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019-07-01于晓艳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于晓艳

摘要:体育课是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体育课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之余放松身心,劳逸结合,充满活力,进而更好的进行学习。初中生虽然学习任务较重,但更要重视体育锻炼。要通过体育课教学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养和充沛的精力,圆满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本文深入探究了初中体育教学应怎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希望能够对初中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一个人做事情的资本。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去做想做的事,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在大部分初中对体育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的体育课常常被文化课所挤占。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重视体育课教学,学校应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特别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身体发育的最佳时期。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学,深入研究体育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状态。

一、体育课上课前的准备活动很重要,一定要带着学生们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运动在体育课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老师在开始教学前,都会带领学生做一些准备运动,让学生拉伸筋骨,使身体预热,避免因突然运动而造成身体肌肉和骨骼的损伤。因此,体育老师应重视体育课上的准备运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准备运动,调动身体活力,使之适应后面的剧烈运动。体育课上的准备运动内容和形式都很多,但经常做的准备运动有扩胸运动、伸展运动以及颈肩、腕部的环绕运动。体育老师要重视准备运动,并带领学生一起做准备运动。这样既让学生重视了准备运动,认真做好准备运动,预热了身体,同时也让体育老师做了准备运动,为后续教学做好身体准备。如果老师不重视,那么学生也就不会认真做好准备运动,就会在后面的运动中因准备运动不充分而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运动意识,养成每次运动前都要做准备运动的好习惯,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自觉进行,然后再进行剧烈的运动。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做好运动前的准备运动,能够有效保护他们的身体,避免因运动不当给身体带来伤害。

二、给学生们提供充足的体育设备,让學生们在体育课上能够快乐的进行体育训练

有些初中体育设施不完善,体育场地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体育课上,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男生喜欢打篮球,但是没有场地、没有篮球架;女生喜欢跳跳操、打羽毛球,但是也没有合适的场地跟器材。学生只能三人一伙、五人一堆的聊天、瞎玩。体育课没有充分发挥让学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因此,学校重视体育教学,就要加大投入,要配齐体育教学的专用场地和相关设施,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身体得到锻炼,身心愉悦。体育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喜欢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调动他们运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爱上体育课,爱上运动,从而拥有健康的身体和阳光快乐的心态。

三、拓展训练在体育课堂上也很必要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综合性训练方式,具有较大的运动强度和较强的训练难度。但通过一定的拓展训练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同时,通过拓展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拓展训练的运动难度和强度都要高于普通的体育运动,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身体的实际状况,适当的安排一些拓展训练内容,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养。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但越野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拓展训练项目。越野运动综合性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也可以充满乐趣。因此很受初中学生的欢迎。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组织安排越野活动。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学生在越野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行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也要兼顾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互相帮助,团结合作,为小组的胜利而共同努力,一起克服困难。通过越野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战胜困难和团结互助的意志品质,又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寓教于乐,教学效果显著。在体育课教学中安排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就会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通过拓展训练,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体育老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们,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运动起来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对运动不感兴趣和缺乏运动欲望的学生。要采用多种方式,调动他们运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起来,能够自愿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其实,体育课就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活起来,缓解学习文化知识造成的大脑疲劳。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充满活力,更健康更阳光。体育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督促学生积极进行体育运动,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并喜欢上体育运动。体育老师既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要做到公平公正,要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体育运动,也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运动起来,都能让身体得到锻炼。体育课和其他文化课程一样,也是学校的一门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学习知识文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初中学校既要重视文化课程,也要重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康的成长,身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要深入研究,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重视体育运动的意识,能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哲人.走出学校体育改革的误区[J].大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 (02):92-92.

[2]王永翔,邱泉,汤乃洲.试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性特征[J].体育与科学.2000 (21):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