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中学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意义

2019-07-02史继华

学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预防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中学时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青少年在这个阶段正在经历由幼年向成年的过度。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的心理比较敏感,可塑性强,敢于尝试任何新鲜事物,也敢于挑战各种规则。为了保证青少年在这个时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够健康发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中学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意義进行探究。

关键词:校园欺凌;思想政治教育;预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9-018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173

校园欺凌属于校园暴力的一种,心理学将校园欺凌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欺凌也就是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一种是间接欺凌,通过人际关系,散播谣言,或是煽动他人恶意欺凌旁人,或是实施冷暴力将被欺凌者隔绝在某一小团体或是大团体之外。校园欺凌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种长期的持续性多发事件。校园欺凌主要在校园内或是校园周边发生,由在校学生或是校外人员对被欺凌者实施身体或是心理上的伤害。多数欺凌者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而被欺凌者因为性格软弱或是害怕报复,默默承受不敢多言,反而助长了欺凌者的嚣张气焰,长时间欺凌被欺凌者。

一、校园欺凌发生的因素

家庭因素:父母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很多父母并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家庭不健康,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家庭的溺爱,父母的影响,所以学生自身三观也会不正。部分家庭存在家暴现象或是家庭破裂情况,学生或许不是直接受害者,但却是第二受害者。因为家庭原因,学生变得懦弱孤僻,没有安全感,在受到欺凌后默不吭声。

社会因素: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很容易受到社会影响,部分青少年对社会过度好奇,对一切新鲜事物都跃跃欲试。部分青少年过早接触网络,崇拜古惑仔等形象,对于一些暴力行为不仅不避,反而热衷于参与。另外,校园外有一些游手好闲的青年徘徊,欺凌中学生,或是教唆一些中学生进行欺凌,组建帮派等。

校园因素:目前有关于校园欺凌的制度还没有完善,虽然出台的部分制度能够保护欺凌者,但是没有指定相应法规约束欺凌事件,处罚较轻。因此欺凌者在实施校园欺凌时,存在侥幸心理。教师对学生关爱不够,多数教师认为以和为贵,认为学生的欺凌行为只是普通的同学打闹,并不过分在意,反而助长了校园欺凌之风。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部分学校园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之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引向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预防校园欺凌事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加强中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够加强中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正确的生命观,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逐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有基本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够在预防突发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让青少年敬畏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要让青少年懂得生命的价值,让青少年知晓生命的宝贵,从而懂得尊重他人生命。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显著的校园欺凌事件警醒学生,要明确告知学生,若是发生类似事件,应该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是告知老师,让学校与家长共同处理该事件。比如,某小学一个女生被十多个学生围着,其中一名女孩,一边动手扇巴掌,嘴里还振振有词。教师在讲述该校园欺凌事件后,应该明确告知学生,动手打人围堵女生的学生行为是错误的,打人是一个错误行为。

同时,教师应该明确告知学生,欺凌其他学生是不对的,并举出相关案例,警醒学生。教师只有时时处处警醒,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才能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三、结语

想要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学校领导也要加强管理,制订本校园相关规定,加大惩戒力度,杜绝中学生的侥幸心理。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严格处理,严格认真地执行惩处措施,关爱受害者。加强校园内外巡逻,第一时间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将伤害降到最低。强化校园及周边治理,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同时,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真诚热心地关爱每一位犯错的青少年,不能放弃,要用真诚的态度,正确的行为感化学生,引导学生走入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燕秋.校园欺凌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论坛,2016(14).

[2]江水长.建立惩治校园欺凌的法律机制[J].中国德育,2016(6).

[3]樊娅苹.从初中生欺凌行为探讨德育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史继华(1982.2— ),女,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巧用传统文化中仁爱消减校园欺凌的新模式》(课题立项号:GS[2017]GHBZ04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预防思想政治教育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