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移动图书馆发展方向

2019-07-01廖静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移动数据图书馆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伴随5G技术的成熟,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将从科学化的信息系统建设,用户视角的特色化打造,强运营思维等路径去促进移动图书馆的发展。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数据

一、移动图书馆发展的背景

1、5G时代到来

2019年被称为5G发展的重要起点年,是5G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于5G来讲,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影响对于各个领域环境都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5G时代的到来绝非单纯的网速提升,而本质上是技术底层逻辑发生变化,5G是真正移动互联网的底层。5G时代,将带来网络速度的倍增,带来过去受制于网速的众多场景和行业,在高网速的环境下,数据承载、传输、应用可能性不断放大。万物互联会逐步加速,硬件与网络的连接在5G时代将大步进行,另外低功耗、低延时、泛在网也是5G的重要特点。那么在5G时代的背景下,作为图书馆而言,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图书馆的物理空间的承载能力相对有限,服务范围有限,,5G时代网速的不断提升,为图书馆的移动化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也让图书馆服务和产品边界正在不断拓宽。

2、阅读习惯发生重大改变

网络时代的到来,加之智能手机在近年来的大面积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到来。新的时代,用户阅读习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智能手机的普及让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用户正在习惯和长期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知识获取和学习。网络环境的改变让知识的学习从单纯的文字学习也逐步往图文和视频化的方向加速发展。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因为网络环境的改变不断扩展。用户在阅读能力和阅读细节上也与过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碎片化的时间需要拥有更高效的阅读和学习方式。对于图书馆来讲,图书馆的优势在于长期的知识资源积累和部分独特的知识审核体系,也有着更丰富的知识服务能力。在这样的优势背景下,面对受众因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新的用户阅读习惯,图书馆有必要增强对于新技术的应用,通过线上化和移动化的路径去提升自己的服务半径,加强自身价值。

二、移动图书馆建设方向思考

1、打造特色化的移动图书馆方向

对于各个类型的图书馆来讲,具备长期稳定服务人群的图书馆,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定位,站在服务用户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应用技术形成自身具有特点的移动图书馆建设。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讲,需要集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学生的特点进行移动图书馆的定位规划,从而形成精准化的打造模式。公共图书馆也应该通过服务的人群,所在的城市特点,城市发展方向与历史人文等进行相应的融合。这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和运营者要充分理解图书馆在当下时代的发展现状,深入理解图书馆移动化的真正价值,才能形成特色化发展的可能性。

2、建立个人移动图书馆小数据

现在都在强调大数据所带来的价值,图书馆的移动化过程中则更需要关注小数据的价值,即站在用户数据视角的小数据搭建,去建立个人移动图书馆。个人移动图书馆的建立核心解决图书馆服务在移动化中的用户需求洞察,真正将用户的使用个人化,用产品围绕用户需求实现千人千面,打造个人具有特点和多元化的学习路径。从具体实施路径来讲,要在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中尊重个性化需求,发挥图书馆资源丰富的优势。[1]此外,通过多元的角度进行数据采集,对于阅读与知识相应端口实施数据共享,并挖掘数据特点,为用户定制和推荐合理内容,并关注用户在移动图书馆使用过程中的使用习惯,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持续优化和梳理形成更具价值的反馈机制,优化移动图书馆,提升服务价值。

3、利用多平台建立移动图书馆矩阵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技术带来的多内容平台成为用户获取内容的关键,对于移动图书馆的建立来讲,关键是要建立一套适用于各个平台场景的移动图书馆矩阵。在当下来讲APP、自媒体、小程序三个载体是移动图书馆的主要阵地。APP有着自由的技术开发体系,能够完整的大规模的提供图书馆数据和内容承载,将是移动图书馆建立的主要阵地。而以微信、头条等自媒体矩阵平台来讲,是目前大部分受众获取信息内容的主要场景,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优势,针对性的将移动图书馆的部分内容与功能在高粘性度的自媒体平台进行绑定和开通,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能够获取服务的渠道。小程序则是兼顾功能与内容为一体的轻应用模式,能够承载一些自媒体单纯的内容不难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移动图书馆建设来讲,除了APP以外的重要补充性选择。三部分平台都有着自己的优势,移动图书馆在打造过程中,应该积极获取相应平台的优势,为移动图书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方式。[2]矩阵的建立是移动图书馆形成服务体系和个性化服务的另外一个展现,针对不同用户的使用特点可以有不同的平台使用方法。

4、移动图书馆的科学规划和运营更新

移动图书馆的打造需要站在用户视角和技术视角融合的方向进行科学系统化的构建,需要更像互联网产品的方式进行系统规划,移动图书馆链接了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口,也链接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在资源梳理,信息管理,用户管理等都要更新思维,重塑全新的系统。[3]另外一个维度来看,移动图书馆的打造,除了产品层面的技术实现,另外也需要有更强的运营能力,这与过去传统图书馆的线下服务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别,用户运营是移动化技术产品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建立新的运营思维,建立新的运营团队,来实现对于移动图书馆的打造。

参考文献:

[1]陈安琪.基于小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移动服务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9,32 (01):42-45

[2]张寒松.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与发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 (03):153+141.

[3]李雪莹.新型智慧图书馆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探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9,3 (04):25-26

作者簡介:廖静(1983.5)女,籍贯:成都,成都师范学院 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档案学,职称: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移动数据图书馆
图书馆
如何有效发挥课间操的锻炼作用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