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开放型世界港口经济 谱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2019-07-01李天碧

中国水运 2019年6期
关键词:一流港口世界

李天碧

港口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世界各国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六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已基本形成,港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节点和先行领域,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惠及了各国人民,得到了各国领导人的高度认可。加强港口和航运业界合作写入了论坛联合公报,由中国与13个国家共同建立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合作机制列入了论坛成果清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鼓励中外资本投资建设和经营我国港口业,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积极推动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已在中国成功实践的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和腹地经济的发展模式,得到了沿线国家高度认同和复制推广,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动能。此次世界港口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扩大了港口朋友圈,播撒了合作的种子,将有助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过70年的砥砺奋进,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包括广州港在内的中国港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港口大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444个,201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43.5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1亿TEU,在全球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十大港口中,中国均占有七席。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五大沿海港口群,建成了一批專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以港口为枢纽的海运服务网络通达全球。港口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离岸深水筑港技术、港口机械装备制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引领了全球智慧港口发展。绿色港口、平安港口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码头岸电设施加快建设并初具规模,新能源、清洁能源在港口广泛应用。着力构建隐患排查和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加强港口安全风险防范。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四个一流”港口加快建设,港口运营管理能力、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我国港口发展正在向世界一流强港迈进,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当今世界正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构建开放、包容、联动、可持续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有利于促进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平台,也为沿线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港口作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先行领域,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此,我有三点建议:

—是继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和发展战略规划对接,围绕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项目,坚持市场导向、互利共赢,不断充实完善合作内容和方式,加快建设港口枢纽和内外通道,建设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和贸易大通道,努力构建高质量、可靠、抗风险、可持续的基础设施网络,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二是共同促进口岸便利化。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愿与各国一道继续推进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积极推动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推进港口作业单证电子化,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携手构建高效畅通、经济便利的海上物流大通道。

三是共同推进绿色港口和智慧港口建设。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推动港口用能清洁化改造,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主动设立中国沿海、长江干线、西江干线船舶排放控制区;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全自动化码头建设改造,完善港口智能感知系统,创新港口物流运作模式。我们要加强交流互鉴,以绿色港口、智慧港口为重点,共同把握港口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机遇。

本次大会以“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为主题,顺应了时代潮流。我们希望通过经验交流,增进了解,增加信任,互促互鉴,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构建更加开放的世界港口经济,推动世界港口共同繁荣,写好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猜你喜欢

一流港口世界
《威海港口》
Fog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港口上的笑脸
去港口走走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