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动作及攻防含义比较

2019-07-01刘君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刘君

摘要:本文主要对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进行对比,对其中的典型招式从攻防以及套路动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得出相关结论。通过文章的论述,可以更好地明确两种不同的太极拳存在的优缺点。

关键词: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套路动作;攻防

一、陈、杨氏太极拳简述

陈氏太极拳在演练过程中更加重视重心垂直轴的变化,通过肩肘髋膝几个重点的关节角度进行变化实现在重心水平上的波动,这也充分说明了太极拳中的“立如平秤”。陈氏太极拳要求相对的平稳,但不是绝对的平稳。通过左右侧肩关节的角度变化能够体现出该太极拳的拳理特点:协调对称、动作连绵平缓,因此也能够总结出陈氏太极拳节奏更加鲜明。在陈氏太极拳中,节奏是其最为明显的表现,这也能够体现出其韵味。通过具有舒缓的动作波浪式前进,同时其中的柔化动作慢、刚 发动作快,整个拳法套路都是非常连贯协调额,因此在演练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精神、意念之间的高度协调,同时也能够做到刚中带柔、快慢相间。

较之于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有些许不同。从运动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后者主要是通过骨盆运动的方式,也就是通过骨盆绕一垂直轴来进行性转换的幅度更大,并且在该过程中保持相应的旋移性。在步法过程中,重心向回旋移并左右脚跟着地的时候,因为绕一垂直轴的幅度要大,所以骨盆绕丫冠状轴后仰。骨盆后仰的时候,躯干从头到尾间变成一条直线,可以更好地当作身体的转轴,以便更好地转动在一垂直轴。两种不同的太极拳都能够通过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过程来提供活动的能量,陈氏太极拳在演练过程中对于心脏的要求更高。

二、陈、杨氏太极拳套路动作及攻防含义比较

陈、杨氏太极拳在演练中的套路动作以及相应的攻防含义都是存在很大的區别的,本文仅选取其中一些动作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读者可以见微知著,更好地了解陈、杨氏太极拳的练习价值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区别。但是其中要明确的是,太极拳的演练并没有好坏之分,同时对二者进行比较也无贬低之意。

在单鞭招式的演练中,陈氏太极拳首先需要身体微微侧右,并且左膝也稍微弯曲,步型保持不变。其中做出相应的手势动作:右手开始顺时针缠丝,手肘向内收缩,保持掌心向上,同时指尖要直对正前方。左手则向内进行逆时针缠丝,与右手相反的方向向下,掌心朝下,手指也朝着前方。双眼目视手部动作。其后身体想做偏转,左手逆时针缠丝,下身保持不变。身体在之前的动作下保持继续左转的状态,并且逐渐将身体的重心都落在右腿上,左膝向前产出,保持上身动作。随后将身体向左微转,左脚落地踩实。身体的动作转向右方,并且左手呈托掌动作,左脚尖稍微向内,眼睛注视右方。最后,身体重心向左开始移动,右手保持动作不变,沉肩坠肘,圆裆沉胯。

杨氏太极拳在演练单鞭招式时,首先将身躯缓缓左转,同时左膝用力,并且将整个身体的力量移动到左部,右脚的力量则逐渐落到脚尖。双手保持与身体相水平的状态,并且从身体的右前方逐渐移动到左前方。整个过程掌心朝下,之间朝左上方。随后将自身躯干右转,并且将身躯的力量逐渐下落到右膝,逐渐抬起左脚,保持膝盖弯曲,将脚提离地面,并且将之落到右脚脚弓内形成杨氏太极拳中的“丁字步”。此时将双手从身体下方逐渐上移到身体的中部位置,并且通过平推的方式到达身体的右前方。此时指尖微微上翘,并且双眼目光集中在右手上。最后,身体保持左转,右膝在此用力,左腿则向身体的内测缓慢移动。脚尖在离地的过程中将右手勾手,右脚转移中心到左腿,保持左右脚处置放置,右手勾手保持不变,掌心向左,并且双眼目光集中到左手。

对上述两种不同的太极拳进行动作比较,在动作上又一些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两种太极拳在开始时都是用弓步面朝攻击方。其次,上肢都是一手勾拳,一手推掌。并且在进行攻击时,两种太极拳都是通过正面的形式来对对方进行攻击,并且由于攻击的部位都是较为接近的,因此可以相互转换。其中也有很多具有差异性的动作。陈氏太极拳在推掌之前有一定的肘靠动作,而杨氏太极拳在演练过程中通过勾手,并且略微高于右肩。在下肢步法中也有所区别。陈氏太极拳通过弓马步来进行移动演练,杨氏太极拳的步法则为其典型的丁字步转为马步。陈氏的单鞭联系通过引采加上另一手的攻击,同时靠击加上肘击的结合配合勾手攻击下颌或颈部。其中采用弓马步的方式来对侧重心进行来回的移动,并且以此来攻击敌人的重心。样式太极拳通过丁字步作为拧转采引化解对方劲力的方式,在攻击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方的正面。杨氏太极拳用拧转的方式直接展开推掌,并且也没有对重心进行回转。

三、结束语

陈、杨氏太极拳在其发展中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但是由于其中有很懂的技巧攻防技都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因此在实际的动作运作中还是能够体现出很大的差异的。太极拳的动作开展都是为了攻防技含义而进行的,因此并不是单纯的花架子,而是有着实质性的效果。本文以单鞭招式的演练中陈、杨氏太极拳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阐述,并且对其攻防技击都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可以为相关学习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学习价值。

参考文献:

[1]练习杨氏太极拳的意义分析[J].马传福.中国民族博览.2017 (04)

[2]山西传统杨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的赛事研究[J].耿莺,翟燕星,智喜鑫.当代体育科技.2018 (28)

[3]传统杨氏太极拳在西藏推广普及的可行性研究[J].李德平.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 (02)

[4]李雅轩杨氏太极拳在四川发展研究——以出版图书为例[J].李胜领.当代体育科技.2016 (22)

[5]湖南省陈氏与杨氏太极拳发展对比研究——基于湖南省第二届太极拳锦标赛的调查[J].邓尧,马烨军,巩子天胤,易新明.搏击(武术科学).201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