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如何把握宏观经济形势?

2019-07-04许欢

中国纤检 2019年5期
关键词:昌盛政策企业

文/本刊记者 许欢

今年3·15第五届中国质量诚信品牌论坛的召开,恰逢今年两会期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陈昌盛,结合今年两会内容,为企业详细分析了2019年中国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关键点。

市场化改革无需太多行政措施

陈昌盛表示,对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央的总体判断是:“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但要如何理解和把握才是关键。

去年的几个重要变化值得关注:一是中美之变。中国和美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关系起起伏伏,但总体还是向接触合作方向发展。但2018年却出现很大变化,让很多人觉得不适应。二是周期之变。2017年全球经济出现了复苏现象,按以往经济规律,要两年这样的周期才能见底。但2018年因各种因素,全球经济周期都有提前回调趋势,使得中国内外压力骤然增加。三是产业转移之变。在中美竞争中,除大型跨国企业出现生产力布局调整外,中国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提前出现了由终端产品带动转移和激情化转移态势。但因为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和配套,仍有很多企业愿意留下来。四是风险之变。前两年,银行杠杆高、地方债多、房地产风险大,直到去年才有所缓解。但由于中美之间贸易争端,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仍在上升,风险优先性也在变化,很多人面对变化产生了忧虑。比如中央出台很多措施使货币政策变宽松,但企业拿到的资金仍有限,中小企业甚至拿不到资金,特别是影子银行打掉后,很多中小企业更加艰难。

也就是说,货币市场利率一直往下走,信贷市场利率往上走,两个利率完全脱轨,资金没法传导。另外还有政策不协调、政策打架的问题存在。比如改革,说得多做得少,到基层基本见不到改革实效等等。这些问题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忧虑。而对此类问题的讨论,目前有三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认为,全球发生巨大变化,应该果断调整政策,比如去杠杆调结构应暂缓,全面转向总需求管理,以应对美国对中国制裁及金融、经济下滑。此观点曾一度占据主流。

第二种认为,全球既然都在变化,中国也没必要一定冲在前面,应该顺着周期做市场出清,淘汰有问题企业,不要逆周期而行,这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观点。

第三种认为,我国供给侧改革方向对,目前效果显著,但行政手段多且粗暴,协调性不够,市场化手段不够。

另外,虽然中国目前面对多变局面,但有两件事很重要:一是能否转型升级成功,企业和产业竞争力能否上去;二是国际关系走势,因为国际关系服务于国内关系,如果转型成功、竞争力增强谁打都不怕,但前者不行再谈也不行。

他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强音是“增强活力”,靠企业及市场活力的增强应对调整。只有市场主体活力强,竞争增强,企业效率才会提高,质量才会提高,才能打赢这场变局。 因此并非是对总需求变化置之不理,而是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还要做到八字方针:“巩固提升,增强畅通”,对应的都是问题导向,要继续用更多市场化改革的方法去做,无需太多行政措施。

抓住不确定中的确定性

陈昌盛还谈道,其实增强政策的文眼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但畅通却有很多,今年来看,重点是“畅通资金传导”。事实上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很多政策已在实施。

另外,今年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指出:要统筹实施好宏观政策、结构性政策、社会政策,积极落实好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等。其中落实了以下几点:一是降。除了降资金成本、物流成本及各种费用,企业的社保费用比例也要降。虽然有些省份这项费用已经很低,但对大多数省份仍是很大负担。二是减。关于增值税怎么减,国家下了很多功夫,先前做了300多种方案,又去几个城市考察效果,最后决定对中间档再降一个百分点,也是下了很大决心。今年除了财政政策力度较大,专项债也增加了8000亿,而且比以往要提前下达。再有专项教育用途的拓展,以前这一项主要用在土储、基建上,现在都要拓展。此外,中央还明确:财政项目可以直接用财政付款,等债发以后补上库款。比如有项目库款,债未发出去但马上要用,就可以先付款再补库款。因为现在支持债要发给项目,所以资金会提前到位。

另外,陈昌盛还分析说,近期股票涨得不错,所以投资肯定也不错。客观说这一轮是资本市场的回升,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去年对中美及国际市场的变化过度悲观,现在则是对过度悲观的修正。而客观上货币政策资金,在畅通上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降准、对银行资本金的补充等等,都有利于资金传导到实体部门。 二是更加便利。首先体现在项目审批简化,除了工商便利化,还有很多便利化措施;其次是减少干预、督查及无用功;再有是少政策,以往宏观政策出来后,都是部门政策,现在重大宏观政策出来后,设立了效果评估机制,评估其对市场及其他部门能否达到效果,会不会产生冲突,如果有负面因素要及时调整,减少政策打架问题。

陈昌盛还客观分析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态势。他谈道,不管用传统统计还是大数据统计,从数据来看,一季度整体经济是朝向下走的态势,特别是消费和出口都不理想。但也有积极信号,就是投资已稳。从回馈数据来看,投资在逐渐变好,这与政策不无关系。但大家心里可能还不踏实,担心PPI会不会降到负,会不会再出现长期通缩?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政策力度已足够,不需要再增加政策。第一,对今年的政策和形势不宜太悲观。去年是因为冲击太大,突然出现很多没遇到的情况,会有心理上的恐慌和不适。但其实今年的不确定性要小于去年。

而且今年政策也比去年利好。所以有人说,2019年是可以埋下种子的一年。目前中美在谈判的领域:一、贸易平衡,已进展得很好。二、结构性改革,虽然中美之间讨论有差异,但大多是自身要深化改革的内容,只是与美国契合点不一样,但多数领域是契合的。三、执行机制,这也是中美之间谈判的焦点,谈好了可以台阶式往上走。不过现在争议的是执行机制怎么解决,因为双边交易中执行机制是很大问题,不像多边贸易可以找第三方认可。

所以今年一季度下行压力会大一点,二季度就会逐渐走稳,不用特别担心,也不用太过悲观。可以抓住不确定中的确定性,抓好政策利好,用好竞争政策。

最后,陈昌盛说:“现在国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竞争为中心的政策。其核心是: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且进行安全、公平审查。目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在采取行动,如果能实施到位,产业政策转型越快对竞争的企业越好。当然也并非没有挑战,但面对挑战要适应,中国在快速崛起,迈入‘十四五’后,就要变成高速发展和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做更多努力。 ”

猜你喜欢

昌盛政策企业
政策
政策
企业
企业
企业
Surface active agents stabilize nanodroplets and enhance haze formation*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认准这个“壹”,才是正宗的昌盛“海南壹号”
助企政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