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9-07-02杨甜

祖国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

杨甜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背景下,为了让在校大学生能够更顺利地进行“创业就业”,我们应本着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培养新时代创业创新型人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推动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活方面的关注,而不能如传统教育那般只关注学科质量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提升到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上来。本文将先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

通常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如果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式的教育,那么学生们的思想是处于被动授受教育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办法得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也无法应用到现实当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交流与沟通不足,教师就不能很好地引导个别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枯燥

目前,高校当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局限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或者是哲学方面的教材当中。一直以来,高校通过这些传统的教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过程往往有些枯燥、乏味。因此,我们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旨,营造“合作探究、自主参与”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氛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模式,这些都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必要手段。然而,教育模式的实施有一定的困难。虽然它是一种支持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放模式,但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然有着过多的干涉,影响了学生自主参与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的情形。

(三)高校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机制偏陈旧

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有点过时。学生的标准评价当中以学业成绩与学术成果为重要比重,对思想政治方面的评价比较忽视。高校的思政教师,比较重点地关注于大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课堂上的思想表现,关注于他们平时的行为习惯,把行为习惯完全等同于思想政治素养,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高校教师要不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要不断地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多个角度调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发挥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不够优良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它忽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些高校的教育环境,侧重于文化课的教学,不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表现为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际能力培养。大学生在大学课堂中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实践的机会很少,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下,大学生生创新人格塑造的也存在着困难。

二、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策略

下面重点阐述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策略。

(一)激趣励志,制定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

在大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高校培养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以同样的方式,在高校培养思想政治方面优秀的创新人才,也需要分阶段进行。作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稳固树立、稳固发展的重要阶段,高校要结合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他们的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选拔思想政治、学业成绩优秀的各类创新人才。高校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激励他们的志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主渠道,主题教育为重要手段,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强化思政教育。主题教育活动要着眼于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以主题讲座、调查问卷的方式及时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育内容融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利用自身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认清热点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要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讨论、辩论、参观、访问等形式,使大学生交流思想,明辨是非,使主题教育既摒弃空洞的说教,增加其时代感、新鲜感、真实感,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解决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也解决了实际问题。

(二)整合职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涵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它主要分为工科、理科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若干类别。不同学科的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当中,毕业的学生因知识背景明显的差异,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样的,都应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秀的思想品德。从宏观角度来看,培养有纪律,创新型的思想政治高素养人才,是各高校应该努力的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建议高校应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训计划,我们要整合职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涵。在教育过程中,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要注重正面引导和说服教育,坚持灌输和疏导相结合,表扬和批评相结合,引导学生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调动参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疏导、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注重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的阻力和反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有效性。

(三)高校应关注大学生抗挫能力的锤炼和调压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发展,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挫折。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学生的抵抗挫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未来,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不可预测性,高校思政教师在教育大学生时,要关注关注大学生抗挫能力的锤炼和调压能力的培养。因此,有一定的搞挫折和调整就业压力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实践活动的原则。发挥社会实践、学生管理等具有的特殊思想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在完成任务中培育合作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在新时代,高校要坚持以创新型人才的新培养要求,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模式,丰富高等教育的内涵。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阐明其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组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四)教育应发展大学生个性,加强对思想政治的引导

大学要实行导师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色,丰富学生思想内涵,必须按照一定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发展大学生个性,加强对思想政治的引导。针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不同时期,结合时事,充分把握教育时机,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主题的教育,如大学适应教育、专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婚恋教育、人际关系、形象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等,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开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全面素质教育和诚信教育等。适时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贴近实际、贴近思想、贴近生活。

三、结语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和最有效的基地。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显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创新人才培养教师的责任,提高教师的创新与教学实践的意义。高校要进一步通过课程评价、学生評价、专家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激励教师重视创新型思想政治人才的培养,把思想政治创新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综合素养优秀的人才,实现思想教育与学科教学共同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微,韩双,马冬雪等.装备制造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07):84-86.

[2]杨灿明.新时代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07):3-7.

[3]王欢.教育信息化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1):20-23,41.

[4]王石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方法论研究——基于“事”“时”“势”的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8,(02):107-112.

[5]王姝元.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涵研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与创新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11).

[6]王长恒,牟海萍.先秦儒家礼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0):15-17.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构建沈阳地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