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欧刺绣艺术在服装装饰中的应用差异

2019-07-01

服装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刺绣图案装饰

陆 洁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刺绣是一种极富艺术情趣和标识作用的缀饰形式,从古至今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于服装装饰领域。欧洲国家最早将家族族徽绣在服装的醒目位置,以显示不同常人的身份与地位,后来逐渐将各种花卉图案作为装饰刺绣在服装上;东方刺绣以中国为代表,史籍有“衣画而裳绣”的记载[1],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闻名世界,如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均讲究平面技法的表现,以手针丝线将花、鸟、鱼、虫、人物、景物等,刻画得既栩栩如生又各具地方特色,艺术风格细腻有层次感,表现出浪漫富有哲理的审美特征。中欧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但就刺绣本身而言,同样记录了人们的生活经验与审美意识,并承载了各自历史与文明发展的轨迹,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文化遗产,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文中通过展现中欧不同的刺绣形式,说明刺绣艺术在服装装饰中的差异化。

1 中欧刺绣艺术的形式差异

史学家研究表明,中欧刺绣皆源于人们对天地神灵的崇拜和宗教祭祀,是内心寻求庇护和生存需求的反应[1]。中国古代的十二章服将天地间的12种纹饰刺绣在帝王的衣服上,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南北朝时期我国最早的佛像绣、苏州虎丘塔发现的五代绣花经帙文物[2]都证明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之心,说明民间刺绣与佛教早有渊源。英国作为欧洲发达国家之一,自10世纪左右即以刺绣闻名,起初用于教堂陈设和神父等人穿着的法衣上,直至宗教改革以后才更多地被用于服装装饰。但中欧刺绣毕竟诞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其形式上的差异也是必然的。

1.1 中国刺绣注重寓意与意境的表达

中国的刺绣品类众多,但总体上内敛沉稳,注重寓意和意境的表达。刺绣艺术作为手工时代的产物,是历代创作者从自然界和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其图案造型丰富,多以祈福纳祥为目的,色彩绚丽多彩,雅俗共赏,具有民族特色,技法精巧娴熟。刺绣内容更多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讲究形式上的装饰性和内在的意境之美,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民族审美心理鲜明突出。

1.2 欧洲刺绣注重自然立体状态的表达

欧洲传统刺绣纹样浪漫优美,图案结构复杂,花形写实饱满,现代图形更注重自然立体造型的形态表达[3]。刺绣技法限制较少,长期以来手工刺绣的针法运用,主要根据所使用材料与作品主题之间的关系而变化,使作品的表达更生动立体,充满创意。欧洲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刺绣,丝线从来不是唯一的材料,这也许与他们最先使用棉麻、羊毛、天鹅绒等面料有关[4]。如果要在这些厚实的底料上突出图案的造型与创意感,必须使用更具有表现力的装饰材料,如以多股的金银线、毛线以及珠宝、金属片、皮革、缎带等作为刺绣的主要材料。

2 中欧刺绣艺术在服装装饰中的形式差异

2.1 思维模式的差异

2.1.1中国表现的意象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形成了重本源、轻表象的模式。服装的刺绣图案特征明显,平面装饰感强,是典型的意象思维。对真实事物作抽象理解,需要通过对具体形象进行概括提炼,形成单纯的点、线、面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之后再加以重组,运用联想将对象变形后赋予抽象的意义。这个过程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根据内心的、主观的想象表现出意识中事物本质的感觉。中国传统刺绣服装的图形具有东方绘画美学的特征,不表现受外界影响的表面因素,如受光影影响而产生的明暗、色彩等的变化,二维空间的表达讲究去表存真、抓住事物本质加以表现的思维过程。

2.1.2欧洲再现的具象思维 欧洲文化强调人在自然界中的主导地位[4],思维过程严谨缜密,注重逻辑推理。服装上的刺绣图案一般写实逼真,反映出欧洲人自觉探寻自然规律并用艺术手段模仿客观对象外形的能力,是具象思维[5]。这种以客观对象本身的功能、形态、色彩为研究对象,通过刺绣的形式将自然美表达出来的方式,使服装更生动有趣具有艺术感染力,使人产生亲近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愿望。欧洲精准再现事物外形及其结构变化的思维模式,导致服装刺绣的造型以立体块面为主,结合服装造型的需要使装饰效果呈现逼真的三维空间关系,体现了欧洲人以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把握世界,从而征服支配世界的执着精神[6]。

2.2 题材选取的差异

2.2.1中国内涵深刻的观赏性艺术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刺绣艺术形象生动、含蓄,委婉地传递着装者的内心活动。如象征富贵的牡丹花图案暗喻“花开富贵”,用象征情感交融的“蝶恋花”“凤穿牡丹”形容年轻女子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种在具有艺术观赏性的氛围中,通过比拟、联想等方式习得的观念风俗,更易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行为之中,通过寓教于乐、寓情于景的传递方式,使人对美好生活有无限的遐想[7]。此外,中国人传统的中庸之道和安居乐业的心理,正是顺应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哲学理念的体现。作为一种传达符号,服装刺绣图案所代表的吉利祥瑞的观念,在维系人与人、人与自然平衡方面起着调节作用,代表了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期盼和愿望,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

2.2.2欧洲自然写实的风格化艺术 欧洲刺绣艺术在他们善于探求事物客观规律的环境中也显现出理性的实用性。服装的刺绣装饰纯粹而直观,表达出人与服装、装饰图形之间轻松一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自然的本真之美,构成一种风格化的装饰艺术。欧洲中世纪的艺术受基督教和东方神秘色彩的双重影响,动植物题材的装饰图案反映出两种风格相融变形的时代特征和审美情趣;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然界产生的浓厚兴趣使风格化的植物图案层出不穷[8],多以写实的形态呈现,服装上常与花边图案组合美化成紧密而繁复图案,即使在提花织锦底纹上也使用刺绣装饰的手法,显得华丽高贵;洛可可时期的植物纹样以一种写实的不对称的曲线风格装饰服装,对现代服装的装饰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世纪欧洲手工刺绣丝绸女装如图1所示[9]。

图1 18世纪欧洲手工刺绣女装 Fig.1 18th century European handmade embroidered silk women's wear

2.3 材料使用的差异

2.3.1中国善用丝线 中国传统刺绣服装的色彩风格南北对比明显,北方粗犷明艳,南方细腻柔和;北方刺绣技法大气稳健,南方技法运用灵活多变。中国传统服装常以丝质底料彰显富贵高雅,配以优质真丝花线刺绣,色彩丰富,色阶在光线变换中愈显层次众多。北方如京绣多搭配金银绣线,绣作富丽堂皇;南方如苏绣的劈线绣是将绣线劈成多份而不断裂起毛,绣作精致光滑。中国刺绣服装的面料、色彩与丝质花线互相映衬,色泽艳丽,光彩夺目,惟妙惟肖,故有刺绣与丝绸不分离之说。

2.3.2欧洲喜用珠宝 欧洲国家喜爱珠宝,并将其运用在刺绣服装中。古希腊时期的服装虽然简单质朴,但多利安外套上已有刺绣与珠宝搭配;5~12世纪拜占庭皇帝穿着镶有珍珠的刺绣外套,并以金丝镶边,使宗教色彩更浓厚;中世纪的欧洲刺绣已普及至婴儿的襁褓上,贵族女子的服装同样装饰着华丽奢侈的刺绣与宝石;近现代高级女装的手工装饰也离不开刺绣与珠宝、金属亮片的组合。欧洲刺绣服装的面料从绸缎、薄纱到天鹅绒、羊毛等,种类繁多,且绣线粗细软硬均匀,使服装整体熠熠生辉、富贵华丽,同时也与刺绣图案及服装的立体造型更加协调。约翰加里亚诺为Dior品牌设计的服装如图2所示[10]。

图2 约翰加里亚诺为Dior品牌设计的服装Fig.2 Dresses designed by John Galliano for Dior

2.4 区域设置的差异

2.4.1中国以服装部位划分区域 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影响着服装的平面构成思想,使刺绣图案的放置以服装重要部位进行区域划分,一般在人们关注的领口、门襟、胸、背部等处,不仅位置相对固定,构图也主要以对称平衡、放射向心的布局为主,中心部位与袖口、底边的图案及色彩相呼应[8]。服装整体呈现平面化的装饰效果,以迎合外观宽松单一的造型需要,并使服装的层次和色彩变化更丰富。清朝圆领对襟女褂如图3所示[11]。

图3 清朝圆领对襟女褂 Fig.3 Round collar pair of women's jackets in Qing Dynasty

2.4.2欧洲以人体部位划分区域 欧洲“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认为人体天然的比例结构是最完美的,服装及其装饰应突出人体的基本特征。特别是现代服装结构更强调运动功能的重要性,人体的骨骼、肌肉等组织共同构成了凹凸有致的人体体型。舒适、简洁、合体的服装内分割线结构,使得刺绣的布局以人体各部位划分装饰区域,从视觉审美的角度,美化并突出肩、胸、腰、臀及腿部的线条与比例,并在人体过渡位置、非常规位置等设置刺绣装饰,使服装立体感增强且更有新意。欧洲以人体划分服装的刺绣区域如图4所示[12]。

图4 欧洲以人体划分服装的刺绣区域 Fig.4 Embroidery area of clothing divided by human body in Europe

3 中欧刺绣艺术在服装装饰中的审美差异

3.1 中国服饰显示标识功能意识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忽视穿着者的形体而追求人的精神升华,用平面的服装表现多维的思想内涵,从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的本质意义,审美特征厚重而富有禅意。服装透过刺绣艺术特有的内容和形式,反映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哲学思想和行为规范,表达最根本的精神寄托和内心诉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本质, 服装的刺绣装饰实际是文化的延续,因此具有族群功能。从视觉审美的角度看,刺绣艺术作为中式服装主要的装饰手段,通过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图案变化弥补了传统服装宽大外形所带来的视觉单调,细腻的刺绣手法与精致的面辅料也与中国人的外形条件及内敛气质相一致,呈现出浪漫飘逸的东方视觉美感。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虽然逻辑性较弱,但在某种程度上凝练了思维过程,对人的灵感触发有积极作用[13]。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与安居乐业的心理虽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进取心与创造精神的发挥。

3.2 欧洲服饰发挥装饰艺术特色

欧洲服饰文化强调人体的自然美,服装及其装饰不仅应突出人体的体型特点,而且应有助于人体的灵活运动。刺绣艺术再现了自然界事物外形的本真之美,风格特点严谨写实,与人和服装的组合和谐一致,是发挥艺术特点的一种纯粹的装饰手段,因此可以与珠宝、缎带、蕾丝等其他装饰物一起在服装中灵活运用。这种装饰理念和表达方式与欧洲人的文化、个性、体型、服装造型相符合,充分体现出立体的装饰效果,反映出他们自由奔放、单纯直接的性格特点。他们思维强调思辨,注重体系的建立,因而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中的批判、超越意识对于破除既有的思维框架、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具有积极作用。

4 结 语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刺绣呈现的不同外观形式逐渐被人们了解和认识,在服装装饰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刺绣作为一种流传至今的传统装饰手段,必定与各自的民族文化、思想观念及流行环境密不可分,综合反映了各种社会关系。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背景下,服装刺绣的艺术魅力及装饰地位在人们寻求个性发挥和精神寄托的时代诉求中再次回归[14],但同时也增加了竞争压力,出现过度消费与盲目生产,给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作为传统行业及各生产营销方更应清醒理性地面对市场挑战,在开放多元的世界向人们展示多种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为人们打开丰富多样的选择渠道时,明确各自的优势特色,细分消费市场的需求和设计目的,从而做到突显不同文化的审美差异,寻找合理的突破途径,在有效生存的前提下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刺绣图案装饰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清新唯美的刺绣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DIY节日装饰家