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2019-07-01平治国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思维导图微课

平治国

摘要:在现今的高中教学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尤其对于文科生来讲,历史在高考中占据了文综的1/3,满分为100分。可以说,学生要想考较高的分数,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离不开在历史学科上的良好的发挥。身为历史教师的我们,肩负着教育改革的重任,应当时常对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也意识到诸如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实用、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等诸多因素,都成为制约着高中历史教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瓶颈。

关键词:德育功能;微课;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下文中,我将结合自身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与各位进行初步的探讨和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历史学科应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而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历史教育就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据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初高中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养欠缺,学校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重视程度偏低、普遍的重理轻文的现象。学生们自我意识非常强,比较自私自利,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意识淡漠,做事拈輕怕重,意志力不坚定等问题司空见惯。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运用一定的方法,将人文精神与学生的成长有机结合在一起。恩格斯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门科学,那就是历史。历史学科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衣食住行乃至风土人情无所不包,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良好素材。学生们也许不喜欢课本上枯燥的知识,但我们教师可以将课外的知识与课本上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整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带出书本上的内容,带领学生们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不用理论性地说教,而是用真实的案例去展现强大的说服力去感染学生,通过事件去了解历史,通过伟大人物的成长历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这就是我们历史学科的人文情怀,也是我们不能为其他学科所替代的一大优势,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也就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寓教于乐,致力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2.适当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创新

微课可以利用短短的不到10分钟的时间,以视频的形式来展现核心的内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对于高三学生来讲,平时的学习比较紧张,没有大块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复习学习,如果想要将零散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微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应该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一个较理想的趋势。在微课的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弱点和需求录制微课,进行有目的的播放,并且可以做到随时、重复性的播放。微课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没有消化的知识在课后进行夯实,帮助那些学习程度较差、接收信息较慢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高;并且,由于微课时间短,所展示的内容偏向于重点和难点,时效性非常强,可以在学生课后复习中起到良好的课堂延伸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创新,钻研微课的录制,实现时间与价值的最优化,但是,创新不能只是形式上的,也要保证其实用性。微课的设计和使用要做到科学合理,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兴趣,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可进行专题性的知识讲解,把一些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地总结在一起,可以是某一个单元,也可以是某一个模块,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抓住线索规律。但是,正如电子书的使用不会取代纸质书一样,微课的使用也不可以取代平时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微课的应用要做到量上要压缩,质上要精挑细选,讲求精益求精,把每一堂微课都做成精品课,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内容上绝对不能流于形式,要追求性价比的最大化!

3.注重思维导图的使用

有一部叫《龙樱》的电视剧,建议大家看一下,剧中介绍了很多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其中一个便是学生们画思维导图。文科生普遍认为,历史是政史地三科之中内容最繁复、知识点最零散、背诵起来最枯燥乏味的一科,而且背诵过后让人最头疼的问题还是记不住。如何对学生的大脑进行有效的刺激,起到事倍功半的记忆效果,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而此时思维导图就体现出了它的使用价值。事实上,我们的历史有线索可循,因为每一册的历史书都是按照时间、年代的顺序为线索,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现时代的变迁。导图的设计可以通过学生自身的阅读,再加上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去用自己的兴趣和主动性将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展现出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模拟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大纲式历史;然后,再在此基础上,逐渐划分模块,扩充其他的知识。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先由学生结合高考的考点进行分析,挑出重点、难点,然后通过几个关键词体现出历史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依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量和学习水平确定导图的大小,是发展总体的框架,还是进行具体分析。合理的思维导图应当是大框架和小专题相结合,在导图绘制的过程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哪些是强项,哪些是弱项,对自己的弱项进行标注,以便重复性学习,补齐知识欠缺。为了对大脑进行有效刺激,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彩笔、各色的文字对大脑进行有效的刺激。由于人脑喜欢弯曲的曲线,可以把直线化为弯线,主干和分支线条有粗细之分,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大脑具有良好的联想能力,画导图就像大树一样,通过主干不断地发展分支,每一个分支都代表着一个知识的发展脉络,它们共同构成知识的整体性。

以上就是我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它对历史教学创新这个大课题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起到的作用也是杯水车薪。我也看到过其他教师研究的翻转课堂、情景模拟式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等一批很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钻研下,我们高中历史课堂定会与新课改齐头并进,为学生,为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思维导图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