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强儿科组团援藏,呵护“格桑花”

2019-07-03周洁

新民周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组团式日喀则格桑花

周洁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上海市儿童医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9位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先心患儿,在家长的陪同下,经过两天两夜48个小时的奔波,终于抵达上海,接受进一步治疗。

一个月前,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和心内科的专家们在日喀则为117名疑似先心病患儿检查复诊之后,经过综合评估并征求患儿家属意见,确定这19名患儿到上海来治疗。如今,跨越5000公里的约定最终得以实现。

奔赴西藏日喀则义诊的队伍里,还包括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呼吸科、心胸外科、心内科、骨科、眼科、儿童保健科、新生儿筛查中心、影像科等专家共15人,这支来自儿童医院的强大医疗队,不仅为高原的孩子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将上海的医疗品质带给当地的医疗系统。

除了儿科之外,五一期间开幕的第四届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医学珠峰论坛,迎来了上海各大医院的“组团式”医疗队,吸引了日喀则各区县近300位医务工作者参加,两地医务工作者的互相交流学习,有效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服务能力,受到了日喀则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上海市儿童医院专家赴西藏亚东县一所幼儿园为孩子们做体检。

最强儿科组团到西藏

5月1日,上海市儿童医院的医生们放弃休假,来到了日喀则。日喀则机场外,杨晓东副院长已经和藏族朋友们等候。

日喀则,平均海拔4000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使得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内地,医疗水平也相对较低——据统计,西藏平均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47人,孕产妇死亡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5倍,婴幼儿死亡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三项指标仍排在全国末位。

不过,医疗队进藏后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并不来自于疾病,而是日喀则的高海拔。专家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头疼、胸闷、失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严重的甚至还出现了嘴唇发紫、呕吐等。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参加这次援藏任务,心胸外科主任张儒舫当天做手术到凌晨1点,休息了一会儿就坐上了飞机。

尽管身体不适,第二天一早,专家们还是带着精心准备的课件来到了日喀则人民医院,参加珠峰论坛儿科分论坛暨儿科危重症学习班,围绕日喀则地区儿科医疗现状特点,为当地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儿童医院在智慧医院建设与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小儿胸部先天性病变诊断和治疗原则、儿童常见眼病诊治、新生儿常见危重症识别处理、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佝偻病、重症肺炎的治疗等疾病积累的经验和技术。

来自骨科的赵利华医生和王一臣医生,第一时间投入到了临床工作,为当地“格桑花之爱”项目进行髋关节脱位手术的103名患儿进行术后回访。

诊室外,记者见到了等待复查的小卓玛,由于语言不通,小卓玛的母亲邀请了家住日喀则、会说汉语的亲戚做翻译。小卓玛和她的姐姐都患有髋关节脱位(DDT),“以前小孩不会走路,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了1岁多的时候来日喀则人民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这个病,姐姐在日喀则人民医院手术后已经恢复,妹妹去年去上海做了手术。”小卓玛来自日喀则地区18个县市中最为偏远的仲巴县,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县医院条件很差,气候恶劣,医生的技术也不好,如果得了厉害一点的病就要来日喀则看,看不好的还会去内地。”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育不良)DDH,是好发于婴幼儿的一种骨科疾病,这类患儿在婴儿期主要表现为臀围不对称,再大些走路后表现为跛行,如果不及时治疗纠正,有的患儿在成年后会终身无法站立。随着年龄的增大,手术的难度和残疾风险也会增大。

“格桑花之爱”是上海市儿童医院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等多家基金会、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合作的公益项目,为藏区农牧民儿童进行DDH筛查并对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救治。

“格桑花之爱”是上海市儿童医院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等多家基金会、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合作的公益项目,为藏区农牧民儿童进行DDH筛查并对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救治。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发起人正是2013年来日喀则援藏的杨晓东医生。

西藏患儿到上海诊疗,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和企业、社会组织代表看望孩子。

杨晓东告诉《新民周刊》,作为上海第七批援藏干部之一,他在日喀则除了做好心内科的本职工作外,发现有很多孩子由于先天性的疾病造成了终身的残疾,特别严重的就是DDH。项目刚开展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许多藏民家庭担心孩子去上海太远不安全;而且一些藏民健康意识比较薄弱,对于疾病的早期治疗不太重视。

要改变观念着实不易,经过3年的知识普及,许多患儿家庭开始主动找医院做检查,积极接受治疗。自2013年10月至今,上海市儿童医院和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共完成当地患儿筛查5900余例,接受重症患儿来沪手术超300例。除此之外,依托这个项目,上海儿童医院在西藏成立了“日喀则地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中心”“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诊治基地”和“新生儿筛查中心网络”,对当地基层医护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及示范手术,填补了多项学科领域空白。

5月4日一早,日喀则人民医院的门诊楼前排起了长龙,原来这一天是儿童医院的专家义诊日,不少藏区的孩子和家长们特地从老家赶来参加。一位家長告诉记者,孩子去年冬天感冒检查出来心脏有点问题。今年4月,县里发了通知后他就算好了时间,提前一天坐7个小时的车到日喀则给孩子看病。张儒舫告诉记者,由于高原缺氧,动脉导管未闭的患病率较平原地区显著增高,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据了解,义诊当天,儿童医院专家团共计为216名儿童进行义诊咨询,并与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详细讨论了需处理患儿的后续治疗方案。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的基础,莫过于完善的医疗卫生设施和医学人才的培养。上海的援藏模式,被当地人津津乐道。在连续为新疆喀什二院、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实现“创三甲”目标后,上海首创的“组团式”援藏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上海经验向全国推广——北京、上海、广东、安徽、重庆、陕西、辽宁纷纷把最好的医生派到边疆、在这里建成最好的团队,发光发热。

西藏的卫生健康工作设定了“小病不出县,中病不出市,大病不出藏”的目标,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上海先后选派了4批82名优秀医疗人才赴藏。医师组团到日喀则充实了医院的医疗力量,同时也为培养当地医疗人才奠定了基础。

日喀则人民医院院长米玛多吉对此深有体会,“‘组团式援藏采取‘师带徒的形式、‘传帮带的方式,手把手地帮带我们本地的医疗骨干。四年来,417项新技术得以开展,其中本地专家已经掌握了200多项先进的诊疗术。‘传帮带医疗骨干229人次。”

“选中一个医生,然后手把手去教他,他学会了以后就可以像种子一样发光,照亮别人。”已经多次入藏义诊的眼科主任乔彤说。

为了让援藏医疗成果落地,上海“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提出新模式:由上海10家三甲医院与日喀则人民医院通过“以院包科”的形式开展重点合作,其中上海市儿童医院在日喀则人民医院设立了儿科疾病诊疗中心,极大提升了这家医院的儿科医疗水平,此外,儿童医院还帮助日喀则建立了西藏唯一一个真正的无陪护新生儿病房。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955年,担负着西藏四分之一人口的防病、治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以及阿里、那曲部分地区甚至南亚各国转诊患者的诊治工作。

2019 年六一前夕,19 位西藏先心病患儿到上海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杨晓东向记者回忆,2013年刚到日喀则的时候,尽管前面6批干部已经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因为日喀则的底子太薄,日喀则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就像内地80年代的样子”。杨晓东到了以后,将重心放在了人员的培养和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上,目的只有一个,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中央对我们的要求是着力提高藏区的人口质量,其中健康是第一位的,我们通过打造西部的儿科疾病诊疗中心等最基本的医疗保健平台,能够有效提高地方的医疗水平。”

杨晓东援藏任期结束时,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从二甲升级为三乙,而此次回到日喀则,日喀则人民医院已经正式挂牌“三甲”,成为后藏地区首家三甲医院,这与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和 “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非常欣喜,医院除了硬件提升,医院的软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比如很多学科,原来是没有亚专业的,现在也开设了亚专业科室,而且也培养起了一批当地的医疗骨干。我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儿童医院援藏医生李廷俊在近一年的援藏中也颇有收获,在他看来,西藏非常缺少最基础的医疗健康普及,“在西藏,孕妇定期产检的观念还没有得到传播,由于高原气候和生活条件,你能看到许多在内地已经不见踪迹的疾病,其中一些感染性疾病、营养性疾病,通过健康宣教完全可以改善。”为此,李廷俊专门开设了家长学校,两周授课一次,向家长传递“疾病预防”的理念。

他说,“援藏这一年我们是认真的。虽然皮肤黑了、脸上有斑了、伪青年变成老大叔了,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事实上,上海“组团式医疗援藏”推广后,效果立竿见影。截至2018年底,拉萨、林芝、日喀则、山南、昌都、那曲市人民医院都顺利升级为三甲医院。接下来各家医院的目标,从“创三甲”走向“强三甲”。

社会力量纷纷加入

今年是上海对口援藏第二十五年、上海创新开展“组团式”医疗援藏的第四年。在珠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宁光说,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他表示,高海拔地区,低氧、低压、高寒,特殊环境给生存带来极大挑战,寻找发病机制,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式等,高原医学需要多部门合作与跨界研究。

由于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西藏先心病发病率比内地高。

论坛上,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共同启动了“日喀则市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资助计划”,支持日喀则优秀医务青年到上海培训。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黄红表示,上海将持续深入推进“组团式”援藏工作,并“以点带面”进一步辐射县、乡、村,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服务能力提升,为“健康中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更多上海智慧、上海力量。

除了医生,援藏之路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专家团走进亚东县双语幼儿园为小朋友进行健康体检时,亚东县中学的操场上也在举行着一场颇有意义的捐赠仪式——中梁控股集团、上海星舍公益基金会合作的“书香中梁”项目,为亚东县中学捐赠了8万元的课桌椅和价值10余万元的书籍,为这个边陲小镇的孩子们营造了更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据上海市星舍公益基金会负责人吴智亮介绍,这也是“书香中梁”在西藏开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捐助。

另外,此次赴上海的先心病患儿家庭的所有费用均由“书香中梁”日喀则先心病儿童筛查救治公益项目资助。中梁方面表示,2019年是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结束三年援藏工作的重要一年,“书香中梁”公益项目接连在日喀则市多地落地,希望为当地的医疗健康与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吴智亮告诉记者,除了中梁控股集团的资助,这次救治行动还获得了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市儿童医院的支持和关心,乐高中国、麦德龙、安佳奶粉、诺狐科技等单位也通过基金会为西藏患儿们送去了爱和温暖。社会各界力量的關注,使得沪藏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

截至发稿时,来沪就医的第一批先心患儿已经顺利返藏。中梁控股集团、上海星舍公益基金会和市儿童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为他们送行,直至站台。几个星期的相处让孩子们分外不舍,家长们则不断地用汉语、藏语和身体语言表达着感谢!

医疗和教育,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石,在支援藏区的路上,同心向前的人越多,路就会变得越加宽阔。

猜你喜欢

组团式日喀则格桑花
送你一朵格桑花
日喀则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雾培生产技术
小小格桑花
日喀则,天堂的邻居
放眼大局抓细节——组团式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
又见格桑花
医疗“组团式”援疆模式应加快探索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日喀则“118”大到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高原开遍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