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

2019-07-01孙晶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举一反三练习合作

孙晶

摘要: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一门规律性,逻辑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当今的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程趋于自主化与方法化的今天,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展现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进行规律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关键词:举一反三;合作;探索;练习

当今的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程趋于自主化与方法化的今天,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展现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一门规律性,逻辑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掌握不好哪一个环节就无法接受新知。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数学规律的形成,让同学们体味到数学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可大大消除学生怕学数学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爱学,会学,时刻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进行规律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现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如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谈的不到或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我们应该“以学定教”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真正做到了“教师走向学生”。钻透教材,适当改编例题,做到既适合学生的当前的知识水平和思维习惯,又有创造性的开发和拓展,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课堂评语讲究艺术性

客观、准确的课堂评价语言是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条途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中的得失,从而调整学习环节,改进学习方法。同时课堂评语又代表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认可程度,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肯定的评语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强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中肯恰当的否定评语,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三.疑难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遇到难点小组合作,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学生思维积极、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共同完善。學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才会高,对所学知识才能理解深刻,才能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四.概念性内容多让学生自己探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学到的东西,印象最深刻,那么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对一些定义﹑规律﹑计算公式、法则等可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知识的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比教师演示讲解的效果好得多。如果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比如我在讲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没有直接把学生往平行四边形上面引,而是给学生一些三角形的纸片,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说“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能将手中的三角形变成这些图形并求出它的面积吗?”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间讨论,再组织交流,每出现一种方法就全班交流,对方法的正确性进行考证。有的变成长方形,有的一个三角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虽然同学们讨论得出了“底除以二再乘高”、“高除以二再乘底”这样的看上去不舒服的算式,但我总加以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我觉得没有探索、只有讲授的话,学生的思维就会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老师的讲解,就不会举一反三,更谈不上创新了。

五.注重比较,在比较中举一反三

课堂教学中,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已有的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并使有关的教学内容系统连贯和相对完整。而学生对于相对完整的知识比较容易理解,也就容易掌握,从而做到新旧知识间的举一反三。

六.做好课堂小结

每一节课结束以后,教师要做好课堂小结,通过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加强学生的记忆,巩固新知识。课堂小结要突出要点、重点、难点、易错点、技能、规律和方法。学生明晰了要点、重点,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课;学生明晰了易错点,可以找到错误的根源,避免再掉入同一个陷阱。小结时可让学生交流、归纳,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概括、归纳能力。

七.练习要精

新知识形成后,练习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的知识,形成技能,又可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思维、举一反三。(1)练习内容要有层次性。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循序渐进,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2)练习形式要多样化。(3)练习手段要灵活。根据学生好胜心强、不甘落后的年龄特点,多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完成练习。

八.鼓励算法多样化

练习中常有学生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解法,可能与书上的做法不一样,或在算理上难于理解,但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加以否定,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学生有差异性,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算法也就可能不一样,我们不能禁锢于书本的解法,学生有权利在接触一个新知识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后遇到问题才会举一反三的去解决。当然在出现多种算法后,随着知识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对这些方法加以比较,求最优、最简算法,学生也会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主动优化、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讲课方法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左右脑都同时得到发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挥,加速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为我国的数学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

参考文献:

[1]崔江萍;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与培养[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7期

[2]胡德云;马波;小学数学教师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成功(教育);2007年06期

猜你喜欢

举一反三练习合作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