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与保持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

2019-07-01陈秀香李利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学习热情素质教育

陈秀香 李利

摘要:美术审美情操和艺术欣赏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而學习热情是学习的源动力,爱因斯坦曾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美术素养要从小学抓起,小学生的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对未知的事物很好奇,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热情,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关键词:艺术欣赏;美术素养;素质教育;学习热情

小学美术教学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美术,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在学生学习美术之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欣赏美、感悟美、发现美,学会感受和体验生活的艺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打造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打造与保持小学生学习美术热情的重要性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重,如果老师能够加以恰当的引导,将好奇转变为学习兴趣与热情,老师会教得很轻松,学习效果也会很好。

(一)提高学习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在美术教学备课时会充分考虑小孩子的年龄特点再开展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将美术经典作品、美术的故事融入课堂,拓宽美术教学的范畴。鼓励学生思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从中获取情感认同,培养对美的赏析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二)提高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中以游戏性、故事性为教学宗旨,变教学为互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促进全面发展。

二、打造与保持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有效策略

在儿童美术教育阶段,有学习热情,学生才会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才会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有学习热情和没有学习热情,其学习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难易适度,有新意的授课内容,营造积极的美术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教学中运用游戏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热情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一般参与积极性都很高。用游戏的方式开展美术教育,让小学生在自由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使课堂变得简单快乐。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抓住学生最喜欢玩游戏的心理特点,设计适合游戏类型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注,与学生玩美术游戏,学生更乐意参与到教学中来。如一年级美术《春天的色彩》一课,就可以带领孩子到操场上或者花园里寻找一下春天,感受一下春天的色彩,看看花草树木,观察它们的色彩和形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游戏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童趣故事引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精彩、有趣的小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听的,在美术教材内容中,也蕴藏小故事,小孩子的天性是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持久。如《春天的色彩》里边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讲春姑娘的故事,这样学生会对春天产生兴趣,增强好奇感。充满趣味性和童话性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寓教于乐,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也能随之提高。

(三)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感觉美术魅力

艺术源于生活。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写生课程,用自己的双眼去看世界,感悟自然,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主动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变化,用画笔将所看画出来,使学生们体会到生活处处皆有美,生活处处离不开美术。任何情感、故事、画面都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将绘画逐渐培养成一种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这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美术课。

(四)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贪玩和好玩,理解能力不强,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手段,如在讲透视规律时,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的优势,可以运用动画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的透视规律直观地呈现出来。老师再加以理论讲解,二者配合可以轻松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难点,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美术教学,加强直观教学,有助于调节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开展多样化的绘画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参与热情

开展美术比赛、美术墙等课外实践活动,通学生通过参与而有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各种绘画比赛或是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美术是快乐而有趣的事情,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会很有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学习兴趣就会得以持续、深入地发展。

(六)鼓励性评价,让小学生获得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肯定和称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师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形成对美术持久的兴趣是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与表扬学生,促进学生将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长久保持下去。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小学阶段,在美术教学中要想保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需求,对教学方案和内容做出适当调整,采用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小学美术课堂变得越来越生动、有趣.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不断开发丰富新颖的教学素材,为学生营造不同的艺术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淑芳.浅析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新课程(上),2017 (02)

[2]梁娜.浅析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2017 (6)

[3]黄小强.关注特点 改变方式 打造快乐课堂——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 (03)

[4]陈晓莉.打造生动形象氛围,提高学生美术课堂兴趣[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 (6)

[5]王犇.生活化教学,让小学美术绽放精彩[J].情感读本,2017 (29)

[6]陈秀政.从多维课堂刺激中增进美术学习热情[J].华夏教师,2018,No.105 (21):72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学习热情素质教育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