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实践

2019-07-01苏里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绿色教育适宜性幼儿园

苏里

摘要:教育也要在绿色的背景下进行,但是这个绿色并不仅仅是指环境的范畴,更多的是体现教育者对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思想、理念,是根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教育的一种改革、一种创新。绿色教育要结合对象的特点,与社会环境融合在一起,创造对学生实现的最大价值,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和谐融洽的教育。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实践要在绿色教育的视野下,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发展幼儿的个性特点。文章从发展适宜性有关的发展过程到幼儿园如何在绿色视野下发展适宜性课程做了论述。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敢创新、肯实践的新一代人才。

关键词:绿色教育;幼儿园;发展;适宜性

绿色教育是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适合幼儿的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而所谓发展适宜性实践,不仅仅指的是一个课程,而是教育上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的体现。一方面要体现幼儿园本身的特色,幼儿园可以有发展适宜性实践,另一方面幼儿园在教学中注重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互动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这种发展适宜性实践更是体现在幼儿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

一、基于绿色视野下的幼儿发展适宜性实践中理念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学在整个学习阶段是比较重要的,是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阶段。因此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实践队幼儿以后的学习也有一定影响,如19 8 3年一篇《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研究对1973至1982年10年间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学生的考试结果不理想,引起了美国的重视,因此他们进行了一次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对幼儿园教育的改革。把以前幼儿园单一的教与学重新进行审视,不能过早把应试教育这套方法应用到幼儿身上,而是在幼儿园注重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活动来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从而在1986年提出了“发展适宜性”(develop m ental appropriateness)这个概念,用发展适宜性来指导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判断哪些教学内容适合幼儿,哪些教学内容不适合幼儿。基于绿色视野下的幼儿发展适宜性实践,是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制定实践的活动内容,注重儿童的可持续发展。1997年,根据实践,再对幼儿适宜性发展进行修改,到2009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正式发布第三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不仅从幼儿身上特点出发,而且教学中,教师的素质能力也必须要提高,注重教师与幼儿的发展,重视教师的有效性教学,突出教师的重要作用。

基于绿色视野下的幼儿发展适宜性实践中理念的发展,体现了教育的进步,对幼儿的教育问题不断修正完善,也是新课改的体现。

二、基于绿色视野下,如何建构幼儿发展适宜性课程

(一)向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

我国在刚发展幼儿教育时,很多教学方法以及设备的投入都在探索中,我国曾向苏联学习了一套以“直接教学”和“分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后来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再结合西方的“活动教学”和“综合教学”。这些教学的理论都是从外国借鉴,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我国的幼儿发展适宜性课程中,探索适合我国幼儿发展适宜性课程教学方法。但是,并不是把方法拿来就用,必须把这些方法与我国幼儿课程内容的特点结合,针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基于绿色环境背景下,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幼儿园的发展适宜课程。在发展适宜性实践中就有以下建议:

1.体现幼儿自己的思维,在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合作,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2.体现幼儿对学科的理解能力,把学科与活动练习起来,举一反三;

3.体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4.发掘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思想需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

发展适宜性实践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优秀的教师,在进行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中会有一定的优势,也就是对一节课的准备比较充分,幼儿也会在素质高的教师课堂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实行幼儿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

素质能力高的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为幼儿创建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也可以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加入不同的游戲,用不同的方法把知识渗透到课堂环节中,做到“润物细无声”,符合绿色教学理念。

(三)中西结合,创造新型教学模式

幼儿发展适宜性实践并不是指定用哪个教学模式,而是倡导相同的理念。在幼儿发展适宜性实践课程中,要把西方和中国的教育模式结合起来,深思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

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并不快,很多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都需要向国外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前进,如刚才在第一点论述的向苏联学习的热潮,也就是我们借鉴西方教育方法的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幼儿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要求也不断进步,但是自主性多元化的课程、传统的学科课程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很多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在新课程改革下,也不断地尝试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但是很多的教育模式都是根据领导者的不同而改变,真正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还是不敢尝试,或者不深入研究,结果就是实验不成功,教学效果不理想。

有时候,教师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每一次的教学改革都需要参考外国的教学方法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幼儿的特点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呢?很多时候就看自身的素质能力以及对教学改革的信心。

实际上,发展适宜性课堂内容很多是固定的,但是课程模式是随着教师的理念而改变的,各种课程模式不同,创造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提出在基于绿色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实践,就是对以往传统的管理、教学模式的打破,在向其他先进教育理念学习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教学内容,提出适合幼儿课堂的实践教学,有效整合本土化教学资源。

总之,教育的改革不断,中国一直走在教育的改革中,要不断地探索幼儿园发展适宜性实践教育方法。在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教师要在绿色教育视野下转变幼儿教育理念,根据幼儿特点,在课堂中建设自己的幼儿教育模式,得出适合我国风格特点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幼儿园发展适应性实践能够促进教育者创造自己的教育模式,找到自己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吴遵民.论幼儿教育的本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02).

[2]魏洁芳.幼儿教育中安全环境创设的措施[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 (03).

猜你喜欢

绿色教育适宜性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某院心内科前列地尔注射液病历点评
基于GIS和AHP的避暑地产布局适宜性研究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绿色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绿色教育”指导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创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