡养老人行为的村民一个警示,旗帜鲜明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尽管法律规定子女应该赡养老人,但涉及赡养、照料、精神赡养等都需要依靠道德、民间习俗进行约束。本案中,法院虽然支持老人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费的诉求,但在赡养费如何管理、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如何解决等生活上的具体细节还得子女共同协商,发挥道德的约束作用,让子女尽善良管理的义务,而非仅仅履行法律义务。

再次,该案是一起典型的老年人赡养案例,农村养老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涉及民生问题。由于经济社会的大变革,人口流动性较大,加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小农经济形式已逐步瓦解,熟人社会的乡村群居模式逐步解体,这对老年人生活上的照顾带来很大的不便,传统道德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有限。因此,新形势下农村养老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而变革,农村集中供养老人将成为一条解决农村老人赡养问题的可行途径。

猜你喜欢

赡养费刘某子女
乘客被司机“遗弃”后死亡,司机是否担责
Tomb-sweeping Day
不足以认定“生活困难”,主张赡养费法律支持吗
配偶与他人同居,多久能追责
迟到罚款撞领导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子女不给赡养费怎么办?
赡养费岂能因金融危机减半
教育子女陋习
赠与存折未告知密码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